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侵略者的屠刀下谁能死里逃生

作者:陆锡鑫 发布时间:2016-05-28 01:30:0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侵略者的屠刀下谁能死里逃生

80f1ff16d92d588a91d8d2a38d932c0b.jpg

        近日,九年义务制教育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一文被张纯如女士所著《南京大屠杀》节选《死里逃生》所取代的消息,引发了网络口水大战,至今未见平息。24日看到此消息,出于义愤借安培晋三口吻撰写了一条博文,以抨击此类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径。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此博就被技术性屏蔽了,其阅读量永远定格在6738上。

      好吧,屏蔽就屏蔽吧,不就是“做贼心虚、草动蛇窜”吗。虽然只是一封虚拟的表扬信,但终归说出来教材替换的本质和某些人的险恶用心。模糊标题、淡化冲突、好人不好、坏人不坏、虚无历史、最终翻案。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其基本轨迹不都是这样的吗?

       当然,语文出版社发表了声明,说两篇文章都是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这就纯属放屁了。从一目了然、旗帜鲜明的《南京大屠杀》变换成望题不知义的《死里逃生》,能一样吗?须知,“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特定的词语,代表着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铁证如山的悲惨遭遇,控诉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暴行,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试想,古今中外有多少“死里逃生”的故事,非要找一个词语只能是“汗牛充栋”了。用一个普遍性、不特指的标题,根本无法表达特定时间、已被定义为国家公祭日的特定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死里逃生”只能是“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个点,一个故事,而不是面,一段历史。“死里逃生”无法代表“南京大屠杀”。
过去,日本官员一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就抗议;日本文部省一改侵华历史教材,中国就抗议;日本一发展军事力量,中国就抗议。日本一直采取或明或暗的手段,淡化、掩盖、抵赖其“侵略者”和“加害国”的历史地位,一直试图翻案成为战争的“受害国”。现在中国自己都把教育后代的教材改了,“大屠杀成了死里逃生”,你还抗议个屁呀!还有什么资格指责日本不正视历史呢?

       课改,特别是涉及历史教材的更改,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一个十分严肃、十二分敏感的事情,日本本身、韩国都为此爆发过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即使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因为课改发生过民众抗议活动。而我们把《南京大屠杀》变换成《死里逃生》,含糊其辞的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可谓“换掉的是历史正义,改掉的是民族气节”。
古语,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从教科书文章替换事件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已侵蚀到方方面面,原本界限分明的事情,逐渐都模糊起来,面目全非了。在当下爱国无用论、共产主义失败论、西方文化至上论等等自由化思潮泛滥的舆论境况下,我们的教科书决不能把惨痛的“南京大屠杀”变换成“死里逃生”。
提问:侵略者的屠刀下谁能死里逃生?回答:汉奸。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