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观点争鸣

离离原上谱,真是一点脸都不要

作者:茴香豆 发布时间:2024-11-27 16:18:10 来源:小小的治愈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近日,一则关于“996奋斗无忧险”的广告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产品以“无谓加班,来份熬夜险为梦想加点油”为宣传语,试图通过低廉的保费和猝死赔偿将996工作文化中的高风险合理化。

  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种贴心的风险保障;但深究背后,我们发现,这不仅是资本逐利逻辑的又一次延续,更是一场对劳动者尊严的系统性掠夺。

  996工作制并非个人选择,而是一种强加于劳动者身上的制度性暴力。它剥夺了劳动者的健康、家庭幸福甚至生命。

  然而,“996奋斗无忧险”将这种暴力包装成奋斗精神,用轻松幽默的广告语掩盖了996文化的压迫性。

  这种逻辑的背后,是将劳动者的痛苦商品化、合理化的典型手段。通过给“过劳猝死”贴上价格标签,保险公司不仅模糊了问题的根源,还让劳动者被动接受现状。

  保险的出现,不是为了解决996文化的问题,而是通过提供“风险补偿”,让劳动者相信自己的痛苦是可以被接受和消化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产品潜移默化地让劳动者放弃了对制度的反抗意愿。

  劳动者一旦接受了“奋斗无忧险”的逻辑,就相当于承认996的合理性:即便再累再苦,保险能够在最坏的情况下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

  由此,保险成为压迫劳动者的“制度麻醉剂”,使反抗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996模式直接占用了劳动者的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劳动者用健康和生命换取微薄的薪资,而企业却通过这种极端压榨获得了巨额利润。

  保险行业则通过商业化手段,进一步榨取劳动者的焦虑和恐惧。996文化本身制造了猝死等高风险,但保险公司不是去质疑这一制度的合理性,而是将这些风险货币化,以低价保费吸引劳动者购买所谓的“保障”。

  通过这一逻辑,资本不仅是风险的制造者,也是风险的管理者。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在第一次剥削中被耗尽,又在第二次剥削中被包装成“商品”,供资本继续榨取利益。

  这种双重剥削的背后,劳动者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成了企业与保险公司博弈的筹码。

  现代社会被称为“风险社会”,即伴随工业化与资本化发展,风险无处不在。然而,996文化并不是一种不可控的自然风险,而是资本主动制造的不平等风险。“996奋斗无忧险”将这一人为风险纳入了商品化体系,并以“为梦想加点油”的说辞将其合理化。

  这种逻辑实质上是将资本制造的社会问题拆解为个体化的风险应对。劳动者不是去质疑和反抗996文化,而是被迫通过购买保险来解决这一风险。这种个体化的困境转移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使得资本的压迫被掩盖。

  更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行业并非被动应对风险,而是主动利用风险扩大市场。从保险行业的角度看,风险越大,需求越高;而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也因此成为保险资本化运作中的一种“商品”。

  通过将劳动者的生存困境转化为金融交易,资本进一步巩固了对劳动者的控制。

  “996奋斗无忧险”最具讽刺意义的地方在于,它将劳动者的生命商品化。广告中提到的“猝死赔偿最高60万”,表面看似是对劳动者生命价值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将劳动者的生命视为一种“可估算的经济事件”。

  这种逻辑的冷酷性在于,它并不关心劳动者是否能够摆脱猝死的风险,而是将死亡本身视为利润增长的机会。

  死亡的商品化进一步暴露了资本的本质:对生命的漠视与对利润的贪婪。在这样的体系中,劳动者的生存和死亡都成为了资本的工具,而劳动者本身则完全被剥夺了主体性。

  换句话说,“996奋斗无忧险”不是为了劳动者的生存提供保障,而是为了资本在劳动者生命的终点继续获利。

  劳动者购买“996奋斗无忧险”,不仅是为了对抗风险,更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然而,这种选择的背后,是劳动者在制度性不公中被迫自我负责的困境。

  保险行业通过广告宣传,成功将劳动者的风险个体化、道德化。劳动者不购买保险,不仅可能被视为对家庭“不负责”,甚至会被内化为“懒惰、不积极”的象征。

  这种逻辑不仅加剧了劳动者的经济负担,也进一步强化了996文化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劳动保障体系的失灵也在加剧这一困境。本应由社会和法律保障的权益,逐渐被转嫁到个体劳动者身上。

  这种转嫁的后果是,劳动者被孤立于集体斗争之外,只能依靠个人选择(如购买保险)来应对系统性问题。

  “996奋斗无忧险”是资本逻辑的极致体现。它通过对劳动者痛苦的商业化,将原本应被质疑的社会问题合理化,并将解决责任转移给个体劳动者。

  这种逻辑的背后,反映的是资本对劳动者的双重剥削:既制造风险,又利用风险获利。

  这种保险不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工具,而是资本对劳动者压迫的延续。

  面对这样的困局,劳动者需要认识到:996文化与其说是企业的管理策略,不如说是资本对劳动者生命的全面掠夺。

  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依赖于资本的“善意”,更不能指望保险的“贴心”,而需要通过集体的觉醒,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制度性问题。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