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美国制裁,中兴芯片断粮背后
——一个工龄与公司同岁的中兴研发人员的看法
随着中兴事件的持续发酵,无数亲朋好友都纷纷打电话、发信息,或询问相关的情况或对我本人表示关切。我从来没在这么短时间被家人和朋友这么密集关注过,在感到温暖的同时,不免心潮起伏,思绪难平。作为一个博士毕业就入职中兴,工龄等于司龄的中兴老兵,作为一个在通信芯片设计领域浸淫近20年的研发人员,有些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在国人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理所应当的今天,美国政府突如其来的一纸禁令,就让一家拥有八万员工全球排名第四的通信企业立即陷入休克,甚至可能濒临倒闭。这已经不是企业间平等竞争,而是一个国家对一个企业的封杀。一时之间,各种观点,铺天盖地,中兴功过,人人评说。自主研发、芯片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中兴微电子的一员,近二十年来一直做通信芯片研发。我深深了解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差距,但也知道这差距并非不可逾越。我们最大困难不是芯片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始终面对的问题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外购,我们为什么要花钱自己研发?芯片设计是人才和资金双密集的行业,项目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一次投片的成本可能就是上千万人民币。公司毕竟是以营利为最终目标,必须要考虑市场竞争和成本收益。如果能花钱买到性能更优、价格更低的芯片,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哪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钱让你反复试错?作为一个企业,做出选择难以厚非。但是,如果国家行业战略的决策者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将非常危险。
近几年,国家对于芯片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更多的是投入到芯片的生产制造方面,对于设计的投资与重视还远远不够。因此,从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来看,我们真该感谢美国这残酷的一击,它惊醒了无数梦中人,让我们重新正视自己。希望并且相信这次事件之后,国家将会在芯片产业的布局与投资方面采取重大的举措。
年近八旬的父母这周给我打了两次电话,还将他们最近重回三线基地拍摄的照片发给我,以自己30余年献身航天的经历鼓励我:要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终能得到解决。
1965年,我的父母大学毕业,跟其他各大名校相关专业毕业的最优秀的毕业生一起被分配到航天部(当时的七机部),先后在内蒙、黑龙江工作。70年初,按照毛主席的三线建设的指示,他们从各个城市奔赴秦岭山区,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建起了国家最先进的战略火箭研发基地之一。刚到的时候,没有住的地方,已婚的人员就租住到农民的家里,单身的人员就在大庙里(现在的水陆庵)用席子把佛像遮挡起来,用木板搭成大通铺。白天除了从事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跟援建的部队一起搬石头、拉沙子,修路、挖井,晚上带着一、两岁的孩子一起参加政治学习,每周六天,从无缺席。他们在山沟沟里一呆就是20多年,就是在这里,他们做出了巨浪和太游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相对当年对军工导弹核技术的全面封锁,现在美国的这个禁止令不过就是打击民用产品供应链而已,虽然确实很痛,但绝不会让我们停步。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知耻而后勇,埋头苦干,厚积薄发,没有什么能永远难住我们!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