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斩,即将到来的中国人口危机!
人口太重要了,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庞大的人口规模。
伟人就曾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可见人口的地位。
现如今,中国人口又到了一个关键拐点。关于人口负增长的话题,最近一年吵的是沸沸扬扬,但一直都没有定论。
今天我也想从不同角度,和大家再聊聊这个话题。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可能很多人看到负增长有点懵,啥是负增长?简单说就是人口的出生率会低于人口的死亡率。
2022年人口出生人口是956万,死亡人数却是1041万,明显出生人数低于死亡人数,两者一下一上,出现了交叉点,这时人口负增长就出现了。
伴随人口负增长而来的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养老负担的加重,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现在的中国距离真正的富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养这么一大家子人,过早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说实话压力还是蛮大的。
1
很多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局面?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成了历史见证者。
大家不愿意生娃,原因有很多,太多伪砖家一个劲的分析,其实还是老三样:教育、房地产和医疗。
这三者是压在老百姓心头的三座大山,一切的焦虑和不幸福,都源于这些。
尤其是疫情两年多的重压,大家对这三者的痛感就更深刻了。
当然,高层也深知百姓不易,一直想对他们仨动刀,但这三个,按次序一个比一个难动刀。
稍微好动刀的是教育,早在去年7月24日,就正式打响了“双减之战”。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就看看教育股跌的几乎渣都不剩的股价,慌忙转型求生存就能看出来了。
比较难动刀的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是中国人的核心资产,老百姓65%的资产都压在了房地产上面。
所以房子不能大动干戈,不让涨也不让跌是最好的,暴跌,有大量坏账风险,继续涨,老百姓不幸福。
所以,个人认为,即便现在房地产形势不好,也不会崩。
最难啃的骨头其实是医疗。老百姓可以不补课,可以不买房,但谁家一辈子没个大病小病的。
国家也意识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近两年频频出手在搞药品集采,试图通过降价来减轻看病压力。
但医疗一直有一个核心矛盾,不解决不可能有大的改观。那就是再大的蛋糕分给14亿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为什么这么说?不久前有一则新闻刷屏朋友圈,我一直在关注。
65岁的父亲疑似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往急诊室,病情来得凶猛,抢救迫在眉睫。
儿子却面对着一张张缴费的单子急得快哭出来。
“我差钱,我就差钱。”
这句话背后是肖斌28年来面临的最大考验。
他只是一名超市理货员,平时2000多的工资大部分都要用来给父亲看病。
来急诊时兜里剩下100多块钱,好不容易借够1300块缴上费,却被医生告知后期做检查、做治疗,还要准备很多钱。
父亲的病情不能确定,身上的钱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张。
这两个难题就像悬在他脖子上的两把剑,随时能斩断他紧绷的神经。
母亲走得早,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多年,根本没什么亲人可求助,他只好打电话给朋友。
电话里,他告诉朋友自己的父亲心梗待排,曲折委婉地说随礼的钱不会少,但其他钱可能要缓一缓。
兜兜转转,就是说不出借钱两个字。
一面是父亲不能再拖的病情,一面是无论如何都张不开的口,尽显成年人的为难。
视频最后,父亲还是没能熬过来,撒手人寰,而他因为回家换衣服错过和父亲的最后一面。
在急诊室外崩溃痛哭的肖斌,或许此生都无法释怀最后没能为父亲尽力的遗憾。
这就是一场疾病的恐怖,一场大病可以直接摧毁一个家庭!
有人说这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现实哪有这么残酷。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约有457万人被确诊癌症,相当于每1分钟就有8个人得了癌症。
一旦确诊,临终前用于治疗的花费金额往往超过50万元,甚至超过一生的医疗费用。
而站在医保这一端,面对癌症的花费却是不堪重负。
以人均医保筹资标准每年最低520元为例,一个抗癌药进入医保后,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用药量,一年下来十几万元,相当于两百多个城乡居民的资金。
而中国有14亿人口,按照这个比例成倍放大之后,可以想象医保资金的压力有多大。
此外,你知道能拿来报销的药品有多少吗?
全国19万种药品中,只有2600种甲类药(最常见用药)可以100%报销,癌症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的进口药和器材都报不了。
(国产加上进口药品共计169583种)
还记得33岁的复旦大学博士阎宏微吗?
终于熬出头迎接美好人生时不幸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
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试问,这样的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