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是否会使经济学研究无意义?
这篇文章是看到知乎上同名问题有感而写,深深地感触到主流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对普通大众的思想已经影响到何种深远的地步。
原问题是这样的,突然在想共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社会资源极大丰富,是否使市场和供求关系消失,使稀缺性消失,则经济学无意义?
我在看到问题后的第一想法是——谁告你说经济学一定就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不同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差异很大的,所以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
然而,看到一百多条答案一一看完,没有一个人提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在为“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稀缺究竟会不会消失”这种问题撕来撕去,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究竟是不是经济学的唯一定义。而且我看到,有几位答主好像是经济学博士,还有好多马克思主义者。
主流的西经教材对大学生影响太深了,而国内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普遍编写得稀烂,客观上反而帮助西经扩大了影响,实在令人无语。
下面我们的正文开始:
这问题下的绝大多数答案从一开始就全部被带偏了,大家注意——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最早是由罗宾斯在1932年提出的,这个概念之前没人认可,目前也仅仅是新古典相关学派认可,只不过新古典是经济学界的绝对主流,尤其是大学教科书的主流(萨缪尔森、曼昆编写的这两种销量最大的经济学教材都采取了这种定义),所以这个定义广为人知。
可人多并不代表它一定是真理。
更多的经济学流派——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部分流派、演化经济学的大部分流派、后凯恩斯学派等等——对此并不认可甚至加以批判。
比如演化经济学大家霍奇逊在其名著《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中专门给出一节对此观点进行批判:
首先,资源稀缺是资本主义经济才面临的问题,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之前,或是目前仍未实行资本主义的部落,所面临的恰恰是大量的资源和稀缺的需求。
其次,即使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很多资源也并不稀缺,尤其是非物质资源,如信息、信用等,这同样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资源稀缺只是一个偶然的特殊的情况,但目前主流经济学却将它上升为一种普遍原则,并以此作为研究重点,这大大地将经济学狭隘化了。
(以上只是个人总结,原文见《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第18章第3节“稀缺和竞争是普遍的吗”。个人感觉中文翻译比较稀烂,很多语句都不通顺,有条件的可以读原版)
题主问到的是“共产主义”,那我们就来看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此的看法。
马克思生前经济学还没有被这样定义(李嘉图虽然提到过“稀缺性”这一概念,但他只认为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是本质上的,因此比较容易推断他对这一定义的看法。
《1844手稿》中提到:
它(指国民经济学,作者加)把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作前提……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
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但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两个事物之间的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恶的起源……
私有财产是一个事实,国民经济学对此没有说明理由,但是这个事实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这样,整个国民经济学便建立在一个没有必然性的事实的基础上。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存在的问题与“私有财产”等概念一模一样,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替换:
它把稀缺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稀缺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稀缺性”是一个事实,国民经济学对此没有说明理由,但是这个事实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这样,整个国民经济学便建立在一个没有必然性的事实的基础上。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许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有现象和规律,归结为由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造就的普遍现象和永恒规律。
经济学本来应当首先研究“私有财产”“稀缺性”这些概念是如何诞生、为什么诞生、怎样发展的,因为很多社会问题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然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却将其视为永恒的不可置疑的研究前提,而后在此前提下研究其他问题——这必然导致他们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把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作前提……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
另一个角度来看,“稀缺性”这一概念从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我当年上《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提到了(他也开设过“经济学方法论”课程)。
主流经济学认为,稀缺性产生的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欲望的无限性这一对矛盾。这符合大部分人的直观感受,但只需稍作深入讨论就发现根本禁不起推敲,这对矛盾根本就不成立。
首先,资源真的是有限的吗?农业社会人们只能利用水、木材等,工业革命后则开发利用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可再生的太阳能、潮汐、风能等等,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同时,人类开发资源的地理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沿河沿海平原,到复杂的高原山地,将来还可能到深海和整个宇宙。因此,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人类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可利用的资源是不断增加的。
因此,如果“资源的有限性”成立,那么它的隐含前提一定是是静态的,某一范围或者说某一时间点上人类社会的状态。
另一方面,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吗?
表面上看是的。饿的时候想吃饱就好了,吃饱了又想顿顿吃肉,吃上肉了又想营养搭配饮食均衡,欲望的沟壑永远无法填满,这不就是欲望无限性的典型体验吗?
但是,非洲的贫苦儿童会有“饮食均衡”的欲望吗?明显不会,不仅仅因为他们还没吃饱,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饮食均衡”的概念。
曾经有个很流行的笑话,讲两个农民畅想皇帝的生活,一个说,我觉得皇帝每天都吃白面馍馍,另一个说,我觉得皇帝种地的锄头肯定是金子做的——人们的欲望不可能超越其认识水平,农民伯伯能想到最奢华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了。同样,现在很多科幻小说畅想人类登上火星,可是放到2000年前,即使是秦始皇这样权力和欲望极大的人物,最多也只能能幻想修仙升天但绝不会想去火星看看,因为他的认识水平达不到。
因此,所谓“欲望的无限性”实际上是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旧的欲望不断被满足新的欲望不断产生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
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资源有限性”和“人欲望的无限性”,前者仅在静态状态下成立,后者仅在动态状态下成立,这二者之间根本就无法比较。硬说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就好比在说一个零维的点比一个一维的线要短,没有办法相互对应。
以上这些观点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论述过,比如资本论研究泰斗,南开的张俊山老先生,比如前几年得罪了西经界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山大学的朱富强,等等。
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一般的马克思主义者观点是,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历史阶段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尤其要以生产关系为研究重点。当然,“稀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常见的现象,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有过相关研究,不过仅仅是当作经济学研究的众多现象之一。
其实,不仅是偏左的经济学流派否定“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这一经典定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也有很多对此提出质疑,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就曾专门提到这个问题:
什么是经济学?传统教科书的标准答案是: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在人们的需求之间进行分配的学问。但是,这种定义是一种非常新古典意义上的定义……为了同时包容新古典给定稀缺资源程度下的资源分配问题以及古典的分工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加一般的经济学概念。因此,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之间两难冲突的学问。
大概就是说到这里。
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写以上内容并不是评价谁对谁错,只是对各家观点的一个展示,想说明经济学并不一定局限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上。如果你是真心热爱某个学科而不是功利性的学习的话,就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主流理论,毕竟质疑和反抗是探求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呐。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