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大灾:中共为赈济灾民减少军队口粮
电影《一九四二》里没提根据地的事儿,70年前,根据地还是一个多数河南老百姓不知道的地方。
他们是谁?他们在哪儿?如何才能到那儿?显然,“老东家”——这位刘震云的老乡对此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往西边逃,以为过了潼关就有救了。他不知道,那些有幸闯进根据地的老乡,才真正找到了“饭碗”。
当数不清的灾民从国统局和敌占区,拥向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又称晋冀鲁豫边区)时,根据地的粮食也不够吃,亦存在大量灾民。面对这闯进门的“包袱”,根据地如何应对?
11月下旬的一天,开封民间文化研究者刘海永的办公室里,在他向记者提供的大量史料中,展示了当年赈灾工作的另一面。根据地政府对外来灾民和本地灾民一视同仁:减免根据地灾民公粮,并出动部队帮助灾民捕蝗、耕地。减少自己的口粮,把省出的粮食用来救济灾民,并组织灾民通过搞运输、纺织赚取粮食……标本兼治的救灾措施,使晋冀鲁豫根据地从1943年以后,生产下降的趋势得到控制,许多村庄秋后粮食满囤。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战前普遍改善了,并部分达到丰衣足食。
摸清灾情 减免根据地灾民公粮
大饥荒也同样威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根据地下设四个行政区,分别是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行政区。其中的太行行政区六专区的武安,五专区的林北、安阳、磁武、涉县等都属于河南区域。冀鲁豫重灾村有1050个,轻灾村580个;太行区六专区三个县平均每人收不到三斗八升,最少的收不到六升秕糠。按最低生活限度,一人一月需要一斗,30万根据地的灾民,已濒临饥饿边缘。
根据地不仅要与日伪作斗争,同时还要和严重的天灾抗衡。由于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得不到任何外来援助。但边区政府并没有就此放弃灾民,1942年11月,太行救灾委员会在各地建立,它是党政军民的联合权力机关,包括了各县有威望的人士,以全力领导生产运动。
边区政府对灾情进行了普遍的调查登记。按受灾的轻重(每人每日以六两小米计算),灾民被分成三个级别:有购买力无粮食,需要调剂者;有劳动力粮食不够,需要救济者;无劳动力缺乏粮食,需要救济者。
为了减轻灾民的负担,依照灾区情况,1942年秋收时,边区政府一次即减免五、六专区公粮45000石;1943年麦收时,又减免一、五、六三个专区公粮15500石,两次共减免公粮60500石,这对灾民来说,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节衣缩食 与灾民同甘苦共患难
虽然减免了公粮,但灾情依然严重,面对饥肠辘辘的灾民,边区政府决定进一步节衣缩食,与灾民同甘苦共患难。
边区政府发布指示:“规定县以上各机关每人每日节约小米半两……并把节约的数量,每月结报一次。”所有的党政军领导下的各个系统、单位、工厂、学校、报馆、书店、商店、教员学生、剧团等都自动参加,有的长达8个月。“节约方式很多,有冷食一日,省得柴火费救灾者;有糠食三日,拿余米救灾者;有以野菜顶食,挪出粮食救灾者;有节省锅巴接济灾民者”。
节余粮食之外,还发起捐款运动,如抗大六分校的五毛钱运动,陆中的一角运动。有些人把多年来的积蓄、每月所领的几元津贴,都捐出救灾了。
边区政府在灾区提出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富济贫、有济无、亲戚帮助、邻里互济,开展全区“一把米”“一升糠”及某些地区的“一个窝窝”的运动。在灾区组织了呼吁团、募捐团,向非灾区呼吁劝募。所有政府、军队、农村剧团都参加了救灾公演,动员士绅们挺身而出参加救灾活动。
在晋冀鲁豫捕蝗运动中,太行区上至司令员、下至战士7万多人都参加了捕蝗,共捕蝗14万斤。冀鲁豫区的一个团在10天内捕蝗3.3万斤,“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吸群众一袋烟”。灾荒期间,太行区部队创造了帮助群众耕地、锄地、收割合计达4.39万亩,其他帮工5万个的纪录。
调拨粮食 接纳拥入边区的灾民
由于灾民不断拥入根据地,根据地政府特颁布了《根据地外来灾民登记安置办法》,规定灾民入境,要登记报告。“对于已入境的灾民,按本地居民百分之三的比例安插,入户籍的灾民和本地灾民同等待遇”。
由于部分灾区灾情严重,如五、六专区近半数人民没有粮食可食,饿死人日有所闻。根据地政府为此发布命令,限期完成粮食吸收调剂工作,救济灾区,保证春耕。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2年10月到次年6月,除了运12万石调剂敌占区和游击区灾民、换回必需品外,调剂灾区粮食共有89133石,根据地零星调剂共6657石,加起来共有95790石,并调剂糠面18万斤及山药蛋和油饼等。
根据地政府在减免灾区负担的同时,拨粮拨款赈贷灾民。政府用于救济的粮款,相对于当时根据地财政收支状况而言,数目是相当大的,“太行区实际用于救灾的各种贷款有两千万元,赈贷的粮食有三十八万六千石”。
男挑女纺 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面对长期的灾荒,根据地政府很快发现,单纯的救灾不仅会造成坐吃山空,而且会使灾民形成一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思想,于是开展了“男的参加运输,女的参加纺织”生产自救运动。
根据地为此发布了《总局关于保证灾民运输赚钱的命令》:“凡已发动起来的运输队、脚夫或挑夫,确证其为灾难民者,每人每日必须保证要赚一斤米。”其中著名的太行运输队,在大规模粮食调剂过程中,不仅将粮食源源不断运到灾区,还获得了近3万石粮的运输费。同时,根据地政府发布《纺织救灾工作须知》:“组织纺织指导所领导灾民生产,发给灾民棉花、线子、纺车和织布机,提供技术,回收成品。”在敌占区工厂倒闭、布匹缺乏的情况下,纺织品的销路旺盛,灾民向敌占区推销,换回了大批的粮食。
磁武百土村北街有十三户讨吃的,其中五个妇女参加纺织,每天每人有半斤米收入,马上停止了讨吃的生活。对此,老汉们说:“过去是男人养活女人,如今女人倒养活起男人来了。”根据地标本兼治的救灾措施,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晋冀鲁豫边区从1943年以后,生产下降的趋势得到控制,许多村庄秋后粮食满囤,且部分做到了耕三余一。各种副业,“如喂猪、喂鸡、养蚕、采药等,都有增加”。1945年,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较战前增加了79.4%;民间纺织业,由战前的没有,发展到战后的纺妇15万人以上,织妇4万至5万人,织布机二三十万架的局面。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战前普遍改善了,并部分达到丰衣足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