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教育工作者,请把眼光投向农村

作者:顾明远 发布时间:2020-04-01 17:46:0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最主要的是师资匮乏、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错位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提出,我国教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主要在农村。我这里说的农村,是包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所有县级地区。我国有近14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适龄儿童不会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不能上学。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最主要的困难是师资匮乏、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错位等。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素质组走访了几个省的农村,发现那里学校的条件逐年有所改善,孩子也十分活泼可爱,但课堂教学却仍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课程还开不齐全,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只能照本宣科,有的甚至概念讲得不甚清楚。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帮助农村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农村的孩子同样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当前教育界有一种趋势,往往眼睛只盯着大城市的教育发展。未来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恐怕还没有达到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条件。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他们最需要的是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把每一节课上好。今天我们讲信息化,对农村教育来说,主要是要利用信息化把优质教育输送到农村去,提高那里的教育质量。

  有几种假象影响着我们的眼光。一是北京、上海这些现代化城市中的优质学校,许多人以为他们就代表着中国教育的水平。特别是上海在几次PISA中名列前茅,英国都派老师来学习。人们以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要利用人工智能+教育走向现代化。这些地方的一些优质学校,确实可以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培养创新型人才。但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恐怕还做不到,即使城市里的薄弱学校恐怕也难做到。

  二是北京、上海已经有许多研究生到中小学求职。前年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讲,他们招聘教师,居然有150多名博士生应聘。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实验学校庆祝建校五周年,他们教师中已有40多名研究生,其中有10多名博士生。人们看到这些现象,以为教师职业已经很有吸引力,教师水平已经很高。但是要知道,农村学校,多数大学毕业生还是不愿去,留不住。那里教师缺乏,观念落后。即使大城市学校,除了像十一学校、中国科学院实验学校这样的优质学校外,研究生比例也并不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中的教师,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经合组织)国家达到45.5%,我国哪年能达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教师队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所以,我希望教育工作者把眼光投向农村,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利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把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河北调研,他看到学生通过互联网实时互动授课和学习的情况,很赞赏那里的“双师模式”;汤敏博士的友成教育与人大附中合作,通过远程教育把优质资源送到广西等地农村,已经做了好多年,成绩显著;成都七中开展远程教育多年,帮助农村学校切切实实提高了教育质量。

  迎接未来的教育,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要科学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把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提高那里的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

  可喜的是,教育部正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团队信息指导能力,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已经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进行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的新路径。通过试点,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和培训改革、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助推教师管理优化的新路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提醒,常态化的教学还是要依靠当地教师,要提高“造血”功能,而不仅仅是“输血”。要切实提升乡村校长自我成长的能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顾明远,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