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要解好新时代科学“方程”
——科技界人士畅谈建设创新型国家
近日,在中国软件产业博览会上,观众与企业展示的服务机器人互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科技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
十九大报告中有大量篇幅涉及创新,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站在新起点,如何解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时代“方程”?面对新考题,中国科技人重任在肩,思考深入。
激发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关键,而基础研究是源头创新。
这些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仅注重在传统领域着力,而且矢志在前沿领域突破。从“墨子号”卫星领跑全球量子科技,到“中国天眼”成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再到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世界科学前沿领域,都可以看到中国的贡献与探索,外媒将之称为“中国的科学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一辈子都在从事基础研究——探索超导体、开展超导机理研究。“过去五年是科技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科技工作者特别感到兴奋。”他说,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过去几年成果突出。
他建议,结合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凝练一批大型科技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将满足国家需求,引领世界,掌握核心技术,又能解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材料、器件和工艺问题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还有一个身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是全球地下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室。这些年,程建平带领团队在地下2000多米的实验室里苦苦追寻“那一束最弱的光”。
“在没有这座地下实验室之前,我国的许多相关研究无法进行,或者只能与国外有条件的实验室联合开展工作。”程建平说,实验室在过去数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同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今年还入选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布局的10个建设项目,“我们坚信未来几年的时间会做出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向党和国家、向全体人民献礼,期待下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能够出现我们实验室的成果!”
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大幅投入。过去10年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从155.8亿元增长到670.6亿元,年均增长率17.6%。“如今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入全面攻坚,更要发挥出科学基金增强源头供给、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引领科学家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难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说。
凝聚起创新人才的“强磁场”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对这些年国家的人才政策感触很深:“政府更加支持、关注科研人才的引进,像我们引进高端人才,政府有很多政策支持。科研人才不仅在企业有较好的收入,在政策层面,比如住房、小孩入学等都有很好的待遇。”王恩东表示,企业里的研发人员,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通道,这些年都越来越清晰。
人才政策在逐渐宽松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在人才评价上偏重学历、资历、论文,评价内容与工作联系不紧,对青年人才扶持力度不够等。“除领军人才外,要注重对具有特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对于人才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受头衔和学历的限制。”赵忠贤认为。
高校是科研创新非常重要的阵地,中国有七成左右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来自高校。“我在高校工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程建平说,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围绕创新型人才发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筑巢才能引凤,培育人才需要搭好平台。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主任吴统文看来,重大工程创新平台是留住人才的“好平台”。他介绍,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重大战略工程,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以气象领域为例:“气候模式这方面‘十二五’以前基本没有大的项目支持,‘十二五’期间973计划支持了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工作,‘十三五’则支持了更多,科研人员拥有了更大空间和平台。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就不用太担心没有项目、经费。”
对于吴统文的观点,赵忠贤非常赞同,他建议:“结合重大任务,锤炼出一大批人才结构合理、世界一流的科技团队。”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长期存在“两张皮”现象。对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曾在大学工作31年。他说,陕西作为一个科教大省,有116所高校,1171家科研单位,有60多位院士,有近200位千人计划专家,有近30万科技人员,还有近百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这样一份清单就使得陕西必须要推动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为了解决校企间需求目标不一的矛盾,卢建军表示,陕西推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由企业联合高校在校园或者校园附近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平台,使大学的教师上完两节课后,可以直接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推动校企的深度融合。此外,要推进转制院所联合高校建立市场化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打破封闭,形成全行业服务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备受外界关注,这给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带来不小的压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带头贯彻新发展理念,带头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带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翟立新说。
“我们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要有新作为。”翟立新表示,还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上要有新作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重要结点,加快布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世界级的领军企业。
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摆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还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翟立新认为,应加快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和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和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枢纽,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中关村国际化发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杭义洪:
实现核科技事业高水平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世界一流军队,就要求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就要求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力量支撑和保障。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巩固国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从“两弹”突破的辉煌历史中传承创新基因,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需求中把握创新方向,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激发创新活力,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凝聚创新力量。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引擎,实现核科技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
尽快建成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机构和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必须在创新上持续发力,在创新支撑质量强国建设上寻突破。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抓住国际计量单位量子化变革这一重大机遇,力争在量子计量、生物计量等前瞻性计量基础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着力应用研究,围绕质量强国这一战略定位,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在健康医疗、环境保护、新兴产业等民生计量和产业计量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三是注重机制创新,依靠改革创新这一武器,持续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最大限度发挥科学家的潜能。通过计量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尽快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主任吴统文:
把国产气候模式带上国际舞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我们气候模式研发团队,应该立足前沿,加强自主研究,把国产气候模式带上国际舞台。
近些年,国家气候中心自主研发了第二代BCC-CSM气候系统模式,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这些科技创新,使我国准确把握了2015年的南涝北旱趋势、2016年的长江中下游主雨带等。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月降水和月气温预测准确率较2008年至2012年分别提高2.7%和10.7%。同时,在国际气候变化的舞台上,我国声音越来越响。我们还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试验数据。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瞄准国际前沿,研发地球系统模式,模拟更为真实的气候变化。我们将以敢闯敢试的激情和干劲,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 叶乐峰)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