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靠什么打出了国威军威

作者:刘 波 发布时间:2017-09-30 15:17:31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  

——90年人民军队作风建设成效与奥秘

  1964年解放军某步兵团六连被授予“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图为该连连长、指导员代表全体官兵接受荣誉

  从南昌起义至今,人民军队走过了90个春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光荣传统。综合起来,也正符合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其中“作风优良”特别体现在“四铁”上,即: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

  信仰如铁——信仰的力量来自于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

  信仰如铁,铸就了不凡军魂。我军军史上,坚定的信仰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迭挫强敌的奇迹。其中的丰碑之一就是长征。

  四渡赤水战役是绝处逢生的奇迹。在遵义以西,四川、贵州交界处,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避实击虚,灵活机动地往来穿插于敌人的40万大军之间,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神来之笔。大渡河之战是绝处逢生的奇迹。进入四川后,红军走在当年石达开曾经失败的大渡河边,成功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打碎了蒋介石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迷梦。爬雪山过草地也是这样的奇迹。为避开敌军的重兵,红军翻越大雪山、走过大草地,在自古以来兵家认为是绝地之处,再次创造了奇迹,成功地保存了革命力量。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三过草地牺牲最大,特别是第三次过草地,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张子意在1936年7月21日日记中记载:“本日我军到达离阿坝五十里地之山下露营,三十军同志送牛一百二十头来。连日天雨,粮缺,帐篷少,掉队死亡现象极严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8月上旬红二、四方面军终于一起走出茫茫草地。

  三过草地,走过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一次次地绝处逢生,靠的是什么?就是理想与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从何而来?来自于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当年斯诺在洛川采访红军后赞扬道,正是红军出色的政治工作,使得每个红军战士都知道自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为天下劳苦人而战斗,所以打起仗,格外勇猛顽强。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得好:“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信念如铁——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奥秘之所在

  信念与信仰往往结伴而行。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我军自诞生起,全体指战员便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将迎来胜利。有铁的信念,则战无不胜。有铁的信念,我军才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最多时全国红军达30多万人。有铁的信念,红军才能走过万里长征,到达抗日战争的前进出发阵地——陕甘根据地。有铁的信念,我军才能在全国抗战爆发后,凭借一支出征时仅几万人的部队,战胜日伪军1万人以上的“扫荡”战役59次,共消灭52万日本侵略军、118万伪军,到抗战胜利时发展壮大为120多万人的部队。

  解放战争中,正是凭着铁一般的信念,我军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在战场上,国民党军虽然装备比解放军好,中央军大多装备了先进的美式装备,然而,由于其“钢多气少”,战斗精神远不及解放军,可以说在战前就已决定了其失败的下场。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第六个原则是“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这种作风在解放战争战场上无所不在,如西北野战军的“硬骨头六连”。1948年2月,宜瓦战役打响后,西北野战军一纵迎战蜂拥而至的国民党整编二十九军,敌军向714团占领的阵地发动一次次冲锋,二营第六连140多人打得只剩下十来个人仍在顽强战斗,像一块啃不动、砸不烂的硬骨头牢牢地守在阵地上。宜瓦战役打出了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的威名,打出了响当当的硬骨头精神!经此战役,西北野战军一纵及其司令员贺炳炎向世人展示了硬骨头的精神。

  翻开军史,解放军在歼灭国民党军800余万部队的各次作战中,无不闪现着这种硬骨头精神。以塔山阻击战为例,东北野战军为何能浴血奋战6昼夜,打败蒋介石亲自督战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凶猛攻势?坚守塔山的四纵政委莫文骅在《略谈塔山战斗》的总结中写道:塔山阻击战的政治工作,是在新式整军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部队的士气正是以政治教育中激发出来的高度阶级觉悟为基础的。在觉悟了的战士面前,勇气和斗志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当战士们明白了苦根在哪里,自己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时候,其力量就像山洪爆发,任谁也阻挡不了!

  纪律如铁——建军之路始终伴随着纪律的精心建立与严格遵守

  早在红军时期,人民军队就被人民群众誉为“铁军”。铁军之所以“铁”,是与铁的纪律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行的“赣南三整”,还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进行的“三湾改编”,都是通过整肃军纪的举措,来让革命的火种保持不灭,并且发展成燎原之势。朱德要求部队买卖公平、打土豪的成果要统一交没收委员会,工农革命军要注意上门板、捆铺草。毛泽东在挺进井冈山时宣布了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等三大纪律。这些早在建军初期就定下的纪律,为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奠定了大致的轮廓。毛泽东认为,严明的纪律是红军区别于白军及其他旧军队的根本标志之一,否则群众连红军与土匪都无法分辨。因为工农红军严格遵守纪律,老百姓看到他们来了,就不再像躲土匪那样跑到山上躲起来。有了群众的支持,部队的战斗力也能大大提升。

  长征期间,红军为何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中,仍能迭挫强敌?这与红军铁一般的群众纪律息息相关。翻开历史档案,我们甚至可以找到长征途中蒋介石对红军纪律的一则“表扬”电:“据报,前朱毛匪部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借此煽惑民众,等情。希严饬所属军队、团队,……爱护民众,勿为所利用为要。”

  人民军队的建军之路,始终伴随着纪律的精心建立与严格遵守。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一直在思索,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什么样的?毛泽东认为,遵守纪律,是红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显著标志。在旧中国,土匪横行、军阀割据的时代,老百姓靠什么来判断:这是一支可亲可近的与众不同的军队呢?纪律在这里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撼山易,撼解放军难,正是因为这支军队有严明的纪律。

  担当如铁——人民军队的每一步都浓缩着勇于担当的红色脚印

  毛泽东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军队唯有铁肩担道义,履行好根本职能和使命,才谈得上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建军之初,我们就可见到人民军队缔造者担当如铁的身影。南昌起义前夕,张国焘传达共产国际电报指示,要求停止起义,说共产国际电报认为“如毫无胜利的机会,则可不举行南昌暴动”。这无疑对起义浇了一盆凉水,几乎将起义扼杀在摇篮之中,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彭湃、谭平山等人坚决抵制,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前委做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国际的电报可理解为,这无异于是说 “除非毫无胜利机会,否则南昌暴动是应举行的”,因此按原计划打响了第一枪。没有周恩来等人的担当精神,人民军队的历史恐怕就此改写。

  南昌起义失利后,跟随朱德、陈毅的起义部队仅剩下800人左右,有顷刻瓦解之危险,革命火种随时有可能熄灭。在天心圩、大余、上堡,朱德、陈毅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训,这稳定了军心,整顿了党的组织和军纪,整训了战术。朱德给大家鼓劲说:“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经过整顿整训,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变成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人数虽少,却成为以一当百的宝贵的革命种子。之后,朱德率领这支部队,将前来围攻的许克祥6个团打得落花流水,且缴获甚丰,在此基础上又发动了湘南暴动。1928年4月,朱德率领湘南暴动农民和南昌起义军到达井冈山砻市镇,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及王佐、袁文才部队会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与南昌起义后的“赣南三整”,两种建军探索思路就此交汇融合,联璧生辉。这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以及后来中央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军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几乎每迈出重要一步都浓缩着勇于担当的红色脚印。例如长征途中的通道转兵,毛泽东力排众议,中央红军不去敌军张网以待的湘西,避免了再次遭遇湘江之战一样的重大损失。大渡河畔,面对大树堡敌军重兵集结的局面,刘伯承当机立断,在泸沽转兵,避免了红军重蹈石达开失败的覆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处处体现出“四铁”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国威军威。一支缺衣少粮、装备落后的军队,靠什么打赢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靠什么打出国威军威?靠的就是超强的战斗精神以及高敌一筹的战略战术!尽管装备不占优势,但志愿军在长津湖却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神话。对这段光荣历史及我军的战斗精神,习近平主席给予高度肯定,他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美国人狂妄自大、完全不把我军放在眼里,但战场上我军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令美国人也不得不佩服。基辛格两次同我谈到抗美援朝战争,说中国军人令他非常佩服,他说中国军队缺乏后勤保障、空中保障,装备是如此之差,但是居然没有‘打输’。我告诉他,我们靠的是一种革命的战斗精神,我们的战士是不怕你们的,无论拿什么武器,都敢与你们较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