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洲晨晓:风雪寒梅 温暖守护
——致敬疫情中坚守一线的社区姐妹们
席天卷地的新冠疫情,在庚子年的严冬汹涌而至,曾经安居的家园里,新的病毒扰乱了往昔的恬静与平和,开始蓄意肆虐。濒险时分,是她们——社区工作者们义不容辞地站到了这场战役的前沿,一夜之间,用她们柔弱的双肩毫无犹豫地担起了守护老百姓生命的重责,犹如一朵朵娇艳的寒梅,盛绽在凛冽的寒冬。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她们还是那个跟街坊邻里亲切招呼的阳光女子;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她们还是那个每天开具证明、解答琐事的窗口服务者,而今天这场战役,让她们成为了一名名傲雪凌霜的战士,筑起了为他人遮风挡雨的第一道铜墙铁壁。
我,就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我的同事们在这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辛苦和疲惫,但同样感受着她们的乐观与信心,体会着她们的包容与担当。
“您好,我是社区的,您家近期有外地亲属过来吗?如果有,麻烦您做一下登记!”2020年春节前夕,我和我的同事们接到了上级机关的紧急命令,开始了夜间的入户排查。还记得那晚,冬寒凛冽,沿着昏暗的楼梯逐家逐户地敲着门。没有更多的防护措施,直接跟居民面对面交流着,完全把可能感染的危险抛到了脑后。两个多小时楼上楼下的现场排查,回到家,已经累得说不出一句话。
大年初一,人们都在热闹地团聚,而绝大多数的社区工作者们则开始了紧急行动,放下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取消休假,回单位上班。为降低危险性,入户排查疫情改为拉网式电话排查,每一个人开始排查自己负责的网格内返乡人员情况。一天下来,口干舌燥,但当每一通电话接通之后,立刻又开始保持饱满的情绪和和蔼的态度,详细询问近期返乡人员的信息和状态,既要消除对方的疑虑,又要让对方安心、放心。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连续的日夜奋战,深夜归家成为了家常便饭,同时有的社区开始了值班值宿。此刻,我们24小时待命,日夜在岗。
在挨家挨户拉网式电话排查的同时,根据工作要求,还要到外地返乡的重点人员家的楼下进行24小时的轮流值班,现场防控。冬季的深夜,寒风刺骨,厚厚的羽绒服抵挡不住冷气的侵袭,户外站十几分钟,手脚就会冻得僵硬冰冷,但是,就是这些平日里看似娇弱的她们,无畏严寒,严格按照值班制度坚守着岗位,直到每一位被监护人员满14天后解除隔离。
重病在床的老母亲苦等到深夜,才能吃到刚刚从单位归家的女儿做的一口热饭;年幼的孩子睡眼朦胧中,看着匆匆起身准备出门的妈妈,哭着说,"妈妈,妈妈,我很乖,你别走了,别人家的妈妈都在家休息,你怎么老去上班呀,爸爸做的饭我不想再吃了。。。”
随着防疫情势的日趋严重,在对自己负责的楼群进行排查登记的同时,我又开始接下了社区繁重的报表上报和疫情资料整理工作。
不同版本、不同格式,不同计算方法的各种报表为我国的这次疫情提供着最原始、最基层的数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全国的防疫,但工作量极大。每天会一边吃着泡面或者啃着面包,一边盯着手机和电脑,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生怕错漏其中的的哪怕是小小的一个任务,每天结束工作时,时针通常都会指向晚上10点之后。
几天前,因为填写一份重要的报表,夜里10点多从温暖的家中飞奔到社区,紧张地忙碌完,已经到了深夜12点半。走在深夜空无一人的街上,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防疫一线,而我们的职责,正是在守护我们的家园里其他人的祥和与安宁!
在报表上报的过程中,还要完成自己其他的工作任务,电话记录、小区封闭问题解答、出入通行证的印发和属于自己的宣传工作,日夜连续的高强度运转,超负荷的重压,已让自己极度疲惫,但疫情仍在,又如何会放弃,又如何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我更相信,还有更多更多的社区姐妹们比我放弃得更多,比我更加地辛苦!
特别是在进入乡村和社区全线封闭管理之后,同事们要在小区出入卡点登记行人车辆和发放出入通行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更遇到了气温骤降,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冬寒直透心底,那份艰苦可想而知。
坚守在疫情前线,危险更是无处不在,但我们深知,我们责无旁贷。社区工作者是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最先面对疫情和居民百姓的冲锋者,而且,除了一只口罩、一副手套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防护措施,如有意外发生,她们首当其冲。然而,一旦任务下达,她们就必须让自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约定,甚至已然成为了她们的一份本能,因为,她们知道,在她们的身后,是一双双满含祈盼的群众的眼睛,是一份份厚重的信任,她们决不能后退!即便薪水微薄,即便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但为了这一方百姓平安,她们无悔地前行着。
截稿之时,仍有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在等待着她们。
风雪愈烈,寒梅更艳,这一方热土上 她们在温暖守护着。惟愿冰雪早日消融,期待明媚的春暖花开!
致敬,疫情中坚守在防疫一线的我亲爱的社区姐妹们!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