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窑洞电影厂

作者:钱筱璋 发布时间:2020-12-03 08:54:11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1938年秋天,党中央决定成立电影团,隶属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设在延安北门外凤凰山北头的窑洞里。大家想方设法,因地制宜,精心布置,居然井井有条地布置起一个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的工场,把几孔窑洞变成了一座“窑洞电影厂”。这样的电影制片厂,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延安没有电,夜晚大家只能点个小煤油灯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制作电影,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能从太阳光上打主意,拍摄字幕、动画、印放照片等,都是利用照射到窑洞前的阳光来进行。在室内拍影片,只能利用从窗外照射进来的亮光,把光圈全打开,甚至降低摄影机的频率,拍一个镜头煞费苦心。“七大”的材料就是这样拍的。阳光不像灯光,它不由人支配,我们稍有延误就会丧失拍摄时机。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就因为当时屋里没阳光,没能记录下来,大家都感到遗憾可惜。

  延安当时没有自来水,水源只有一条延河,和一些打在山脚下的水井。冲洗影片和照片要用大量的水,我们只好用人力从延河里、从深井里提上水来,一担一担地挑到山上去。遇到下雨,山路泥泞,坡陡路滑,寸步难行,洗一次片子需要付出极大的辛劳。当时正值根据地困难时期,胶片来源断绝,只有之前拍摄《延安与八路军》剩下的一点,大家必须精打细算地省着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团在延安制作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各界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延安各界庆祝苏联红军成立25周年及反攻胜利大会》《秧歌运动》《国际青年节大会》等纪录影片。这些影片已成为重要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出珍贵价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我们拍摄了大型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这是电影团在延安摄制完成并普遍放映的唯一影片。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能把它摄制成功,很不容易。

  1941年后,日寇调集重兵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同时,国民党顽固派用重兵封锁陕甘宁边区,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实现生产自给。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司令员的带领下,响应号召,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地区,进行屯垦生产。他们披荆斩棘,把荒山僻野开发成万顷良田,使满目荒凉的黄土高原变成美丽富饶的陕北江南。

  这部影片由吴印咸主持拍摄,徐肖冰协助,我是影片的剪接编辑。印咸在拍摄影片之前,刚刚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使他进一步理解文艺工作者要到火热斗争中接近工农兵群众的道理。他决心在这部影片的创作中,贯彻座谈会上制定的革命文艺方向。于是,他深入部队,从早到晚跟随战士们在劳动现场一起生活,满怀激情地拍下一个个动人的镜头。

  我们在拍摄中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没有适用的电影底片。当时电影团仅有几千尺过期的16毫米正片。能不能把这批正片当底片用?从胶片性能上说,是不可能的。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正片与负片,两者差异很大,效果不好是意料中的。但是印咸运用他丰富的摄影经验,摸索出这批正片的感光特性,在曝光技术上下了大功夫。经过他的努力,影片拍出的效果比预料的要好得多,实在是难能可贵。

  冲洗底片时,底片长度有几千尺,可是我们每次只能洗20尺。这就要把全部底片分割成几百个小卷分别冲洗,同时洗出的全部底片还要保持色调一致。16毫米片的画幅很小,又没有编辑机,连放大镜也没有,我剪接时便只能使用一面镜子,将光折射到影片上,透视出画面内容,再选择镜头、确定剪接点。这需要我准确地看清画面上的细微动作,煞费眼力。

  影片拍完时,印咸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请求,要他为影片题字。毛泽东同志愉快地接受了,挥笔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印咸把毛泽东同志题字的神采,用摄影机拍摄下来。我把这组难得的镜头作为序幕加在影片的开头,对全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部影片的摄影很有艺术特色。虽然片中许多场面都是表现紧张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印咸却拍得富有诗情画意。他把战士们在艰苦劳动中那种愉快奋发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明朗乐观的感受。影片构图相当精美,在抒情的格调中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和劳动的美,显示了印咸在摄影上的高超水平。

  电影团没有录音设备,影片不能配上音乐和解说,就是部无声电影,艺术上会逊色不少。大家很不甘心,于是开动脑筋,想办法要把它搞成有声电影。大家从电讯部门借来扩大器,从鲁艺借来留声机,并请鲁艺老师帮忙选了一些适合画面情绪的音乐唱片。在影片放映的同时,我们就在银幕后面用手摇马达带动扩大器,用小喇叭当话筒,把音乐和现场解说播送到全场,画面与音乐、解说配合得十分和谐,成功地映成了“有声电影”。

  1943年2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南泥湾》影片制成上映的消息,引起边区各界的关注。在党中央大礼堂首映的那个晚上,影片放完后,观众热烈鼓掌后散去,周恩来同志却没有走。他走到银幕后面,亲切地询问我们是怎样配音的,并热情赞扬这个土法“有声电影”。

  从领导到群众,这样热情地赞赏这部影片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与当时的革命斗争是紧密结合的,与群众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尤其是在部队广泛放映时,它特别受战士们喜爱。战士们看到自己上了银幕,成了银幕歌颂的主角,都感到非常激动。毛泽东同志在《组织起来》中曾说过,“我们全体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人人个个不但会打仗、会做群众工作,又会生产,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就会是孟夫子说过的,‘无敌于天下’”。他的这些话,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这部影片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整理自钱筱璋回忆文章,有删减,原文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

  作者简介:钱筱璋,电影编导,安徽芜湖人,1918年出生。抗战爆发后,与袁牧之等人在武汉拍摄抗战电影。1942年加入延安电影团。曾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新闻组组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代表作有纪录片《抗战特辑》《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民主东北》《打击侵略者》《百万雄师下江南》等,被誉为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开拓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