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王振义:良医的品格

作者:记者曹继军 颜维琦 发布时间:2019-02-13 09:07:2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王振义近照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光明图片

  【新春访名家】

  一盒10粒装的白血病“救命药”仅售290元且纳入医保,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九成,因为他的开创性工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成人白血病。这个听起来不可能的故事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上海。春节前,记者来到上海瑞金医院,探访故事的主人公——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瑞金医院科教楼,见到了王院士。一进门,95岁的王振义一身白大褂,露出来的衬衫领口笔挺,领带打得一丝不苟,笑盈盈地从办公桌前起身和我们打招呼。

  “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报纸,知识分子要了解党中央的声音就得多看光明日报。”王振义说,“我常看光明日报,谢谢你们来看我。”

  记者送上自己书写的春联,王振义接过,和记者一起念起了联句:“芳草已滋三径绿,扁舟长向五湖春。”

  “这是一位友人集的宋人诗句,希望您喜欢。”“这个好!我也喜爱书法,小时候练过欧体。”王振义说。谈及手头的工作,他转身朝向电脑,在桌前坐下,指着屏幕上的英文文章说:“这是今年1月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你们来之前我正在读。我也要不断学习,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才能答好病人和学生们给我出的‘开卷考试’题。”

  王振义说的“开卷考试”,是他坚持至今的“查房法”。每周四上午,针对收治的病人案例和学生提出的疑难杂症,他在查阅资料后,和大家讨论处理方案,风雨无阻。为此,他每天都要上国际最前沿的医学网站,浏览最新动态,摘录相关知识,把全球领先的最新知识与团队分享。“王老师的英文和法文都极好,思维比很多年轻人都敏捷。”一位年轻的医生在旁说。

  20世纪80年代末,王振义带领团队历经8年奋斗,找到全反式维甲酸这一药物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确立了治疗该病的“上海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申请专利,而是将其公开,让更多患者尽快地以低廉的价格受益。如今,全球千万患者因此“重生”。他还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维甲酸的应用开拓了人类治疗肿瘤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2010年,王振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从500万元奖金中拿出450万元给医院买了研究设备,余下的奖金赠予了参加全反式维甲酸研究的团队成员。“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都需要钱,我不鼓励这个时代的科研人员放弃专利。但医生不能只想着发财,救死扶伤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王振义说。

  他把每一位病人的诉求都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每一个来自患者的肯定,都让他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这是今年1月刚刚汇总出版的开卷考试答题集,我答题,病人和学生来打分。”王振义从桌上的几摞书中翻出两本《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一页页翻开,眼神里流露的是医者的仁爱与快乐。

  如今的他,依旧带着很多学生。他对医学教育高度重视,每年都会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做报告,是年轻医学生们的“偶像”。“我总说,我的成功确实有运气成分,但这也是建立在打持久战的基础上的。”在王振义看来,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德,学会怎样热爱科学、热爱人民,学会怎样做人,想清楚所做的工作是为了谁,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良医。

  当记者问及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时,王振义笑着说:“上天认为你还可以继续工作,就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得不停地做,不停地学习。”王振义说。

  阳光洒在这位老人的面庞上,衬着他宁静泰然的眼神。作为对我们此行的留念,他俯身抽出一张纸,写道:“祝光明日报随祖国成立七十周年。”落款:“九旬老人王振义。”一笔一画,沉着有力。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