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120件精品文物亮相国博 穿越古今一睹“大唐风华”

作者:文艺星青年 发布时间:2018-12-20 09:18:22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近期,“大唐风华”展览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汇集了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它们是从陕西历年出土文物中精心甄选、能够代表盛唐发展水平的代表性物证,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盛世大唐的绝代风华。

难得一见的壁画碑石、何家村窖藏的金银器、充满“胡气”的三彩陶俑……这些承载大唐的艺术与生活的文物,饱含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世界精神与宏大气魄,散发着永久的文化趣味和精神魅力。

走进国博,感受文物之美;穿越古今,一睹“大唐风华”。

文武安天下

彩绘陶文官俑

展览的第一单元主要有唐俭墓志和马璘墓志,以及各种文官俑、武官俑、骑马俑、环首铁刀等表现唐代文臣武将风采的文物。

彩绘贴金骑马俑

文官与武官俑代表了唐朝的文武官制度。展品中还有一组彩绘贴金骑马俑,骑士与马均身披铠甲,这也反映出当时已有轻骑兵参与作战。

皇室的珍宝

何家村窖藏和法门寺地宫发现的部分皇室宝藏金银器,不仅形制多样化,而且工艺精细化,显示了唐朝高超的金银工艺制作水平。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与上半年《国家宝藏》播出的出土于何家村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十分相似,不过形制要大很多。

据历史记载,点燃香囊内的香料,沁人心脾的芳香立刻从镂空处溢出。香囊有多种形制,稍小一点的可以用于寒冬捂手取暖,稍大一点的挂在床帐四角起装饰作用,还可以再就寝前熏烤被褥,正所谓“锦衣香裘”。

唐代宫廷金银茶具

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金银茶具,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现存最为讲究精美的茶具。这批茶具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它不仅是完美的艺术精品,更是唐代宫廷茶道、宫廷饮茶风尚的历史见证。

长安多丽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诗句描写了唐代上巳曲江水边踏青的女性意态之娴雅、体态之优美、衣着之华丽。

携婴饲鸟出行图

出土的携婴饲鸟出行图、捧包裹侍女图、持如意侍女图、男装捧盒侍女图等壁画,还有众多唐代女俑和梳妆用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唐代女性生活和形象,历史现场感十足。

彩绘拱手女立俑

众所周知,唐朝女性崇尚“以胖为美”,然而“胖”并不是有唐一代从始至终的审美取向,初唐、中唐和晚唐基本还是以清瘦为美。对比唐初与唐中期的女性俑展品来看,唐初女性俑的身形明显瘦于唐中期。

双髻、高髻陶女俑

骑猎散歌尘

 

唐代社会生活呈现出开放和多种文化习俗融合的时代特色。集尚武和娱乐于一体的狩猎之风盛行,马球运动风靡全国,域外音乐歌舞的传入也为唐代艺术带来了蓬勃的活力。

胡人打马球图

李邕墓出土的壁画“胡人打马球图”,是继章怀太子墓发现马球壁画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它描绘了唐代景龙三年(709年),吐蕃派千余人前来迎娶金城公主,宫廷马球队与吐蕃举行的一场马球比赛。虽然内容已经残缺,但仍可以让人感受到马球比赛激烈的氛围。

大唐异乡客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众多域外人士由于出使结好、商业贸易、求知问学、传播宗教等各种原因远涉而来,因此唐朝境内活跃着不少异乡来客。

胡人备马图

韦贵妃墓出土壁画“胡人备马图”,色彩鲜艳,保存完整,展现了两位胡人驭者为主人备马的场景,对胡人装束以及样貌刻画到位。

 

引人注目的还有高鼻深目,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的胡人,骑着满载货物负重而行的骆驼,在迢迢旅途中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一幅匆匆而来的行商模样。这些商人和骆驼陶俑一起成为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性符号。

文物展现时代珍贵记忆

大唐风华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每件文物都在向观众叙述它的前世今生。那些历史遗存的背后,是时代的珍贵记忆。

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所说,“唐朝那种乐观向上、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那种勇立潮头、敢于创造的奋进精神,那种融汇天下、择善而从的包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突出特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