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党报刊文谈取消985、211大学 脱下"皇帝的新装"

作者:赵婀娜 发布时间:2016-07-22 08:42:12 来源:海外网 字体:   |    |  

  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装”,体现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大学建设中也能见到。

  日前,教育部宣布失效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决定,正与此有关。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高下有别的投入和支持机制,使得一部分高校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差序格局”,使得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不同大学之间的“马太效应”明显,最终导致那些位于高等教育系统顶端的部分大学少了一些被后者赶超的后顾之忧。

  但不能否认,这种看起来缺少后顾之忧的优越感,一定程度上是在若干项目认定的基础上,通过资源配置的剪刀差形成的,如果没有大学自身深厚的内功作为支撑,这份优越感或将成为一件虚渺的“新装”。

  正如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尽管高校的体量大了,但内涵与质量的提升还与预期有差距;高校里的大楼多了,但大师依然寥寥;对大学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多了,但能够在国际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力,甚至影响整个人类生命进程的重量级成果还很鲜见;建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声音越来越高,但细细思量,校园内的踏实和沉静却越来越少……更需要重视的,是一些大学为了保持这份所谓的优越感,势必去追求数字的好看,一味追求SCI、SSCI及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招生季掐尖、非理性竞争生源,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出现了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将大部分精力浪费在了“面子之争”,却忽视了扎扎实实的“里子建设”。

  今天,“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已经确定,肯定高等教育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必须要正视不足、寻找差距。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一些大学身上的那件所谓的“新装”脱去。

  脱去“新装”,才能使得一些大学不被“架”到高位,沉下心来,回归教育的起点与初心。不计较于谁招到更多的高分考生,而是将招生与人才培养系统结合,潜心研究什么样的学生与学校的风格更匹配,怎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益;不去计较高水平成果究竟出自谁家,而是以包容的胸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不去单纯地追求高水平大学的共性,而是认真反观自身,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与方式……

  脱去“新装”,才能给大量位于金字塔基的普通高校以更多的机会,释放它们旺盛但却一直未能喷薄而出的内生动力,激发大量没太多名气的“小人物”承担起更多科研原创性的工作,让没有太多资源配置的“小作坊”也能做出“大科学”。

  有人说,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其实不然。应该说,打破身份壁垒,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是给国内更多高校重新拾取自信的机会,树立一份不仅依靠国家力量,更要依靠自身动力来办好大学,办好一流大学的“中国自信”。

  真正激发全体高校的内生动力,让创建一流的意愿与底气从坐落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两千所高校大面积升腾起来,到那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将真实可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