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八连的兵
走进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渣江村,一进村就看到一行醒目的标语:“部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我对这条标语很有认同感。
在渣江村村委会,我见到了支部书记王光明。他1961年出生在渣江村,是红军的后代。1933年农历八月初二那天,他的父亲出生在兴国县渣江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出生刚刚28天,王光明的爷爷就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爷爷哥儿仨,哥儿仨同一天一起参加了红军。他的爷爷在红三兵团,牺牲在永丰县的龙岗。渣江村有名有姓的红军烈士有很多,王光明的父亲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亲爹。父亲给他取名光明,寓意继承红军传统,走向光明。
王光明1979年10月应征入伍,在原南京军区某部八连当兵。我们都曾有过军旅生活,聊得很投机。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漂亮,得知他在部队当过文书,便有些突兀地问他:“你对枪的构造也很熟悉吧?”
他诧异地问道:“孙老师,您怎么知道我懂得枪?”我笑着说:“我当兵时的连队也是八连,我也当过文书。连队文书往往要兼任军械员,军械员必须懂得枪支的构造和性能,射击也要拿手啊。”
他仿佛遇到了知音,高兴地对我说:“您也当过文书,太好了。当年我管枪还得过我们部队评比第一名呢!”
我如数家珍地说:“你要管理档案和枪支,擦枪,装卸枪……这些活儿我也干过。你在部队能把管理枪械的工作干到第一名,现如今也能把你们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搞成第一名吧。”
同在部队八连当兵,同当过文书兼军械员的经历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向我打开了话匣子。他1982年入党,在部队立过两次个人三等功。1985年1月,有着6年军旅生涯的王光明退伍回到家乡。离开部队的那天,他哭了,每个当过兵的人对培养过自己的部队都会有深厚的感情。拓宽了眼界的他,更看到了家乡的差距。当时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他心底里萌生了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想法。
由于家里条件差,刚回到家乡的他兢兢业业地种田,老老实实地做人。他种水稻、红薯、花生、蔬菜,还养了猪和鸡,日子一天天有了起色。1990年,他进入村委会当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当时村里非常落后,没有水泥路,全村16个组只有两个变压器,以渣江河为界,南北各一个。村委会没有房舍办公,只能骑着自行车跑到三里路以外的老林场办公。
要想富,先修路。由于地少人多,当时村里连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只有田埂路。1991年,他当上了村主任,立志给村里修一条沙石路。资金困难,他就四处筹资,带领乡亲们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4年后,他当上了村支书,继续带领乡亲们修路。1996年,村里第一条水泥路修通了,虽然只有2.1公里,却使渣江村第一次有了这么好的路。他带领乡亲们趁热打铁,直到1998年,终于修好了村里的主干道。现如今,渣江村家家户户门口都通了水泥路。
部队来村里招兵,他积极支持,挨家挨户地动员,整个埠头乡有25个年轻人当兵,他组织唢呐队吹唢呐,热热闹闹地欢送村里的后生入伍。
2017年,他帮扶了9个贫困户,在埠头乡担任重点项目负责人,带领大家致富。有一个孤儿叫王春明,20多岁,没有房子住,也没有宅基地。他从民政部门帮这个孤儿申请了一万元的补助,给他盖了一栋砖混结构的房子,使他有了安稳的住处。王光明还送他到砖厂开铲车,使他每月有了四千多元的收入。
埠头乡有5个和他一起入伍的战友退伍后回到农村,分别在西霞村、埠头村、枫林村当上了村干部,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
王光明属牛,像拓荒牛那样一心一意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为了让全村实现整体脱贫,他忙得团团转,每天早晨7点多就来到村委会,晚上经常忙到半夜,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都在加班。他收养了一个弃婴,照顾了很多孤儿,还长期照顾五保户。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自觉继承部队的传统和作风,时刻把军人的职责牢记在心。
共同的当兵经历使得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由于我比他当兵早,他称呼我为老班长。当我向他告别时,我说:“我们是当兵的人,只要埋头苦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他激动地说:“老班长,您放心吧,走到哪里我都会给部队争光!”
夜幕降临,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渣江村。回来的路上,司机张师傅对我说:“孙老师,不仅您和王书记是八连的兵,我也是!”
我诧异地问道:“张师傅,你也当过兵?”
他笑着说:“我也当过兵,也是在八连,原南京军区某部八连战士,我们连是模范连!”
我的心里涌出了深深的感动,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中就碰到两个不同部队的八连的兵。是啊,每一个当过兵的人,身上都会留下大熔炉的烙印,这就是我们身上流淌的军人血脉。我又想起了进村时看到的那幅标语:“部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我们都是八连的兵,我们都要不忘初心,为乡村振兴出把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