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新:奏响开国少将授军衔的雄壮“乐谱”
永葆鲜血染红的新中国“底色”不变
4月1日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的邹衍将军逝世。邹衍是1955年9月27日,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予将军军衔命令的新中国首批少将之一。开国将军又走一人,令人痛哉!说到开国少将,在一些数字上往往容易混淆,现特将开国少将授军衔的一组动态数字整理出来,以不忘初心,传承红色血脉!
1.新中国首批授多少人少将?这有6个权威数字。
其一、授予798人。9月16日,国防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将级军官授衔名单,少将为801人。随后,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中审议了国防部上报的授衔名单,少将人选因故减掉3人,最后确定为798人,授予798人。
其二、授予800人。有人说1955年授少将军衔的将军有800人,这也不错的。因该年年底补授了两名少将:11月补授周子桢少将,12月补授慕生忠少将。
其三、授予802人。若截止到1956年时,这也没错。因为。1956年3月12日,补授凯墨·索南旺堆(西藏)少将;1956年6月13日,补授黄鹄显少将。
其四、授予804人。1957年3月26日,补授白天少将。1957年9月20日,补授王凤梧少将。
其五、授予806人。1958年1月10日,补授王赤军少将。1958年10月,补授桑颇·才旺仁增()西藏)少将。
整个上世纪50年代一共补授少将8人(798人加8人),到上世纪50年代底,首批授少将人数应为806人。
其六、授予813人。上世纪60年代,又补授7名少将,既,1962年授予3名,1963年授予3名,1964年授予1名。
至此,首批授少将人数,一共应为813人。
2.补授少将和晋升少将的不同?为什么要把补授的少将,同上世纪60年代的晋升少将,两者要特别加以区别?因为,补授少将意味着首次授衔,就是少将军衔,虽然比1955年9月授衔的798人,在时间上晚了一点,却是同质量、同批次、同意义、同待遇。
相比之下,晋升的少将,在首次授衔时,其被授予了均低于少将军衔,绝大多数是大校军衔,所以,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晋升的少将,其资历和贡献上,基本上都没有补授的少将高,除极个别特殊原因。
3.开国少将总数多少?首先,要明确何为开国将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特指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被授予将帅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统称。包括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其次,要清楚这1360名少将,在不同年代的数据变化:
1961年由大校晋升少将218人,那么,授少将人数806人,加晋升少将218人,总计1024人。
1962年晋升12人(含补授少将3名),授少将人数计1036人。
1963年补授少将3名,授少将人数升至1039人。
1964年晋升321人(含补授少将1名),授少将人数共1360人。
首次授少将军衔的将军813名,加晋升少将军衔的将军547名,总计开国少将1360名。或者说,截止1965年取消军衔制时,已获得少将军衔的将军,一共1360名。
4.在世的开国将军有几人?邹衍将军逝世后,现健在的所有开国将帅仅有5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杨永松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参加了长征;江西省军区原政委张力雄1932年,张力雄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涂通今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乌鲁木齐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扶之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原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文击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7年8月红军刚改编八路军。这5位将军中,4位是红军,其中,3人参加了长征。原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文击虽不是红军,但是在红军改编八路军一个月后参军。上述5名开国将军中,出生于1923年的王扶之年龄最小。
5.特别讲讲王扶之将军。为什么特别讲讲王扶之将军,因为,他曾在我参军的343团任过团长。他是1935年7月参加红26军的小红军,1949年任4野39军115师343团团长,1950年起任志愿军第39军115师343团团长、115师副师长、师长。在天津城市攻坚战,王扶之积极请缨343团担任主攻团,343团是整建制保存下来的红军团。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总攻打响,343团9连是攻城尖刀连,二班是9连尖刀班,班长杨印山带全班率先将红旗插上天津城头。城墙突破口打开战斗最为激烈,王扶之冲出团指挥所靠前指挥,警卫员为掩护团长牺牲,当王扶之冲到护城河边,一颗炮弹将腿炸断仍坚持指挥突破。后听报告耍副团长带尖刀连已攻入城中,才被抬下火线。战后杨印山作为全国战斗英雄,两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二班被授予“猛虎班”称号。抗美援朝时,王扶之带343团打的更是有声有色。或许,了解更为具体,感觉更为亲切,心理更有话想说。
结束语: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他对全党坚定地要求,要“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他反复强调青少年教育,要“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他对军队建设明确要求,必须继承忘红色血脉,“红军精神是我军的精神内核”;他对文学艺术战线反复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他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发扬“红色精神”。
虽然,开国将帅不断离去,但他们及几千万烈士,惊天地泣鬼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用鲜血染红的新中国鲜红底色,绝不能消逝,绝不能改变!
新中国就是“红色中国”,“红色”就是新时代的重色,也必将是中华民族永远要唱响的主旋!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