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张宏良:很费解的一段话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5-06-15 10:08: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d8167d120fa9ea0bb39060939247f53b.jpg

 

  讣告中这段话很费解——“文化大革命中,乔石同志受到残酷迫害,被隔离审查和拘禁,先后两次被下放到“五七”干校。”

  如果说到干校劳动两天并且还是十分轻松有限的劳动,就属于“残酷迫害”的话,那么工人农民天天劳动,世世代代劳动,岂不是天天遭受残酷迫害,世世代遭受残酷迫害?  

fd608fb394910d76f3ab0e9e6cd66645.jpg

  还有就是,乔石同志也和除毛主席之外的其他所有领导人一样完美无缺。在毛主席逝世后的所有领导人中,只有毛主席一个人有错误,只有毛主席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其他所有领导人都是百分之百正确,毛主席比所有领导人都矮三分。

  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感情,还是在故意刺激人民群众,侮辱人民群众和践踏人民群众?如此撕裂这个党,撕裂这个国家,撕裂这个民族,又怎么能够不遭受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欺负?你们这样做,乔石同志在天之灵能够安宁吗?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3

badcf63c979104dda125e853e7f4a1eb.jpg

 

延伸阅读:

黄河岸边探寻那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走进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

来源:黄河晨报 记者 孙云苓 景斌

dbf9ed42bbdaefcdde46357e3ac242fd.jpg

  “五七干校”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及影响是无法被忽略的。8月11日,我们走进了位于石嘴山市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试图通过这里陈列的一些老照片、老物件,探寻那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

  全国首家以“五七干校”为主题创办的博物馆

  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西大滩,从市中心到这儿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一走进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古旧的、整齐的砖瓦平房,墙壁上还留着“文革”时期特殊的宣传画。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讲,那就是当年来到这里的干部修建并居住的房子,至今里面仍摆放着他们用过的东西。而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盖房用的木料,据说是经过周恩来总理特批、从东北专门运过来的上好建材,体现了总理对大家的关爱。

  在这些房子的侧面矗立着一座类似照壁的建筑物,上面绘有毛主席的头像,并写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几个大字,与当下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脉相承。而它的对面就是全国首家以“五七干校”为主题的博物馆的正门。

  步入博物馆,看着里面陈列的一切,你的思想瞬间就跟着它们回到了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时期。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还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的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就是其中一所。

  在这里劳动的“大腕们”

  在采访的过程中,被儿子带着来这里参观的81岁高龄的王水成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附近的村民。当年这里是一片盐碱地,正是来到此地的“五七干校”干部职工改变了这里的环境。

  196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此成立五七干校,12月第一批228名干部即来到这里。随后,陆陆续续到1969年11月,国务院国管局、外事办公室、财贸办公室、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单位,共下放干部职工1811人,这还不包括200多名未成年子女。他们中不仅有周荣鑫、赵鹏飞、钱李仁等高级干部的身影,更留下了周有光、叶籁士、林汉达、倪海曙等著名专家、学者的足迹。

  这些专家学者虽然来到这里劳动,但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从来没有懈怠。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趣的逸事,而有关新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专家林汉达与周有光在田间地头的对话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甚至被做成幻影短片供游人观看。给我们讲解的博物馆黄姓工作人员说,由于当时两位学者年事已高,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干一些看管高粱地的活,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仍然不忘做学问。一次,林老就问周老:“你说未亡人、寡妇、遗孀,这几个说法哪个好?”周老回答说:“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旧时的寡妇自称未亡人……”林老接着又说:“要是美国电影《风流寡妇》被翻译成了《风流遗孀》,恐怕看的人就不多了。”他们的话意在说明,语言文字要通俗化、大众化,才能被普通民众所接受。

  上述工作人员还讲了一件趣事,那就是当时卫生部的一位领导负责放鸭子。冬天,他看鸭子没有食物不好好下蛋,就想了个办法,在结冰的河面上凿了个冰道,将鸭子赶到水里想让它们饱食一顿,没想到因为天气太冷,鸭子游得太远找不到冰道都冻死了,他自己还因此写了检查。

  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些干部职工虽然身处逆境,但仍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劳动的同时,还不忘对本专业的研究。特别是林汉达、周有光、叶籁士、倪海曙等专家学者在劳动之余经常一起探讨语言文字改革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许多著述都是在这里成稿的,部分原稿就陈列在博物馆中。他们这种蓬勃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崇高的理想正是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

  不能忘却的记忆

  在这里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于1972年画上了休止符,这个前后存在不到四年的五七干校留下了太多人的记忆,也是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

  跟随讲解员的介绍,耕地用的工具、珍贵的读书笔记、劳作时的辛苦、忙中偷乐打篮球等各种反映当时干部生活的实物、照片、雕塑等,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再现了他们劳动、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许多画面鲜活生动、形象逼真,令人久久不愿离去。

  置身博物馆,时光恍若隔世,40年后的今天,曾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基本都了无踪影,但石嘴山市境内的这所“五七干校”却经过开发、保护、修复,原汁原味地留存住了那个时代特殊的记忆。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当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征集旧物、建立博物馆时,在此生活过的许多老干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十分慷慨地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充实展馆。其中曾是周恩来总理糕点师的赵洪年是这里的炊事班班长,他和当年做国宴的同事一起给大家做大锅饭,他还亲手用当地的荆条编制了菜篮子,造型非常精美,自己舍不得丢掉,竟然保留了四十多年。听说建博物馆,他主动捐了出来。

  在一个灯光打着的展台上,有一台老式手风琴,这也是当年一位文艺爱好者捐赠的。那时,年轻的他们拉起手风琴就能办一台晚会。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有高高耸立在展厅中央的那个有些粗笨的篮球架。劳动之余,一群年轻人经常在这里打篮球,这可是他们最奢侈的体育设施,在那个特殊时期,承载了许多欢乐。

  2000多件不同类型的实物、600多幅照片及大量的文史资料,这个博物馆通过当年来自国务院机关的人和事,打造了一种标示,留下了一个印记,彰显了一种超越地域的文化品位,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能够回味历史,也让后来人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的经过,记住这段往事,珍藏这份记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该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