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毛主席是怎样看待请吃的?

作者:岳青山 肖凡 发布时间:2021-04-22 09:51:28 来源:淮左徐郎 字体:   |    |  

1.jpg

  毛主席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活在世界上,不是为吃世界,是为改造世界。”革命战争时期是这样,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这里剪辑几个毛主席是如何看待“请吃”的真实故事:

  一、拒吃“熊掌宴”,坚决不做李自成

  据毛主席的卫士李家骥回忆:

  “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从苏联回来,到了哈尔滨。哈尔滨市设宴招待,把最好的东西做给他吃,有熊掌、飞龙等。第一顿饭,有胡志明在座,主席吃了。回到住地,主席对我说,‘这样好的饭有没有必要啊?没有必要嘛!我们国家现在这么穷,搞得这么丰富干什么!你去交代一下,从明天开始,还按我们在家的标准去办。’第二天,他们改过来了,主席很高兴,说这样子蛮好的。又说,胡志明同志是客人,一定要照顾好。后来到了沈阳,饭菜比哈尔滨安排得还好。主席很生气,接见干部时专门讲了这个事。他说:‘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二中全会刚刚开完,就忘了。我们还要继续贯彻二中全会的精神。我们不能这样做。’”(转引自《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东北,是当时全国各方面工作开展比较早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竟暴露出这么多的问题,毛泽东深感事情的严重性。这里反映出来的决不只是东北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十一月二十日,他为中共中央将东北局报告转发全国,要求党政军各级领导重视东北的经验,“在此次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和中央报告。

  二、连续工作两天没睡觉,只吃了一顿正经饭,凌晨两点,怕惊醒炊事员,只烤几个芋头充饥。

  李银桥在《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件罕为人知的小事,但是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毛主席因连续工作,两天没睡觉,只吃过一顿正经饭。凌晨两点,值班卫士封耀松小声劝道:‘主席,您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吃饭了,给您搞点吃的来吧?’

  毛主席摇摇头又点点头,勉强说:‘不要搞了,你给我弄几个芋头来就行。’

  封耀松来到厨房,自己动手烤芋头。在陕北时我们就这样,毛主席怕影响炊事员休息,夜里只让卫士烤馒头片吃,不许惊动炊事员。

  可是,侯贵友师傅还是被惊醒了。他眨着两只睡意朦胧的眼睛嚷道:‘你胡闹!,主席十几个小时没有吃饭了,你怎么就烤几个芋头?’

  封耀松摇头苦笑:‘主席让烤两个芋头么,你不胡闹,你做饭你送。’

  侯师傅闭口无言。‘交待了的就去办’,这是毛主席的原则。侯师傅也懂得,不照办才是‘胡闹’。

  封耀松烤了6个芋头,放在一个碟子里端去。进门一看,毛主席头斜靠在床栏的毛毯上,呼噜呼噜地睡着了,左手还拿着文件,右手拿着笔。这种情况不少见,不能叫醒毛主席。封耀松将碟子放在暖气上,便退到门口坐等。刚坐下眼皮就发沉,忙退到门外,让冷风吹一吹。

  封耀松在门外站了十几分钟,听到了毛主席咳嗽一声,忙轻手轻脚进屋,捧起碟子,小声说:‘主席,芋头烤好了。’

  毛主席放下笔和文件,双手搓搓脸说:‘想吃了,拿来吧。’

  毛主席在床上坐好,拿起一个芋头认真剥皮。轻轻摇晃身子,呤诵过去的一首词:‘东方欲,莫道君行早……’

  封耀松朝窗外望望,可不是吗?天快要亮了。毛主席剥出半个芋头,便咬下一口,边咀嚼边继续剥皮,嘴里嘟嘟囔囔还在吟。封耀松见主席自得其乐,便悄悄退出门外,继续吹凉风以驱走疲困。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屋里呼噜声隐隐又起。封耀松轻手轻脚进去,发现碟子里只剩一个芋头了。毛主席头歪在右肩一侧又睡着了。

  封耀松踮脚过去,端起碟子准备退出。忽然觉得呼噜声不对。探过头去仔细打量,天哪,毛主席嘴里还嵌着半个芋头!另外半个抓在手里。嘴里的那半个芋头随着呼噜声还震颤着。封耀松鼻子一酸,眼睛立刻模糊了。忙镇定下来,用手去抠毛主席嘴里的芋头。

  芋头抠出来了,毛主席也惊醒了。

  ‘哪个?’毛主席不高兴地问道:‘怎么搞的?’

  ‘主席!’封耀松喊了一声,哽住了,泪如泉涌。他双手捧着抠出的半个芋头,嘴唇只是抖,再也说不出话来。

  ‘唉,’毛主席叹了一口气,‘我不该跟你发火。’

  ‘不,不是的。主席,不是因为你……这芋头是从你嘴里抠出来的。你该睡觉了。我求求你,求求你了……’

  毛主席说:‘那我就睡觉吧。’”(第174-176页)

  三、工作之余,重游学生时代的故地,用家乡菜热情款待老朋友

2.jpg

  1955年6月20日,毛主席参加湖南省委会议,并同地、市委书记10人座谈,主要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其后,在罗瑞卿、汪东兴、周小舟、谭余保、程潜、周世钊、秦雨屏的陪同下,先是在湘江里畅游一个小时,后众人乘船横渡湘江,上岸后登岳麓山,重游白鹤泉、云麓宫、望湘亭。他们谈笑风生,时间过得飞快,毛主席一看手表,已经快2点了。于是,他提出,要请大家在望湘亭吃午饭,请大家品尝湖南风味。并亲自点了红烧肉、炒猪肝、蔬菜、辣椒、鸡蛋汤,另加一份他在学生时代露宿风餐的野果。(详见《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第17-21页)

  毛主席就这样招待了客人。

  四、中秋佳节也不加菜

3.png

  1957年9月7日,毛主席从武汉来到长沙。第二天听取了省地市书记关于农业生产的汇报。下午4点半,会议结束,毛主席提议:“去湘江拱一拱。”同去的有罗瑞卿、湖南省委书记周惠、湘潭地委书记王治国、常德地委书记孙云英等人。游到橘子洲后,有人说了声:“晚饭做好了,请主席吃饭。”大家走到餐厅,见桌上摆着腊肉、炒鸡蛋等四菜一汤,还摆着月饼和梨子各两盘。原来,那天正逢中秋佳节,毛主席举杯给大家敬酒,边吃边笑,“不要我吃腊肉和鸡蛋,我今天要吃点。”

  饭前,考虑到是中秋节,孙云英悄悄地溜到厨房里,建议再加一个菜,大师傅委屈地说:“四菜一汤是主席规定的,他到了哪里都这样,我们不敢违反。”另一个服务员补充说:“今天正桌子上摆的月饼和梨子,还是经过主席同意的。”听了这些话,大家深受感动,深受教育。(详见《毛主席五十次回湖南》第51-52页)

  五、故园宴乡亲

4.jpg

  1959年6月,毛主席在阔别家乡32年后,终于有机会回韶山家乡看看。他一到长沙就对公安部罗部长约法三章:一不要派干部去韶山,特别是不要派公安人员去韶山;二在行动上给予自由;三到了韶山我要广泛接见群众。毛主席回到韶山,一下汔车,按照韶山乡俗,就安排请客吃饭。一共请了八桌,有80人左右。

  此次请客,保存在韶山纪念馆的《菜谱原始记录》用了这样一些菜:杂烩、木耳炒鸡、烧鲜鱼、烧丝瓜、炒豆角、菜心汤、排骨、香肠、咸蛋、卤味。主食是米饭、稀饭、卷子。没有山珍海味,全是韶山夏令家常菜。

  毛主席跟乡亲们一起吃饭,刚开始乡亲们还有所拘束,但是毛主席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便放开手脚,吃的相当愉快。(详见《毛主席五十次回湖南》第115-116页)

5.png

  六、拒吃“生日小宴”

  毛主席早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六不”的纪律规定,只是这几条规定没有写在决议里面。“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毛主席说这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应当如此。”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

  大家知道,建国后的27年,毛主席始终以身教作则,遵守“六不”,从不做寿。据李敏《我的父亲毛主席》记载:“爸爸不止一次说过,‘穷人家从来不做寿’。‘做一次寿,寿星就长了一岁,其实就少了一岁,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每逢生日这天,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顶多吃一碗长寿面,这个生日就算过了。”

  这是大家知道的。这里只给大家补充一件毛主席严厉批评和拒食“生日小宴”的真实故事。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年12月26日,工作人员事先未征得毛主席同意,就高高兴兴地做了祝寿的准备,为他办了个稍微像点样子的生日小宴。结果这一片好心,反遭到毛主席的严厉批评。无论怎么解释、劝说都没有用。结果,毛主席就是没有参加这次生日小宴。李敏说:我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真的不给大家‘面子’。这不是无情无义,只是因为他自己提出‘六不’,只能带头遵守,不能顾及情面呀!”(《毛主席五十次回湖南》第2页)

  我们的共和国主席、我们党的主席、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样看待“请吃”的!

  这是因为,他时刻心系着广大工农群众,勤俭建国是他确立的建国方针,哪有心思去讲究吃喝?正是在毛主席的倡导并以身教作则的影响下,我们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树立了勤俭节约的一代新风。

  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这一代新风被毁得干干净净。甚至一段时期内,吃喝成风,不请吃不办事,“请吃”已经成了办事程序“铁律”,许多领导干部恨不得“吃了世界”。

  真不知道面对毛主席的这些故事,他们是不是感到羞愧、汗颜!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