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逆天
张宏良:逆天
今年清明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中央到地方,整个中国的祭奠和缅怀对象,全都以蒋介石取代了毛泽东,以国民党取代了共产党,以美国军人取代了中国军人……让人感到北京中南海里的执政者,是不是已经由共产党换成了国民党,甚至中国是不是已经变成了美国第52个州?真不明白今年中宣部是怎么了?突然把缅怀革命先烈的清明节,变成了纪念国民党反动派的清明节!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2
关联阅读:
上海清明“感恩”蒋介石 引新四军后代强烈不满(图)
辛杰太 讲述 红歌会网
2015年4月2日,上海福寿园组织题为“血脉相连,乡愁寄情”——2015年上海各界清明节感恩典礼。
参加会议者一半为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大多会员是新四军的后代,每年组织到福寿园为先烈扫墓)。没想到的是,会议主席台背景幕布竟然打出蒋介石大大的题词,引起新四军后代的强烈不满。同时,会议也没有安排新四军后代上台发言。当与会领导上台亮相时,新四军后代无人鼓掌以表示愤慨和抗议。
会后,与会者纷纷要求把不满反映到相关领导那里,“我们是来祭扫革命先烈的?还是来给蒋介石抬轿子污辱革命先烈的!”
相关报道:
血脉相连 乡愁寄情 ——2015上海市社会各界清明感恩典礼在福寿园举行
2015-04-03 来源:上海新闻网
中新上海网4月3日电 自2008年清明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以来,上海市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就发起了“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主题活动,以此来号召广大市民踏青迎春、感恩思源,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倡导文明新风。
连续举办六年的上海市社会各界清明感恩典礼2日在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隆重举行。本次仪式主题为“血脉相连 乡愁寄情”,通过诗歌朗诵、聆听先烈、先贤的乡愁故事等形式,表达对先烈、先贤、先人的纪念情怀,将“清明之祭”的情感上升到对家国情怀的追寻上。来自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武警青浦区大队、天马山学校等社会各界人士六百余人参加了感恩典礼。
民国第一外交家的乡愁情结
清明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感恩思源的传统文化。“清明”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清明节都是一个共同的“情结”,是镌刻在每个人心头的一种“乡愁”。在清明感恩典礼上,大家不仅表达对先贤、先烈和先人的怀念之情,也从他们身上重新解读“乡愁”。许多先贤、先烈都曾经有过留学西方的经历,当国家危难当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奉献热血、智慧甚至于生命;当国家走向安定富强,他们依然对故乡充满了留恋,希望能再次回到自己曾经居住的土地上走一走,也让所有的后人都能知道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并且像他们一样热爱这里的人和事。
今年是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逝世30周年、抗日先驱郑苹如女士牺牲75周年,活动特别邀请了两位的家属。典礼上,顾维钧先生的外甥女徐景灿向大家描述了晚年顾维钧的思乡情结:“他一生在国外这么长的时间,骨子里却是保持了中国的传统。他一直喜欢吃中国菜肴,在家穿中式衣服,几乎不看外国电影和小说。”顾老先生自始至终都惦记着吃上海的“塌棵”菜、嘉定的罗汉菜和天津的小白梨。他甚至可以随手用便条纸画出一张他记忆里嘉定县城的简图,其中法华塔、西门、他的老宅等等都能丝毫不差地手绘了出来。
席慕蓉、穆旦诗歌中的乡愁
如果说清明是最富有情怀的节日,那么乡愁就是最富有诗意的情感表达。习总书记曾提到让大家都“记得住乡愁”,乡愁,不仅是地理、历史的概念,还有人文的概念。乡愁不仅仅是对故土的乡情,在中国文化中,亲情才是乡愁最基本的支撑。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我们的生命,还是心灵,必须拥有自己的故乡,它不仅仅是生命诞生地,也是精神生命的基础。
活动中,来自上海领声文化工作室的三名青年配音演员吴磊、赵乾景和陶典朗诵了诗人席慕容的《狂风沙》和诗人穆旦的《玫瑰之歌》,表达了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情怀,这是中国人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飘渺、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
著名译制片配音演员吴磊认为,正如诗歌中所颂扬的,对于故乡的怀念是人与生俱来的寻根本能,而这些记忆不仅温暖着我们,也在召唤着我们每个年轻人成为“一颗冬日的种子期待新生”。
清明感恩的家国情怀
“一祭先人,真情难忘。先人与我,血脉接壤,千家万户,心驰神往。”著名语言学家过传忠的祭文朗诵抑扬顿挫、饱含深情,表达了对先烈、先贤、先人们最崇高的敬意。感恩典礼还通过歌曲演唱、击鼓鸣钟、全场静默祈福等多种形式,将清明的传统祈福、祭祀元素与当代的感恩思源、祈愿平安融合在一起,让清明节成为人们从历史与记忆中追寻价值与信仰的文化符号。仪式最后,在徐徐的钟声中,千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双手抱拳,祈福国强,并放飞白鸽,祝愿平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细胞,对家庭怀有深切的情意,也将能滋养好的作风、民风乃至于政风,促进形成和谐、正气的人文环境,而这正是当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一个人对生养自己的家庭充满爱,这个家庭就很和睦、很团结;一个人对自己生长的地方充满了深厚的眷恋和不息的信念,那这个社会就很和谐、很有向心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完)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