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一滴洱海水,映出“千秋画万古琴”

作者:记者 任维东 张国圣 发布时间:2017-11-24 18:59:51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库塘污水处理系统。新华社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大理以来,大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贯彻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洱海的指示,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把洱海的治理保护当作大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启了洱海抢救模式,在洱海流域全面展开了保护治理的“七大行动”,全州实行了“五级河长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洱海的水质稳定向好,保护生态的意识渐入人心。今天本报刊出一组稿件,展示洱海保护的新进展。

  “苍山如屏缠玉带,洱海似镜映明月。”在游客眼里,大理的山水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在大理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是一张张需要竭尽心力作答的考卷。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一件家喻户晓、个个参与的事,那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开展洱海保护,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那句随处可见、耳熟能详的宣传语——“保护洱海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很好地诠释了大理人的担当与实干。

  1.开启“蓝宝石”抢救模式

  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洱海清则大理兴,千方百计保护好洱海一湖碧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所有大理人心中的共识。

  洱海正面临重要“拐点”。受截污治污投入历史欠账较多和近年来餐饮旅游发展迅速、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洱海水质已处于由中度营养向富营养化转变的重要转折点,比较适宜藻类生长。一旦气候条件具备,暴发蓝藻的风险就很大。1996年、2003年和2013年蓝藻3次大面积暴发,为洱海的污染负荷划定了红线。

  红线就是起跑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为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大理州委、州政府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云南省的部署编制了《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洱海环湖截污、流域城镇“两污”处理设施建设等8个专项子规划,全力以赴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络化管理。

  3月31日,大理市政府发布通告,要求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这一被舆论称为“‘疗伤胜地’大理为洱海‘刮骨疗伤’”的举措,其实只是大理洱海抢救“七大行动”攻坚战中的一小部分。“七大行动”指挥部13个工作组紧紧盯住红线,“天天上赛道,天天记成绩”,这样铆足了劲儿与时间赛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与水质较量。

  2.绣花功夫治理 “一点一滴”不放过

  “七大行动重要一点就是要清水入洱海,四水(厕所水、厨房水、养殖水、洗刷水)去场池。”大理州委副书记、州“七大行动”指挥长、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说,洱海治理要下绣花功夫,保护洱海就要做在“点滴之间”,力争做到未处理的污水,一滴也不流进洱海。

  一天下午,一阵急雨过后,记者在大理市喜洲镇永兴村看到,一辆拖拉机改装的污水应急收集车停在路边,3个妇女正在把从村里一家一户收集来的污水装进车上的污水罐。驾驶员段锦胜告诉记者,他一天要拉两趟,每次要运送5立方米污水。

  为了不让花巨资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成为摆设,大理已在133个村落建立和改造了146套村落污水处理管网设施。在截污管网还没完成的地方,应急开挖130余处库塘收集农田尾水,同时由乡镇成立污水应急收集小分队挨家挨户去居民家,确保厨房、厕所、家庭小养殖场等“四水全收”。喜洲镇仁里邑一南一北各建有一个5级沉淀的库塘,库塘里种植着吸污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全镇目前已经挖了38个应急库塘,通过5级沉淀吸附后的库塘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大幅减少“抽清排污”。

  “过去农村居民都从苍山上截水,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洱海流域统筹供水,让清澈的山溪水直流洱海。”孔贵华说,为了不搞大水漫灌,大理今年采取农田计划用水的节水措施,让净化后的库塘水也可用来浇灌。仅此一项,今年已节约用水6000万立方米。

  “湖泊治理也像对人一样,要治病、防病、疗养、强身。对污染我们要遏制增量,消化存量。”孔贵华说,大理市每年在洱海的日常管理上投入2亿多元,设立了村庄保洁员、滩地管理员、河道管理员,实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四级垃圾转运,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政府还以每吨40元的价格补贴企业将牛粪做成生态有机肥,以保护洱海周围的生态。

  3.“为了子孙后代,忍痛也要干”

  记者日前行走在洱海湿地湖边,但见水草丰美,群鸟纷飞,碧波荡漾。迷人的景色惹得游客们掏出手机,不断按下快门,以留下这迷人的瞬间。

  洱海就是一面镜子,照着周边的每一个人。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洱海的每一滴水中映射出来。而夏秋交替时节,也正是检验一年来各项保护措施成果的时刻。

  “最近天气相对晴热,本是诱发蓝藻的敏感期。”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泽教授对记者说。王欣泽自2007年与洱海结缘后,在这里一扎就是10年。这两年更是每年差不多有11个月都守在洱海边。他也见证了洱海生态修复逐渐收效的过程。

  去年7月前后,洱海多处出现了蓝藻,今年直到10月中旬还没有出现大范围蓝藻。王欣泽认为,处于“拐点”上的洱海,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让人欣慰的变化,比如大批旅游客栈餐饮的关停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明显。

  紧邻洱海的大理镇龙下登村,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民族特色旅游村,近年来有些热播影视剧在此拍摄,更是让龙下登村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财源滚滚。但今年4月以后,这里突然变得冷清起来。记者发现,村里许多客栈都大门紧锁,门口用风格各异的标牌挂着“保护洱海,自发歇业”。龙下登村党支部书记张琦说,村里的海景酒店在旅游旺季每月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但今年4月以来没有一家营业。

  像张琦一样,龙下登村现在许多村民都是退田还湖后撤到这里的。张琦一家原来的几亩地,就在一家海景酒店门前的洱海波涛之下。在同记者交谈时,站在岸边,张琦盯着水面沉思良久,仿佛在寻找当年家园的记忆。

  大理人的艰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洱海今年以来保持5个月Ⅱ类水质,6至8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达到Ⅲ类标准,变化趋势处于近10年来正常波动范围。湖内水生植物生长恢复较好,全湖植被覆盖面积已达到32平方公里,为近15年来最大。“蓝宝石”洱海正在恢复常态。

  “去年这儿发生过蓝藻,今年客栈停业后水质就明显要好很多。”张琦说,“怎么说都是值得的。为了子孙后代,忍痛也要干。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要是水臭了,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本报记者 任维东 张国圣)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