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丁盛
红歌会,乌有之乡和复兴网发了我好几篇文章。如:我认识斯大林麾下的兵民,希望再出个斯大林,朝鲜战争几个常见谬论读后感,不要低估人民解放军,大树林和袁腾飞是个什么玩意,一句永恒的经典名言和礼赞共和国的带笔侍卫。首先要感谢编辑战友慧眼识珠。但这与丁盛有何关系?说来话长。
1964年秋天,刚上任不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丁盛同志来石河子为22级以上干部作报告。那时,刚毕业或工作一年转正后的大学生全算22级干部,都有资格参加。我有机会聆听。
那是一个即尊重人民艺术家更敬仰人民英雄的时代。丁副司令员的英名如雷贯耳:长征干部,在朝鲜打的美国鬼子满地找牙,54军由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做过专门报导。参加过西藏平叛和中印边境反击战。总之带有传奇色彩,大家兴致盎然,十分期待。
丁盛仪表堂堂,步履矫健,站有站形,坐有坐像,标准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讲话声音洪亮,口才甚佳。详细内容忘却,大意是号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其实现而努力奋斗。大量时间是批评各方面的不良现象,记忆深刻的是,严批国民党作风。这些都得到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时,常批的有两风,一是国民党作风,二是资产阶级作风。一般百姓的理解是,国民党作风主要指领导干部身上的毛病。那时建国已15年,焦裕禄那样的优秀干部有,但一些领导干部确实存在贪图享受,多吃多占,公车私用,作威作福,训人骂人,不关心群众疾苦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归结为一句,国民党作风。而群众中的不良现象,一概被定为资产阶级作风。从宏观上看,这无可指责。任何乌七八糟的现象肯定与大公无私,道德高尚的无产阶级无关。因为有这些戒律,社会总体上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他在报告时谈笑风生。批评不良现象,也口无遮拦,直言快语,毫无顾忌。
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个特殊情况。集体转业的部队中有国民党起义的22兵团。那年头,由于蒋介石作恶多端,国民党臭不可闻。
国民党起义的,怎么也不如原装解放军好。从政策上讲,革命不分先后。起义了,就是人民军队。就拿国民党作风说,有些起义军官会有这种现象,但原装的军队干部也会有这种现象。此外,群众也不很清楚当时起义时的艰难和风险。如力主起义的陶晋初都上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名单。后来陶晋初任兵团副司令,夫人在农学院任教,儿子在农科所工作,他们谦虚谨慎,兢兢业业。还有广大起义官兵,和进疆人民军队一道,参加平叛和生产建设,流血流汗。原装的则是为人民屡建奇功的遵照毛主席命令集体转业的王震将军的部下。现在看来,如果丁盛能把这些多讲一讲,可能会更好。记得没讲。但这确实事出有因。
文革时, 兵团农学院由党团员和优秀教师组成的群众组织延安大队,从原兵团政委床底下搜出几百封兵团各地群众来信,一封未拆。但他常和京剧团的演员,尤其女演员一起唱京戏。他是单身,每周六要跳舞,专门派车跑150公里拉农科农机所一个女青年去伴舞。此女青年形象俊美,气质高雅,品行端正,似乎是谈恋爱,最终未成。这证明读信的时间不是没有。看了那些未拆封的信件,大家不用拿焦裕禄的标尺对照,就清楚如何评价了。所以当中央文革的有关领导说他是花花公子时,兵团多数群众,不管哪派,全都拍手称快。
未拆信件写的什么?不得而知。一般下级不到山穷水尽,谁也不愿惹麻烦。最轻的一件事,兵团有的牧业队,两家一个帐篷,中间用树枝糊报纸做屏风,苦不堪言。他们有可能給他们信赖的共产党政委写信。结果是泥牛入海。 对群众意见不理不睬,党中央,毛主席派来的新领导来了,在兵团各地视察,自然民怨沸腾。正直的开国将军一下发现这么多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就拍案而起。报告中以批为主,也就不足为怪。
报告最后,副司令号召学毛主席著作,并答应給22级以上干部每人送一套四卷本毛泽东选集,这又赢得热烈掌声。
事后不久,诺言兑现,每人分到一套。从头读起,立即入迷。主席的文字功力,跟他的诗词书法一样,恢弘气势,少有人能及。革命的经典却有无法形容的文学魅力,满篇正气,字字玑珠,言之凿凿,雄辩滔滔。读过数遍之后,潜移默化之中,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对理想信念的树立,自不待言。对毛主席,和全国多数人一样,是尊重敬仰,热爱崇拜。对点石成金的编辑和把我领进革命经典辉煌之门的丁盛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