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中医药是吉林决战的关键,但中医不能包治百病!
这场大流行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不断变异的病毒让现代西医创造的免疫屏障、单抗疗法相继失效。
而无论病毒怎么变异,并非针对病毒本身,而是针对感染者症状“对症治疗”的中医药,在“可防”、“可治”两方面的成绩,一直没有被改写。
即便是最近受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困扰、中医药还被“扯后腿”的香港(参见:香港!德叔第12次出征,大公报社评声声啼血)、上海(参见:舆论吵翻天的上海背后,中医人在默默付出,没有网红干扰的山东,中医药轻装上阵、力克奥密克戎)、吉林(参见:吉林新增两例死亡病例,中医药就是这样全面介入的?),这样的优秀成绩仍在继续。
古人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很多问题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医药本身,绝非作为医疗手段的中医药本身可以“治愈”的。
正如笔者前两天的文章所说:大流行的积极防控措施之下出现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非“积极防控”本身,不过是这场大流行让很多旧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了而已。
吉林省今天又新增了1150例确诊,看似比半月前的高峰下降了不少,然而无症状感染者却新增了1032例,昨日的新增感染总数仍旧在2000+的高位。这说明封控半个月了,社会面传播仍在继续。
这种状况还是发生在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之一的吉林,要是换成中西部省份,后果真的难以想象。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是,人口规模与上海相当的吉林,千人医生数、床位数,三甲医院总数,均与上海相当,某些方面甚至领先于深圳。这是因为同在东北的吉林也曾经“阔过”,依靠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成就吉林积累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虽然很多国企附属医院也早已改制、水平大不如前,但家当毕竟摆在那里。
然而,以吉林目前的2.2万现有确诊以及日新增2000+的传播速度,那一点儿只是相对中西部领先的医疗资源也是捉襟见肘的。
即便医疗资源充裕如香港,也架不住逾百万的感染者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哪怕再派两批大陆中医团队过去也远不够用,由此已经造成7500+的死亡以及每日逾200的新增死亡,最终受苦的是那些无法平等获得医疗资源的底层百姓。
由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设想一下,一旦放弃“动态清零”,对中西部城市意味着什么。
正是因为有了足够多的社会面传播基数,吉林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感染人群密接及次密接者的有效物理隔离,也就无法阻断病毒的自然扩散,必须果断地让中医药预防全面介入。
吉林省在3月29日上午召开第50场防控发布会上,宣布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预防干预”,要求各地统筹,“中医药防治工作,抓紧制定中医药预防干预保供方案,落实好干预人群数量、加工企业、应用方剂及煎制配送、经费保障等工作,确保隔离人员隔离当日服药,确保足额足量及时发放到位。”
已有的成功经验充分表明,吉林防控决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落实“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对复杂基础病人)、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防、治、康)。
在上面截图的长春中医药大学最近防治工作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春中医药大学也只敢保证自己接管的三家医院采用“纯中药治疗”,“1天退热率为72%,3天退热率为96%……6天出院率均达到69%以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无论是效果还是速度都是惊人的。
这让那些声称“中医慢郎中,所以需要辉瑞特效药缩短治疗时间,腾出医疗资源”的说辞,再一次不攻自破。2020年3月之后的武汉的事实,本来已经证明了“中医不是慢郎中”。
然而,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以及其他驰援吉林的中医团队接管的医院之外呢?能保证“纯中药治疗”,能保证“中医药100%介入”吗?
事实并不乐观:前几天的两例死亡病例已经说明,有人在拿“不作辨证就吃连花清瘟”冒充“中药100%介入”;23日某吉林患者自拍的视频讲述,“别的药都停了,就吃这个药(辉瑞口服药)”……
还有就是在中医药“预防”方面,长春中医药大学在自己校内采用中药预防,全校学生群体中的密接和次密接没有出现感染者;在自己接管的方舱医院采用中药预防,至今未出现院感。这些比现有的疫苗来的实际得多,有效得多!
上一轮西安大流行,陕西省中医医院在第一时间为长安大学南北两个校区在校学生配送熬制好的中药6万余袋发到学生手上,反而让作为最初“爆点”的长安大学最先控制住了病毒的蔓延。
反观此轮吉林大流行最初的爆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只是象征性地部分发热学生发了防疫代茶饮让学生自己冲水喝,学生信不信都是个问题,喝不喝就更成为问题了。中药预防做得不彻底,还不如不做,免得让“中医黑”又抓到“把柄”,宣称你无效。
所以,中医药有效又怎么样?廉价又怎么样?架不住人家不信也不用,宁肯依赖核酸、疫苗、“特效药”,反正花的都是医保的钱。
但是,不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想要在社会面阻断病毒传播,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而“不重用中医”的病,就不是中医本身能够治愈的了。
此外,长春封控半个月,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书记张立峰已经被免职,半个月来被免职的还有很多基层官员。曾几何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大面积感染却遭遇了无人问津,在网上诉说却频频遭遇删帖,官僚主义者的无能和傲慢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状况在武汉、西安甚至上海都曾一度遭遇,本来足以引以为戒了吧?然而,前几天“长春宽城”依旧还是冲上了热搜,长春市民纷纷在网上诉说“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外地源源不断的蔬菜包却发不到老百姓手中;还有核酸检测不规范、隔离措施不规范(如有些网友在网上自述核酸阳性打一圈电话无人管,奇葩的是还有阴性的一家七口人被误拉到一个阳性感染者隔离的大巴车待了整整一天)……
即便抛开所有制问题、阶级关系变迁问题不谈,当社会运行模式从以前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变成后来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再到“专家出谋、精英出策”,权力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就高度依赖于为官者的个人能力。
碰上张立峰之流,就只能“摆烂”了,而即便是有为官员,借鉴武汉和西安的教训与经验,就必须真正地把群众积极调动起来,让群众以志愿者的身份真正参与进来,作为抗疫后勤保障的城市物资流通、群众互助自救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被解决。
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笔者相信大部分曾经是国企工人或国企工人子弟身份的吉林老百姓的集体主义觉悟只会更高,就看有没有好好被发挥出来。
长春社区派送蔬菜包,因为数量很有限,很多人年轻人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让给了不会上网买菜的老人和更有需要的人
上面的一幕充分说明,绝大多数群众都是很善良的。与老百姓的善良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无数网友投诉的天价“蔬菜包”问题。从当初的武汉到现在的吉林,两年多过去了,我们见识了市场化的供应链的脆弱,更反复见证了无良商家是怎样借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的。和平时期的一场大流行就到了如此状况,那万一遭遇“不和平”呢?后果恐怕难以想象。由此,还不思考“一切交给市场”的问题吗?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就曾说过,“动态清零”的积极防控措施,需要公平的食物分配以及公平且高效的医疗资源供给作为后勤保障。而这绝非市场和资本可以承担的。类似武汉、西安初期以及长春的状况反复出现,只会让老百姓对“动态清零”产生抵触;没有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前面的努力可能也就付之东流了。
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中医药本身能够解决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