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忠烈千秋 浩气永存——记14位战场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知名将领

作者:记者 发布时间:2015-07-22 08:59:35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  

 编者按: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1936年2月20日,为进一步适应全国抗日运动需要,巩固抗日军队、统一抗日行动、改革抗日军队建制,《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正式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所进行的抗日游击战争,其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时间之长久,牺牲之壮烈,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是少有的。他们的英勇斗争,大量消耗和牵制了敌人,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我们盘点14位浴血疆场、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知名将领(按照牺牲时间先后排序),深情缅怀他们的光辉事迹,共同纪念那段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烽烟岁月。

夏云杰(1903—1936)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夏云杰领导的队伍是活跃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是名震四方的抗日名将,夏云杰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开辟创建了汤原抗日根据地和下江辽阔的抗日游击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德泰(1907—1936)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王德泰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共东满特委称赞为“党领导下的最可宝贵的模范队”。王德泰不仅是东北抗日将领中的一员虎将,而且在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1936年9月,王德泰指挥两个连的兵力,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保卫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当地居民把奶头屯东北的无名山称为“王德泰山”,称王德泰为“东满一只虎”。

陈荣久(1904—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1933年5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和吉东局的指示,陈荣久随抗日救国游击军转赴密山地区活动,曾参加和指挥队伍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冲锋陷阵,不怕危险,带领部队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被群众称颂为“魁梧将军”。1937年春,敌人对游击区和抗联第七军进行春季“讨伐”,陈荣久在腹背受敌、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负伤不下火线,指挥队伍突围出来。然而,在掩护大队转移途中,陈荣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张甲洲(1906—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副军长

1932年春,经党中央批准,张甲洲率黑龙江籍的6名同学回到老家巴彦,经过精心筹划,创建了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在帽儿山主持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抗联11军,原师长祁致中任军长,调张甲洲任副军长。8月28日傍晚时分,张甲洲不幸被伪军乱枪射到,中弹后因伤势过重牺牲。

李学福(1902—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李学福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指挥部队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同时,他非常注意军民关系,部队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他关心战士,与他们同吃同住,从不特殊,得到了战士们的尊敬和爱戴。1938年1月,中共下江特委召开扩大会议,任命李学福为第七军军长和中共第七军执行委员会常委。长时期的征战和艰苦生活,使李学福积劳成疾,身染重病。但他仍然抱病领导七军坚持抗日斗争,直至病逝。

李延平(1903—1938)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1938年春, 中共吉东省委和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制定了打通北满与南满等地抗联及抗日军队联系的西征计划,李延平担任联合西征部队的主要负责人。7月12日,他率第四、第五军主力部队攻打苇河县娄山镇,缴获敌人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而我军无一伤亡。之后,西征部队遭到日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处境艰难。8月中旬,西征部队历尽艰辛,到达五常县。10月,李延平在激战中负重伤,壮烈牺牲。

王光宇(1911—1938)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

1937年10月,王光宇调任东北抗联第四军副军长。他有勇有谋,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王光宇率领抗联将士从富锦山区西征到哈东,征程千里、身经百战,在抗日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8年12月,王光宇率部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与敌遭遇,激战中,壮烈牺牲。

杨靖宇(1905—1940)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杨靖宇在黑山白水、冰天雪地中与日寇进行顽强战斗,最终在1940年壮烈牺牲。日军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他不畏困难、威武不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英雄气概让日军为之震惊。

汪雅臣(1911—1941)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汪雅臣作战时身先士卒,他的眼睛、右臂、腿多次负伤,但他仍然是带伤坚持工作和战斗。1941年1月初,由于叛徒的出卖,汪雅臣部队被日军围困。他带领战士们突围时不幸腹部受重伤,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将他的遗体拉到五常县城“示众”,并将其头颅割下藏匿。

魏拯民(1909—1941)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副总司令

1939年9月,魏拯民与陈翰章部在敦化县寒葱岭伏击敌军,击毙日军驻敦化“讨伐”司令松岛少将,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物资。在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中,魏拯民仍然注重做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带病率部出征频繁打击敌人。魏拯民和警卫战士一起吃松子、树皮度日,还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报告,总结经验。1941年3月8 日,魏拯民在逝世前艰难地说出了最后的话:“我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的革命红旗会插遍全中国! ”

韩仁和(1913—1941)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参谋长

韩仁和跟随杨靖宇征战在白山黑水艰苦的抗日战场上。当时,除极重要的文件由杨靖宇亲自起草外,多数文件都出自韩仁和之手。他同时还协助研究决策全军的军事行动及战略战术,历经大小上百次战斗,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杨靖宇殉国后,韩仁和率警卫旅转战于五常、穆陵、宁安、汪清等地,先后指挥韩仁和了五常香水河子、汪清大兴沟、宁安鹿道、镜泊湖北湖头等战斗。

赵尚志(1908—1942)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日本关东军一直视赵尚志为“心腹大患”,悬赏一万元,收买赵尚志的人头。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被混入抗联队伍的日伪特务打成重伤后被俘。他大义凛然地对审讯他的警察说:“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他痛斥敌人,拒绝医治,受伤8小时后,壮烈殉国。

许亨植(1909—1942)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路军参谋长

许亨植率所部在松嫩平原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游击战,并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为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积蓄了力量。1942年7月下旬,许亨植在警卫员的陪同下,前往巴彦、木兰、东兴地区检查工作。1942年8月1日傍晚,他带领两名战士返回庆城密营途中,在青峰岭南坡少凌河转弯处露营、生火做饭,由于地势低洼且无风,炊烟不散,被南面四里外元宝顶山上的庆城日伪军“讨伐”挺进队发现,翌日凌晨2时,挺进队五十多人包围了许亨植的宿营地,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许亨植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

柴世荣(1894—1943)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

柴世荣身为军长,年纪已近五旬, 但他身先士卒,从不搞特殊,同战士一起吃树皮、嚼草根,多次负伤,却始终没有离开部队。有一次,一名小战士在冬天伤了腿,他把自己的皮裤给这名小战士穿,自己忍着严寒行军打仗。有时,在行军途中经过战士们的家,他总是挤点时间登门探望,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解决困难。战士们亲昵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柴妈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