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端午节想起毛主席的《七绝 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今天是端午节,不由便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多年来每次想到毛主席这首诗,总是把其中“手中握有杀人刀”错记成为“手中没有杀人刀”,因为潜意识中总是想,屈原之所以会选择“一跃冲向万里涛”,就是因为“手中没有杀人刀”,如果手中有了杀人刀,也就会把那些卖国贼送入坟墓,而不会自己“一跃冲向万里涛”了。
虽然心里也明白,毛主席那句“手中握有杀人刀”,是指屈原的伟大作品具有剥离事物本质的利刀作用,而并非是杀人生命的那把刀。但潜意识中还是希望屈原手里能够握有两把大刀,一把能够杀人名誉,把那些邪恶之徒钉上历史耻辱柱;另一把能够杀人生命,结束那些邪恶之徒的罪恶生涯。就像后来毛主席那样,手中高举两把大刀,一把刀用来改变历史,另一把刀用来惩恶扬善。
可能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屈原是毛主席最为推重的历史人物,对屈原的评价超过其他所有人物。而象毛主席这样一位能够挥洒自如书写春秋的伟大政治家来讲,能够如此推重屈原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却让人感到十分费解。时至今日,我们才真正明白了毛主席如此推重屈原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在“艾萧太盛椒兰少”的黑暗污浊环境中,要想不与罪恶同流合污,坚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理想和操守,真是太难太难了,甚至难到了除了选择死,已经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的地步。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毛主席建国后特别是xx中所提出“五不怕精神”: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罢官、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这个“五不怕”的顺序绝不是随便排列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一般凡夫俗子和理想主义者眼里,这个“五不怕”的排列顺序是完全颠倒的。在一般凡夫俗子看来,最怕的是杀头,最不怕的是离婚。而在理想主义者眼里则完全相反,最不怕的是杀头,最怕的是离婚。道理很简单,一般凡夫俗子认为生命高于荣誉和理想,而理想主义者则认为荣誉和理想高于生命。一般凡夫俗子可以为生命而牺牲荣誉和理想;水泊梁山等英雄好汉虽然可以为荣誉而牺牲生命,但是绝不能牺牲荣誉;而只有毛派共产党人,才既能够为理想而牺牲生命,也能够为理想而牺牲荣誉。这就是毛派共产党人超越一般英雄好汉和一般革命者的地方。
一个人不怕杀头比较容易,只要不是怕死鬼,稍有血性的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不怕坐牢就很难,毛主席这里主要指的是坐共产党的牢,而不是坐国民党的牢。虽然不怕坐国民党的牢已经很难,但是,不怕坐共产党的牢则更难。坐共产党的牢,被罢共产党的官,被开除共产党党籍,意味着你已经被视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敌人,已经被自己毕生为之献身的党所敌视,已经被自己同生共死的同志所鄙视,已经被自己为之牺牲的人民所唾弃!这对于毛派共产党人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理想主义者来说,绝对是比杀头更加可怕的事情。而离婚则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你最挚爱并且已经与你生命融为一体的人,也已经离你而去。你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并且是被你所追求的事业,所献身的人民,所依靠的同志,所最爱的人所不齿的行尸走肉!
这种可怕的悲剧,不仅一般的凡夫俗子,一般的英雄好汉承受不了,即使是许多理想主义者包括那些九死一生的革命者,也未必能够承受得了。西方哲学最高代表黑格尔就曾经十分经典地概括道,被敌人处死,并不是悲剧,而是正剧,是富有价值的人生归宿。真正的悲剧是作为自己所献身的崇高事业的敌人而被处死,在被作为敌人而处死时仍然被敌人所仇视,并且敌人会因为你的死而获得胜利。屈原等许多人就是因为不忍看到这个悲惨结局而最终选择了离开世界。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毛派共产党人就扮演了这样一个悲剧角色。无论是当初被处死被判刑还是今天被打压被封杀的毛派,所有这些共产主义的原教旨主义者,这些为坚守社会主义而牺牲了各种世俗利益的殉道者,这些为人民大众鼓与呼的理想主义者,几乎无一不是被作为共产主义的敌人而被镇压和封杀的。
并且与以往革命年代或宗教变革时被处死的那些原教旨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不同的是,以往那些在革命中或宗教变革中被处死的原教旨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处死他们的那些人同样是理想主义者,而今天那些镇压封杀毛派共产党人的人,却是除了金钱权利之外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当今中国最悲哀的地方就在于此,历史上中华民族最悲哀的地方也在于此,屈原之死同样就死在于此。所以毛主席才向全体共产党人,向全国人民,向整个世界,特别推出屈原精神。1953年世界和平大会,毛主席就指示新中国给大会赠送了一幅屈原画像。毛主席提出的“五不怕”精神,其实就是屈原精神,是当代的屈原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发展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唯一保留下来的古老民族,就在于拥有这种屈原精神。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矛盾重重而仍然屹立不倒,同样是因为无数毛派共产党人甘愿牺牲的这种屈原精神。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103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