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军事记者,与人民军队同行共进

作者:杜献洲 发布时间:2017-08-19 09:30:26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与诠释者。一支英雄军队的不懈跋涉,需要一支优秀的军事记者队伍去记录,去宣扬。

  90年来,我军军事记者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成长的步伐奋勇前行,因为有了他们接续不断的悉心记录,一代代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在和平年代里的变革求索,如今看来,依旧清晰而生动。

  永远为强军兴军鼓与呼。在新时代的强军征途中,军事记者重任在肩,使命如故。

为共和国的将士修筑另一座丰碑

  ★作为军事记者,如果不曾遭遇战争,就应多关注和平。

  ★我们的脚步,牵动着读者的视线,而广大读者的关注,是维护领土主权的无形力量。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是军事记者应有的姿态,也是永远的追求。

  几天前,赴马里采访维和部队的解放军报时事部编辑庞清杰,给我发微信说:“主任,张(晓祺)副主任高烧39℃,在吊水”。我一下子紧张了:在马里,除了恐怖袭击,疟疾也是一大危险。张晓祺与庞清杰同行,那里蚊子多,千万别得上疟疾,患此病会有生命之虞。

  还好,张晓祺患的是感冒,大家才放了心。这次深入战乱国家采访维和部队的,还有时事部副主任孙兆秋、编辑罗铮。他们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伴着枪声硝烟,与官兵一起武装巡逻执勤,采写出一篇篇“战地手记”。

  冒着危险,直奔现场,很多军报的编辑记者都有如此经历。这既是军报的传统和使命,也是在实践新闻理想。作为我军军事记者,要报道“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的人民军队,必须随时准备出发,随时准备向指定地点出发。当记者后,前辈历经艰险采写的许多佳作,是我常读的范文,他们也是我心中的榜样。

  进入军报之初,我在新疆驻站。西北边防艰苦,尤其在阿里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官兵真是在用血肉之躯维护着祖国的领土主权。看看高原官兵乌紫的嘴唇,再通过彩超看到老兵们肥大扭曲的心脏,就能理解守防之艰辛、和平之不易。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的重大课题。作为军事记者,如果不曾遭遇战争,就应多关注和平。

  我走过一座座界碑,也走过一座座墓碑。边海防线上,烈士陵园很多。每次路过,我都会给牺牲的战友鞠个躬,点支烟。我拜谒过西沙、山南、林芝、墨脱、仲巴、狮泉河和康西瓦烈士陵园,以及广西和东北边防的一些烈士陵园。陵园里有将军的墓碑,也有十七八岁新兵的坟茔。且不说战争年代,就是今天,一次雪崩或泥石流,就能让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边关。走进陵园,森林般的墓碑让人震撼。古人云,文章“气贵于平”“情贵于正”。这样的采访,记下的每个字、拍摄的每幅画面都有圣洁之感。我们是在用文字和镜头,为捍卫和平的将士修筑纪念碑。

  我曾参加过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一年一次的无人区长途巡逻。这条巡逻线,位于中巴和中印边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恐怖分子铤而走险进入我国的通道之一。到连队后,官兵在紧张地做着准备,地上摆满枪支弹药,气氛如同奔赴战场。中秋节这天,我骑着牦牛随巡逻分队出发,抬头望去,远处的雪山高入云端。我随官兵巡逻7天7夜,巡查了第8、9、10、11、12和13号界碑,途中差点掉下悬崖,采写出《走向界碑七昼夜》等报道。有位读者来信说:“《走向界碑七昼夜》将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因为她是军报记者用生命铸就的篇章。”更重要的是,此后这个连队的长途巡逻经常见诸媒体。我们的脚步,牵动着读者的视线,而广大读者的关注,是维护领土主权的无形力量。

  两年后,我和张林、柳军及刘书培3位同事,再次奔赴高原边防,采访了102天,在军报开辟了“西北边防行”专栏。有人说,和平年代,官兵守着荒无人烟的高原,不过就是象征意义。今天,看看印军非法侵入我国洞郎地区,就会明白官兵的守防价值有多么伟大。

  难忘的采访还有4次:一是采写系列报道“走向海拔五千米以上边防哨所”。我从新疆叶城出发,爬上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采访全军海拔5000米以上的边防哨所。二是走墨脱。当时,西藏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我和同事梁蓬飞,打着绑腿、拄着拐杖,来回徒步5天。三是随原成都军区测绘大队到西藏原始森林测绘。进藏第3天,我就因缺氧晕倒,下嘴唇被摔穿缝了24针,住了7天医院。但出院之后我还是随测绘官兵前去“做点”,一个点在海拔5666米的嘎洛共冰川边上,另一个点海拔3600米。四是采访抗击非典。我是作为军报参加抗击非典报道的首批记者赶赴小汤山的。当时正是疫情高发期,北京街头空空荡荡,我不知道这种病到底有多可怕,也不知道能否平安回来,一直在小汤山采访了20多天。那是中国抗击非典的最大战场,正在筹建的医院建筑工地上杨絮扑面,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危险是看不见的;那时,人与人又都小心刻意地保持距离,担心相互传染。一同前去采访的还有3位女记者:江宛柳、赵风云和谭洁,她们个个都很勇敢。江宛柳当时已经50多岁,为采写反映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筹备工作的《特殊战场五昼夜》这篇稿件,她很早就去了小汤山,到处找人采访,及时发出了鼓舞士气、安定人心的声音。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我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4篇是亲历采访所得。走遍了祖国西北边防的一线连队,参与报道了和平时期的不少非战争军事行动,让我对“军事记者”这个称呼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说军事记者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军事记者首先是军人,在遇到任何危险时都不能退缩。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是军事记者应有的姿态,也是永远的追求。

  (作者系解放军报时事部主任,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