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被改编为舞台剧搬上综艺 导演:经典仍有价值
“我们生命结束的这一天,是1949年的11月14日。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胜利了,新的旗帜在北京飘扬了44天了。”
这段话出自改编为舞台剧的《红岩》。这部红色经典近日被搬上了综艺节目《一本好书》。节目播出后,无数网友在弹幕上写下“感动”“泪奔”这样的词语。
《一本好书》截图
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此书。他坦言,这些经典在今天依旧有它们的价值。
经典离我们远吗?
观众的反馈证实了关正文的想法。
10月7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这档用舞台剧形式演绎经典书籍的综艺节目再次获得好评,播出至今豆瓣评分高达9.4分,已播出的四期节目观看量破亿。
节目第一集推出了《红岩》这部红色经典。小说出版于1961年12月,由渣滓洞集中营亲历者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讲述了1948年重庆地下党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一本好书》剧照。节目方供图
许云峰、甫志高、徐鹏飞……这些或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形象,在节目中变得立体、真实,甚至引发了观众共鸣。
舞台剧中,许云峰命令甫志高建立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但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最终因此被捕。
其中一段独白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叛徒甫志高反问:“如果是你,你会不考虑自己的功绩、地位和发展吗?”
关正文说,自己特意去看这段网上的弹幕,有人直接就说“我怎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还有人说的更直白“我好像也有当叛徒的潜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他那种利己主义,和今天人们习惯了的精致利己主义高度吻合,有些人已经辨别不出来了。”关正文说。
相反,地下党的领导者许云峰,在被甫志高出卖后,在个人利益与革命信仰二者间选择了后者,宁死不屈。
更多的观众被许云峰打动。不少人在弹幕上写下“感动”“泪奔”这样的词语。
阅读经典的理由
他告诉记者,虽然这些故事没有发生在这个年代,但这些经典都跟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
“去看看这本书吧。”在《一本好书》节目中,这样的呼吁几乎每期都会出现。
虽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增长到4.67本,但有多少人真正阅读经典呢?
28日,节目上线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不过关正文告诉记者,当时在录制现场的观众中,只有两个人读过这本书。
《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节目方供图
在他看来,推广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作品,在今天仍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关正文认为,每一部经典都有可以映照当下现实的内容。而阅读经典就是获取他人的人生经验。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不是为了获取荣誉,而是给人智慧。一个人自己的视野和精力必然有限,如果他想更聪明,就一定需要他人的智慧。”
他觉得,不管读历史书、科学书,还是小说,其实这都是在用别人阐述的东西来丰富自己。“这是最核心的阅读利益。在这个阅读利益里,经典是沉淀最多的,最丰富的,最微妙的。”
“一些环境会变、流行的风气会变,但人心不会变。”关正文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