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解史 知史赏诗
毛泽东主张包括诗歌在内的文艺作品要反映现实生活。他不仅对文艺界提出建议,而且身体力行,不断在自己的诗词中反映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现实生活。
1962年,《人民文学》发表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创作的6首诗词,他曾说:“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能够反映出那个时期人民群众和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毛泽东经历了从建党开始的前55年。他既是党史、军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史实的亲历者、见证者,又是很多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决策者、影响者。这些,有相当一部分反映在他的诗词中。
我们简略看看党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时期和毛泽东一些诗词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的关联:1925年,当时大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正在各种力量角逐中国命运主导权、领导权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一问,表达了他立志改天换地的气概。后经1927年秋收武装起义,井冈山武装斗争,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出现重大转机。写出了“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等充满战斗豪情和自信的诗句,生动地记录了红军发展重要的初创时期、也是我党开始武装斗争时期的真实情况。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的错误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留下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言壮志。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他用“万水千山只等闲”赞扬了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也回答了当时一些人对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的疑问。在长征中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挽救了红军,即将胜利到达陕北前夕,在六盘山上,他呼唤红军战士们乘胜前进——“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以鼓舞士气。
毛泽东在1937年3月写的《祭黄帝陵文》是四字一句的祭文,很多人把它也看作是诗作(1937年首发于延安的《新中华报》,1992年在《诗刊》上发表时编者将题目改为《祭黄帝陵》)。祭文发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亿兆一心,战则必胜”的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吁和构想。
解放战争时期一句“百万雄师过大江”,尽显胜利之师势不可挡之雄伟;抗美援朝对中国来说是正义之战、立国之战,毛泽东把它的意义同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联系起来:“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其妙尽显,这场战争的极端重要性尽在诗人创造的无限辽阔的诗歌意境之中;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换了人间”的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芙蓉国里尽朝晖”展现一片明朗和希望;他领导人民“送瘟神”“换新天”;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他写出了“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鼓舞、坚定全党全国人民的斗志。晚年,他带着忧患和矛盾的心情,写出了“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从上面简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毛泽东的诗篇有此前诗家词人之作所不具有、也不可能具有的独特之处,即毛泽东诗词反映史实的深刻内涵是前无来者的。他的诗词不是对历史重大事件的简单记录和反映,而是对重大事件深层次意义的诗意探索。读诗解史,知史赏诗,这是我们品读毛泽东诗词的一种独特享受。
我们从文学艺术视角研究、赏析毛泽东诗词,鉴赏其中的艺术境界和艺术美感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结合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历史,结合他诗中反映的党史军史相关内容,研究他诗词中表现出的精气神,研究他用诗词形式描述反映出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史实内涵,会体验到一番不同的美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