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粮食的故事——在下放插队的日子里
六、粮食的故事
来到农村,才知道每到春天农民们的肌饿。
冬天的存粮差不多吃完,春天的小麦刚刚开始返青,就是这所谓“青黄不接”的时段。家家都要忍饥挨饿,就盼望着蔬菜快点生长出来,然后放到大铁锅里稀稀地一起煮,再少放些盐,既是饭、又当菜,这就叫做“瓜菜代”。
我是一九六九年底的那个冬天来的,很快就尝到了饥饿的滋味。那时候买食用油要凭计划,烧菜只舍得放几滴。不是过年不敢杀猪,平时根本吃不到肉。大家干的又都是肩扛手提的重体力活,所以人人饭量都很大,一顿非要吃上个几大碗饭才不至于在干活时候晕倒。
我们生产队原来有三位知青,哥哥和知青小周开春后不久就都去当兵了,只剩下一个叫小汪的知青和我们住在一起,组成了新的四口人家庭,粮食也是不够吃的。幸好我们有父母下放干部每人每月26市斤大米或面粉的吃公粮待遇,全家才没有断顿,当然也是“能照见人影”的稀饭吃得多。
我们家首先要保证知青小汪吃饱,因为他是男孩子,只有19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干活也最重。但他很懂事,总说自己“饭量小,吃不下。”
邻居王长陵家有大大小小好几个儿子,都喜欢端着饭碗,到我家门口来喝他妈妈做的“瓜菜带”稀粥。就连他家最小的四岁伢子,也都是端着城里人装菜的大海碗,靠门边坐在我家门坎上,发出“呼噜、呼噜”的很大响声,香喷喷的喝着那样的稀粥,小肚皮像西瓜一样鼓得滚圆,却还说一碗不够,要再添上一碗才能吃饱,比我的饭量大多了。
我最“怕”他们在我吃饭的时候,端着碗来我家门口。因为我们家的粥比他们的稠,而且饭是饭、菜是菜;只要他们来了我就肯定吃不饱,只好把自己家的饭菜让给他们吃。
这几个孩子都很懂事,每次都很不好意思地要推让好久才勉强接受。
但他们每天都来。
我起先以为他们家一天三顿都吃这样的稀粥,后来才知道,早就改成一天两顿了。
爸爸妈妈实在看不下去,就把家里的粮食再省出一些,少量地拿出来接济队里的断粮户。
社员们告诉我,哥哥他们几个知青下来的第一年,过得比农民还要惨。田里什么蔬菜都还没有来得及种上,粮食不够吃,又才只有十七八岁,正是干活重、饭量大的时候,他们才是全队最艰苦的家庭。
“这么小的伢子,把家里带来的钱都用光了,就只好蘸着酱油就饭吃,”许多贫下中农都来告诉我们,“实在看不下去,我们就每家拿出些粮食和蔬菜来接济他们。”听到这些话,我和父母的心都揪了起来。
转眼就收小麦,又有粮食吃了。
可是这年,收小麦的时候正遇上了连续雨天,紧赶慢赶,小麦还是烂在地里发芽,有些还发了霉。抢收下来的好麦子都要上交公粮,提供给城里人吃,大多数烂小麦只好发给各家,连壳带仁一起磨成黑面粉,然后充饥。
这样的黑面粉烂烂的,有点甜,还有点发酵的味道,吃多了就想吐。我是农村户口,自然也分到了这些烂小麦,真是不知道如何下咽。
社员们说:“小平子没有吃过苦,这样的烂麦子我们吃就行了。”于是他们到我们家来,拿走了烂麦子,全部换成了好麦子,我们一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再往后新水稻下来了。
崭新的大米,烧出来的大米饭白亮亮、油晃晃的,即便没有一点下饭菜,也三口两口就下肚了,吃不够,还是不够吃。
这样好吃的白米饭,我在城里从来没有吃到过。生产队社员看到我们家多数是父母从粮站买回的陈米,只有我和知青两人的口粮是新大米,就拿着自己的新大米到我家来换。他们说:“陈米出饭,我们饭量大、吃得多,喜欢陈米;你们城里人饭量小、吃得少,就吃些新米吧。”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我从极瘦、“骨感”之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壮壮实实的小胖子。
再后来,我的“长胖”居然成了全生产队的“骄傲”,就连给生产队养猪的老太婆都摸着我的手、盯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小平子来我们八队长好看了,还是我们种的大米养人,以后就永远不要走了……”
2012-6-16
附:
接哥哥来信,原文如下:
这首词送给小妹,奖励文章写得好。
如梦令——忆下乡
(2012年6月)
四十三年前,父母携小妹到我插队的苏北农村落户,积极发挥老干部作用,成为知青和贫下中农的主心骨,在咱家房顶上竖起了一面火红的五星红旗,方圆几里众望所趋。读小妹忆文,心潮难抑,套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韵作句助兴。
苏北、洪泽、双坝,野旷路泞苔滑。举家向何方,直指农村天下。天下天下,风展红旗如画!
我回信:
大学毕业30年同学聚会,刚刚回到家,就看到哥哥的好词,可惜我不会写诗词,无法应和,干着急!想把哥的好词和信中文字发到我的博客去,留个纪念好吗?
等不及哥的回信,就发上来。快乐万岁!
关联阅读:
共和国的脊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当今世界或者未来世界,如果要评选两位为人类贡献最大的中国人,一定是毛泽东和袁隆平。毛泽东心里装的是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一心为被压迫的人民求解放,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精神领袖;袁隆平心里装的是全世界饥饿的人们,一心想着让饥饿的人们吃饱饭。目前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万人口,7000万,是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的总和。
一些达官显贵、社会精英不会遭遇粮食危机,不会感觉到饥饿,他们对于袁老的成就也许不以为然。然而全世界的人民都从内心感激这位中国老头,衷心希望袁老健康长寿!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来源:燕山大学报 作者:漠漠
金秋九月,经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验收,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这标志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
袁隆平,一个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激情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发现野生的“天然杂交稻”开始,寻找到“雄性不育株”,冲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经典理论束缚,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丰产增收的大门,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找到了有效的办法,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几十年里,他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热情赞誉:“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一位新中国“当代神农”终结了全人类的饥饿,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在科学史上树起了新的丰碑。
1961年,袁隆平身为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位教师。盛夏七月,一株后来被确认为天然杂交稻的鹤立鸡群的稻子进入袁隆平的视野,触动了他的灵感。那时,让学农出身,拿着国家工资又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同样吃不饱肚子。饥饿让这些从事着农业科研和教学的知识分子们同样不能超脱,他们在一起闲聊时,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吃。
袁隆平在学校教过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学科。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这种在袁隆平身边最多,也是中国人最主要食物的作物,恰恰没有杂交优势,因为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袁隆平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他开始去稻田中寻找突破。
民以食为天,湘西普通的中专教师,把天大的担子,在支持者寥寥、科研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揽在了自己肩头。
很多人对当年的农校教师转而自觉自愿地研究杂交水稻百思不得其解。他的学生李必湖说:“当时我国大学和科研院许多水稻方面的鸿儒,为什么对杂交水稻想也不敢想,不敢去动那个禁区,而一个普通的中专教师敢于提出这一问题,这正是袁隆平老师的高明可贵之处”。
今天的袁隆平,回顾往日,把成功的因素归为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还特地解释说,灵感很重要,你找不到。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智慧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了的产物。灵感要有外界东西刺激,灵感来了,一首好诗、一个好曲子就来了,没有灵感,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首好诗。
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让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将世界其他各国远远留在身后,甚至领先美国20多年。
更让人敬仰的,是袁隆平从不局限于一城一池的攻城掠地,而是在科学发展上的敏感和不断进取,以及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考虑人类生存问题的大器宇。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60%,而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0%。袁隆平说到粮食安全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
不知内情的人可能会回答:粮食少了不怕,中国经济发展了,可以拿钱去世界上买粮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比以前紧密,但一旦国内市场出现粮食的大面积短缺,国际粮食进入中国市场“远水难解近渴”;同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巨大,一旦进口,就会迅速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升,有资料显示,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给波动,就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冲击。而且,但凡有点国家安全意识的人都会明白,粮食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商品,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战略物资,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制于人,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也会绊倒巨大的中国。
在中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保护耕地与发展用地的矛盾已十分尖锐,中国的科学家必须研究出办法,让农民在中国因城镇化日益减少的耕地上,用更少的田种出更多的粮食。
现在看来,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找到了一个最合理的支点,着力研究中国发展中最重要、最需要解决、却在平安的日子里最不引人注目的问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袁隆平曾梦见试验田中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就有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着,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袁隆平和助手就坐在禾下乘凉。
这个梦境被袁隆平在不同的场合讲过许多遍。甚至,一个超级杂交稻的新品种就被他命名为“瀑布稻”。
即使在袁隆平功成名就,得到了很多人追求一辈子都不能得到的名气、地位和富裕时,袁隆平仍不满足:“水稻产量还有潜力,身体还好,脑瓜子还没有糊。”袁隆平为自己确定了新的目标,第一个是超级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在三五年时间内,把国外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从现在的200万公顷提高到1500万公顷,增加3000万吨稻谷的产量。 达到了这个目标后,袁隆平还做了准备,要杂交水稻向亩产1000公斤进发,这个目标将借助生物技术完成。
据统计,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产量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7000多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的总和。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用“伟大”二字形容并不过分。
有诗赞曰:
你从山沟里走来
你从田野里走来
带着大山的执着
带着乡亲的期待
谁说梦想难以成真
世界难题无法解开
你用智慧创造神话
祖国大地流金溢彩
年年稻香醉人心
绿色是你永远的情爱
你从风雨里走来
你从泥水里走来
带着春天的希望
带着丰收的豪迈
谁说探索艰难万重
人生苦短花落花开
你用心血造福人类
当代神农名扬四海
岁岁风霜催人老
金色是你生命的霞彩
袁隆平用自己的绿色梦幻点燃了自己。他是一颗属于世界的星,自然,他的光亮是灿烂辉煌的。这辉煌凝成的诗篇也定然会永久地飘向世界。
时代呼唤袁隆平精神
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袁隆平,这位年逾八旬的科学家,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亮点。袁隆平在带给我们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袁隆平精神反映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凝结了袁隆平对人生实践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上世纪他最初研究杂交稻的时候,条件很简陋,他在水深火热的稻田里悉心观察,一站就是几十年。他就这样成功研究培育出三系和两系杂交稻优良品种,为全国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他获得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等诸多奖项,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袁隆平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他讲话朴实客观、少了豪言壮语。他讲学做报告开门见山,没有废话。他常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讲清了一些人一天也讲不完的话题,使人肃然起敬。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袁隆平立足于科技创新。在他的带领下,新世纪我国超级稻的科研与生产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他又提出“种三产四”的新思路,即种三亩的水稻,收四亩的产量。这一思路目前已逐步变成现实。近日在南宁讲学,他介绍了杂交水稻的技术核心,讲了碳3、碳4植物的特点,深刻地阐述了分子遗传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他记忆超人、思维敏捷、大胆创新,令同行和年轻人惊叹不已。
朝气蓬勃的团队精神。袁隆平团队始终朝气蓬勃、团结奋进。袁隆平作为带头人,一贯主张德为先、和为贵。袁隆平还十分注意把个性发挥和集体力量结合起来。他不以大科学家和长辈自居,尊重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就是在业余时间娱乐,他也带头遵守游戏规则,促进了团队的和谐,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他淡泊名利、无私地将试验材料和研究专款拿出来,组织全国协作水稻攻关。他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他捐献奖金设立基金,奖励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如今,袁隆平已是80岁高龄,他又给自己制定新的奋斗目标———继续提高超级稻的产量水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大地的丰收。
当科学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百姓,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民生问题,投向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诉求,他就会获得一种不息的科学生命,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一种不止的奋斗追求。从安江农校那块小试验田出发,袁隆平始终怀揣着让人类摆脱饥饿威胁的梦想,艰难跋涉,勇往向前。从发明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先后实现第一期、第二期攻关目标,到第三期攻关获得重大突破,袁隆平向世界展示了一位中国科学家那种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和心怀天下的民生情怀。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半个世纪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 “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不仅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在今天,他再次以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执着追求的精神,为时代树立了精神的标杆;他心忧天下,情系百姓,甘于奉献,惠泽苍生。我们的国家与民族,为有袁隆平而骄傲。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