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衣服是劳动人民的,面孔是精神贵族的
文/小庄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我本是高山》的问题,那么我想这句话应该是贴切的——衣服是劳动人民的,面孔是精神贵族的。
因为创作者脑子里的世界观,是一个精神贵族的世界观,所以他们只能从他们的世界观里面去分析劳动人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所以,我们看到了大山里的孩子去网吧,看到了农村酗酒的母亲,看到了张桂梅校长的“浪漫华尔兹”,看到了支撑信仰的爱情故事。这种表现手法就像《毛选》中说的那样:“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如果说电影在具体事件的改编上,还勉强能在观众接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在探讨支撑张桂梅校长精神动力的源泉问题上,则完全超出了观众的承受底线。
于是,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信仰的讨论。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是整部电影中最重要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电影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显然陷入了一个矛盾之中,这个矛盾就是他们既不想空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口号,但却又无法理解张桂梅的那种牺牲奉献精神。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总是以个人利益至上为原则的,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改编出一个脱离了利己主义的故事。可是偏偏张桂梅创办女子学校的这件事,又是与他们的世界观相违背的,怎么可能有人做一件事毫不利己呢?这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去看,简直是有违天理。
于是他们需要寻找一个理由来解释这种“有违天理”的事迹,但这个理由又不可能与他们个人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在根本上相违背,怎么办?那这个理由只能是爱情了。于是,对亡夫的思念就成为了这种精神动力背后的源泉。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衣服是劳动人民的,面孔是精神贵族的”现象,张桂梅校长的这种精神和初衷,就毫无疑问的在这种世界观的塑造中被庸俗化了。
所以,从网上大量对这部电影的批判声来看,我们的文艺批判毫无疑问的前进了一步。但是这种前进中是否伴随着倒退呢?
是的。
如果说,在精神贵族的世界里,共产主义的信仰被扭曲成了个人主义的爱情故事,那么在大量的网络批判声中,这种信仰也同样地被片面化了。
张桂梅校长是否伟大,是否值得歌颂,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她把自己的命运,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山区贫苦人家孩子的命运,山区贫苦女孩的价值实现牢牢的绑定在一起,这种毫不利己的奉献精神当然是伟大的,这种精神也是共产主义精神中一个不可获缺的部分。
但是,问题显然不仅仅停留在这里,一个人怎么做是一回事,社会舆论怎么去宣传又是另一回事。当我们宣传口在宣传这种精神的时候,如果把这种精神完全等同于共产主义精神,有意无意的忽视造成山区贫苦女孩不能上学的经济基础上的根源,忽视为什么只有上学以后考了编制、进了单位才算“救赎”,而社会上其他的劳动则往往意味着沉沦和毁灭的社会现状。
如果完全忽视了造成问题的根源和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却把解决山区女孩不能上学问题的希望,甚至解决社会贫苦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这种纯粹的个人牺牲与奉献精神之上,并将其美名曰“共产主义信仰”。那么我们在歌颂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上,就毫无疑问的在前进一步的同时,又倒退了两大步。
这等于是把共产主义信仰中革命精神的那一部分阉割抽离,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革命信念模糊掩盖,然后将其中资产阶级也可以接受的那一部分所谓“牺牲奉献”独立出来加以颂扬,把这种阉割后的精神作为包装共产主义信仰的无害神像,磨去它的革命锋芒,大声高呼:你们看,这就是共产主义信仰,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
如果我们把共产主义精神和信仰,视作了单纯的牺牲和奉献,单纯的无私与付出,或者说宣传上有意无意的把这种精神与共产主义信仰完全等同起来,却丝毫不愿意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那么这就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种空想共产主义。从某个角度来说,它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要远比《我本是高山》里面的那种庸俗化和低级趣味还要危险得多。
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和信仰?
它的内涵当然可以很多,比如我们说的毫不利己的奉献精神,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但是这一切的精神源泉,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的,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追求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界,因而必须团结组织起来,朝着一切剥削制度作斗争的阶级革命之上的。
道理不需要太多,就如延安时期宣传共产主义一样,宣传的目的仅仅只是一个:
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让群众觉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阶级斗争才能最终将自身从剥削阶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决定》
也是在这个革命的斗争过程之中,劳动人民才能发现他们作为一个阶级,他们的命运是根本一致的。于是大家把个人的斗争,置身于整个阶级的斗争之中,这种斗争不再是为着某些狭隘利益集团的私利,而是为了整个阶级的解放和命运,这个时候,普遍性的自我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地被创造出来。那时候就不是只有一个张桂梅,而是会有千千万万个张桂梅。
(文/小庄,来源:八角楼上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