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人民是毛泽东一生的精神和行动指南

作者:心弦调音 发布时间:2016-08-17 20:39:10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f65414f90f03d23ffe2e04118cd915d6.jpg

  毛泽东,这个从韶山冲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虽然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成为了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诗人、书法家,但他“骨子里头还是农民”,心中每时每刻都装着人民、想着人民,一切行为,都围绕着“人民”二字展开,人民,是他一生的精神依托和行动指南。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句话,几乎就是毛泽东的社会史观。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对人民群众怀有与生俱来的敬意。他认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曾经说过:“假如我自己有时间,让我写出一本小说来,我一定要把作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坚决倡导者和努力实践者。当他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初期,所做的事情就是做农民和农村调查,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是苏联式通过夺取城市继而推翻旧政权的反对者,因为他十分清楚当时城市的群众基础十分薄弱,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他说:“战争的伟大之雄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秋收起义后,他率领部队上井冈山,以及后来为革命带来胜利果实的游击战术,都是他那人民战争思想的体现。

  毛泽东把革命者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了让红军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在井冈山时期亲自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导部队指战员要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挂在心上,爱护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不损害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那时,凡是与老百姓打交道,都有许多明文规定,比如借住民众的房子,出发前一定要打扫干净,门板要上好,柴禾要捆好,缸里的水要装满;吃了老乡的米、油、盐等,都要按市价给钱,走前一定要检查应给老百姓的钱到底付了没有……总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毛泽东同时强调,人民群众的拥护是一切行为得以合理存在的基础:“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中,他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回顾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当年取得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与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意,国民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彻底背叛了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然贵为党的领袖和国家元首,但人民仍然是他心中的一杆秤,人民也是他制定和推行各项政策的出发点。   “向人民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毛泽东屡次把儿子毛岸英放到农村、工厂去锻炼。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又把毛岸英送到朝鲜,让他在战火中经受考验,最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一直认为人民不但是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的衣食父母,而且是他们的老师,他要求管理者不能纸上谈兵,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在群众中吸取养分。毛泽东曾经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使得中国形成了一段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的独特历史。

  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也是毛泽东的一贯特点。据卫士长李银桥回忆,1959年底,毛泽东考虑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暂时困难,便郑重其事地向工作人员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得超过定量。“毛泽东不喜欢吃牛羊肉。只喜欢吃猪肉。但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日子里,他曾经七个月没吃一口猪肉。有时工作一天只吃一盘子马齿苋或炒菠菜。”无论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经济发生好转的日子里,毛泽东都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从不搞特殊化。他穿的衣服、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直到逝世前,使用的还是那条补了54个补丁的毛巾被。

  毛泽东的心中时刻想着人民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至今人民群众还怀念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迈斯纳在他论述毛泽东的书中这样写道:“对毛的崇拜是围绕人民革命公认的领袖人物形成和发展的,这位领袖无论在革命胜利前还是在革命胜利后,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