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重大历史意义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近现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到南湖革命红船起航、一大党纲开天辟地,一直到《之江新语》问世、新思想萌发,对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如同春雷震裂了旧思想的枷锁,打破了旧世界的秩序,人类社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使无产阶级和劳苦群众找到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摆脱奴役和压迫、走向新生和发展的光明大道。《共产党宣言》不愧是指引共产党带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群众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自由、走向富裕的指路明灯。
99年前,热爱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先进知识分子陈望道首译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把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著作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大批杰出的革命志士的成长、为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助航、铸魂、发力的作用。
一、《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共同纲领和指路明灯
1847年初,马克思、恩格斯接受由德国工人建立的独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为其起草党纲。当时,该同盟内部思想是混乱的,空想社会主义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一边为其撰写党纲,一边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同盟的组织者和成员,着力把这一工人组织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口号也由“人人皆兄弟”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精心撰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定稿并正式发表,受到该同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同时在各国工人运动中产生巨大影响,在世界上产生极大震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震动了世界”,一是因为《宣言》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言》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不可调和的趋势出发,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二是因为《宣言》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改造社会、发展经济的思想。《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同时《宣言》强调无产阶级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有步骤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三是因为《宣言》精辟地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特征的阐述,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终极目的。
四是因为《宣言》科学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并强调在各国工人政党中,共产党是最先进、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宣言》还强调共产党最近目的是组织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长远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论断的提出和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此《宣言》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共同行动纲领,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各国共产党组织发展壮大的指路明灯,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上,没有一种思想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与《共产党宣言》的领航、奠基作用分不开的。
二、五四运动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落地开花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被西方列强要求将德国在我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居然要在这份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于是五四运动爆发。这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随后抗议活动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很快形成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群众性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签字仪式。
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使“五四”期间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挽救国家危亡、追求救国真理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作用逐步显现出来。五四运动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特别是对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洗礼、净化和激励的作用,开始找到了国家求独立、民族求解放、人民求幸福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为中国革命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起航。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突出的标志就是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些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联合起来。当时,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聚集一批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介绍、研究和宣传。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崭新思潮在中国大地上涌动。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迫切需要准确地、完整地对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特别是代表性著作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概况和片言只语的介绍,于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的工作,提到了中国革命的日程上来了。
三、陈望道毅然决然担当翻译《共产党宣言》重任
“五四”时期,进步刊物《星期评论》为了适应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拟约人全文翻译并连载发表《共产党宣言》。进步人士邵力子得到这一信息后,表示可以请理论和语言功底俱佳的陈望道来做这件事。陈望道,浙江省义乌县分水塘村人。1891年出生,中央大学毕业,曾留学日本,是我国最早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1919年6月,陈望道回国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五四”时,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带领学生发起国文教育改革和学生自治运动,遭到当局镇压,引发了轰动全国的“浙江一师风潮”。正当此时,陈望道收到邵力子发来的请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函。本来就对社会主义十分憧憬,对马克思主义充满敬仰的陈望道,来不及脱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战袍,毅然决然应允了邵力子的请求,担当起了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重任。
为了专心致志完成好这件事情,1920年春,他离开浙江一师回到家乡,开始心无旁骛地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当时,陈独秀向陈望道提供了英文版《宣言》,同时,《星期评论》也向他提供了日文版《宣言》,他就根据这两个版本的《宣言》进行中文翻译工作。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宣言》、孜孜不倦地研究《宣言》、夜以继日地翻译《宣言》。看他如此辛苦地工作,人也瘦了许多,他母亲十分心疼,想做点好吃的让他补养身体。于是,母亲就弄来一些糯米做成粽子,又拿来一点义乌红糖,让陈望道用粽子蘸红糖吃。过了一会儿,等母亲去收拾碗筷时,发现陈望道粽子是吃掉了,可是满嘴是黑的。原来,由于陈望道对翻译工作太过专注,他一边工作一边吃粽子,而粽子蘸的不是红糖,是墨盒里的墨水,他自己居然没吃出粽子是啥滋味。就这样他加班加点工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用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和激情,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中文翻译任务。
1920年4月底,陈望道兴冲冲带着刚刚完成的译稿赶往上海。可是不巧的是《星期评论》面临停刊,《共产党宣言》中文版连载计划无法实现了。正在这时,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上海,得知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难的消息后,便告诉陈独秀、陈望道,他愿意资助出版。经懂日文、英文,又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研究的陈独秀、李汉俊等人校阅后,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的一个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问世。就这样,陈望道这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聪明才干,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推向上海、推向全国。
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重大历史意义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问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鲁迅在读到陈望道送给他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后所称赞的:“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这件事好在什么地方?一是好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加劲。《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正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时期。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著作、马克思主义代表性著作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发行,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更全面、更深入、更便捷地了解、学习、宣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是好在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助航。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前后,正是中国共产党筹建时期,上海、北京等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陈望道本人就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一起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工作,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起初,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建立共产党为了什么,怎样建立共产党,在很多参与建党工作的人的头脑里,还不是十分清晰的。但是学习并研究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基本弄清楚了。1920年11月,党的发起组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就是学习和研究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产物,明确阐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目的和阶级斗争现状的基本认识。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党的纲领,明确提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等内容。能形成这样鲜明的党纲,应该说是与《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党内的影响分不开的。
三是好在为中国革命英才铸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些领导人、中国革命的一些杰出的栋梁之才,不少人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从学习《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开始的。1936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对远道而来的美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讲的三本书中,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之前,就在国内读了《共产党宣言》,也就是陈望道的中文译本,以后继续深入学习,最终成为共产主义者。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我们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足见,《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为中国革命英才铸入共产主义之魂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好在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开展发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发行,使广大党的干部、党员能够克服语言文字的障碍,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精髓,从而确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极大地激发革命热情、凝聚革命力量、推动革命斗争。
总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思想、激励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