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红领巾的故事》:寻找激情人生
01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毛泽东时代,通常被人们称为“火红的年代”,或“激情燃烧的岁月”。
每当我们回望这一时期,总会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人仿佛也变得年轻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在毛泽东时代,对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来说,第一次体会到人的生命可以超越灰暗无聊,庸碌苟且,和一个壮丽的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这个事业,远而言之是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彻底解放,近而言之是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祖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使一切“成功”都显得虚无,哪怕你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哪怕你像葛朗台那样把一切都抓得死死的,最终都会撒手,彻底失去。
但是,当你意识到,生命可以和一个壮丽的伟大的事业融为一体,由此从根本上超越了这种有限性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焕发出无比的豪迈与激情呢?
人人都想摆脱庸常,过上一种充满激情的生活。
遗憾的是,毛泽东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无法穿越。
但是,重温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也是我们贴近毛泽东时代的一种方式。
这些电影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火红年代的内在逻辑,引领我们在庸常的年代寻找激情人生!
02
《红领巾的故事》拍摄于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武兆堤,他也是《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和《沙家浜》的导演。
故事发生在1958年暑假期间,毛主席提出的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颁布之后,全国各大中小学校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勤工俭学运动。
某矿区工人子弟小学的同学们也坐不住了,“我们该办个什么工厂好呢?”
红领巾大队长刘淑萍从“大炼钢铁”的宣传画中得到启发,提出搞一个红领巾炼铁厂,得到了大家热烈拥护。
小学生办钢铁厂?简直是异想天开。
胖胖的女班主任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担心孩子们“玩野了”,收不住心,学习成绩考不上五分。
但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支持同学们的大胆想法,并说服了班主任。
说干就干,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
谷小华和宋俊平费了好大一番周折,请来炼钢厂的劳动模范张师傅做技术顾问。他听到小学生要办钢铁厂,很兴奋,来到学校一看,原来孩子们是白手起家,一点底子都没有,就建议他们先建个废铁熔炼炉。
一场建炉的战斗开始了:同学们找来一个大汽油桶当炉壳,从铁路机械厂借来一个破鼓风机,请人修理好,校长把自行车献出来,改装成脚蹬动力机,并四处搜集焦炭、耐火砖和废铁……
经过一番努力,炉子建成了,小炼铁厂——红领巾炼铁厂——诞生了,刘淑萍当了小厂长。
每天,张师傅在百忙中抽时间教同学们炼铁,同学们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了技术,积累了经验,炼出质量很高的灰口铁,参加全市比武大会,参观的人都很惊讶、很钦佩。
但红领巾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向比武会上的技术能手学习,开始炼钢。
这一次,他们要炼矽钢——这种钢是做电动机叶片的材料,很是珍贵。几天后,同学们就炼出一炉质量完全符合要求的矽钢。
一夜之间,变化多么大呀!
除了红领巾炼铁厂变成炼钢厂外,又增加了一个二中炼铁厂,原来这是高年级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在红领巾钢铁厂友好、无私的帮助下建成的。
这个矿区子弟小学校勤工俭学搞得好,贯彻了新教育方针,孩子们不仅增加了生产知识,而且学习成绩也比过去更好。
他们度过了有意义的假期,新学期又开始了……
03
《红领巾的故事》,反映的是火红年代的一个侧面。
那真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年代。
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走路都是风风火火,雄赳赳气昂昂,尽管那时候的物质条件,远不如今天。
那时候的孩子,在放暑假的时候,没有奥数、没有补习班、没有各种兴趣训练班……有的是在夏日阳光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
那时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同样可爱。
只是,在当年的红领巾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更朴实无华、更健康、更有力量的东西,他们的眼睛很清澈、也很明亮。
我一直都觉得,那时候的红领巾,会更快乐吧?
04
这篇文章,不是关于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历史研究文章,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想指出的仅仅是:大跃进的本质在于,当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了国家与社会的主人,当劳动不再异化为奴役、压榨劳动者的力量后,人民必然会焕发出无比的热情,以主人翁的身份,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方式,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其他的问题,都只能在承认这一前提下,才能得到正确的讨论。
同一时期电影,还可以看看金山执导,田汉编剧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这部电影,在正面表现人民群众为修建十三陵水库而进行的忘我劳动的同时,还是一部令人惊叹的科幻片——在1958年,就预言了短视频、视频通讯、无人机、飞行汽车、火星移民、天气控制……等等。
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破除迷信,敢想敢干的时代氛围,永远值得后人向往与缅怀!
(文/郭松民,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