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方:感谢《妖猫传》,12年后,终于可以看懂《无极》了
陈凯歌的新片《妖猫传》还在热映阶段,口碑只能算一般,票房表现也一般。这个电影,属于“可以看看”的级别,至少场面还可以,视听效果不错,能值回票钱。
《妖猫传》在叙事上比较大气,一改陈凯歌电影在叙事上动不动就崩掉的老毛病。这应该跟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有关,原著在故事上提供了足够的内容来取舍。
《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电影,一开场就闹妖精,皇帝被一只妖猫闹得死于非命。这只猫还找上了皇帝的卫士,折腾得鸡飞狗跳。皇帝挂掉的那一刻,白居易作为记录皇帝起居的官员正巧在场,一个日本和尚空海以驱魔师的身份也在场,二人便开始联手追查真相。 当时是安史之乱30年后,二人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怪事跟杨贵妃之死有关,正好白居易在写《长恨歌》,就更有兴趣追查下去了。真相的发现始于二人找到了在大唐做过官的日本人阿部的日记,里面记录了杨贵妃是怎么死的。
电影的后半段转向以阿部日记,以日记内容带动情景再现,重点是重现唐玄宗给杨贵妃举办的极乐之宴,以及安史之乱发生后,杨贵妃被杀死于马嵬驿的过程。这一部分是电影的重头,通过营造极乐之宴的盛况来展现所谓的大唐气象——看起来像唐朝的春晚。这部分还出现了两个新人物,白鹤少年白龙和丹龙,这俩人深度参与了杨贵妃的死,而那只妖猫正是白龙附体。
其实,《妖猫传》在叙事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比如从前一半的探案,忽然就跳到了后半部分日本人阿部的回忆。可是,如果真相都在阿部的日记里了,那么前面白居易和空海为探案而进行的折腾,看起来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在真相被揭示的时候,妖猫,也就是白龙,开口说话了,补充了阿部日记里所缺失的内容。如果妖猫愿意直接把真相告诉白居易他们,早干嘛了呢?早咋不说,非等到电影快要结束了才说?
情节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看来《妖猫传》的叙事还可以,这应该得益于电影人物多、叙事线索多、故事丰富,把主线的断裂感冲淡了,就好像电线杆子折了,拿胶布粘上,远远一看,还好好地站着。
《妖猫传》在我看来只是一部具有娱乐价值的普通商业电影,没有什么值得解析的内涵,我感兴趣的是这个电影和《无极》之间的联系。
《妖猫传》是一部玄幻电影,12年前的《无极》也是玄幻电影,在陈凯歌所有的电影作品中,这两部算是同一类。近期,因为《妖猫传》的关系,陈凯歌又被问到关于《无极》的问题,他说,《无极》是一个寓言,内核无非是“自由、爱情、命运”三个永恒的主题。
《无极》是个人所共知的大烂片,遭到了无情的嘲弄,被解构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实烂片很多,真比烂的话,未必《无极》最烂,可是,谁让陈凯歌有名呢?名导演就得承受这样的代价。
对于批评和嘲讽,陈凯歌是非常生气的,曾经放话说,《无极》要十年后才能看懂。现在距离《无极》上映已经12年了,今天是否可以看懂了呢?我比较好奇,真的把《无极》找出来又撸了一遍。我的感觉是,单看《无极》,还是不知所云,要故事没故事,要情怀没情怀。
但我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理解角度:对一个导演来说,会有一些一以贯之的主题在不同的作品中被反复呈现,既然《妖猫传》和《无极》都是玄幻电影,这两个片子里也许会内在的呼应。那么,可以把这两部片子对照着看,在两部片子中都出现的那个东西,或者说两个片子交集,应该就是陈凯歌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应该是解码《无极》唯一可能的方式了。
把《无极》和《妖猫传》对照着看,还真的有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情。
两个片子里都有一个美艳不可方物、人见人爱的女性角色。在《无极》中,是倾城,王爱她,宠她,大将军光明爱他,北公爵无欢爱她,奴隶昆仑也爱她。在《妖猫传》中,是杨贵妃,唐玄宗宠爱她;故事讲述人阿部一见她眼镜就直了,以至于丧失理智,当着皇帝的面就想向杨玉环表白;白鹤少年,尤其是白龙,也一见她就不可自拔了。
陈凯歌对这些爱做了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不纯粹的爱和纯粹的爱。
前者主要是指深陷权力游戏的那些男人,他们的爱是功利性的,美女对他们来说,是权力的奖赏,是门面的装点,遇到危险时,这样的爱情是可以出卖的。在《无极》里,一出场的时候,倾城和王的感情看起来就已经破裂了,为了活命,王鼓动倾城脱衣服,倾城则以脱衣服为引诱,让叛军把王杀了,然后王拿着剑在房顶上追着倾城砍,简直是一出家庭伦理狗血剧;倾城随后爱上了大将军光明,但光明的感情里面包含着欺骗,昆仑为了倾城跳崖,倾城误以为那是光明,光明并没有说实话。在《妖猫传》里,唐玄宗虽然万般宠爱杨贵妃,但是在马嵬驿兵变发生时,玄宗选择了用杨贵妃的死来换取权力的保存,还演了一出戏,既骗了杨贵妃,又骗了哗变的士兵。杨贵妃去死的时候,还以为死是假的,回头会有人来救她。用片中人物的话说,唐玄宗才是真正的幻术师。
跟这种爱相对的,是纯粹的爱。在《无极》中,奴隶昆仑对倾城的爱是纯粹的,他可以为了救倾城而把王杀了,可以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崖,总之是无怨无悔地付出。在《妖猫传》里,纯粹的爱体现在白龙身上,杨贵妃被弄死后,白龙回去把尸体挖出来带走了,因为杨贵妃被下了蛊,白龙就把蛊虫引到自己的身上,自己的身体被蛊虫占了怎么办呢?白龙就附体到了猫身上,以猫身守护杨贵妃。
这样的爱够纯粹吧?只问付出,不求回报,当然是纯粹的。在陈凯歌那里,这种爱情不仅仅因纯粹而具美感,还有着神奇的力量。《无极》里的倾城被满神诅咒了,一辈子得不到别人真心的爱,就算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但是爱着他的昆仑跑得快,快过光速,在片子的结尾,昆仑背着倾城飞了起来,时间随之倒流,命运为之改变,满神的诅咒因真爱的存在而被破掉了。是不是很神奇?《妖猫传》也展现了这种真爱的力量,白龙化身妖猫,把一个皇上弄死了,把另一个皇上弄得半身不遂,所有跟杨贵妃之死有关的人都被报复了,这也够神奇了吧?
然而,陈凯歌所迷恋的这种纯粹的爱又不对头,经不起琢磨。因为他刻画的这种真爱,虽然是爱,但又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内在地包含着双方对彼此的尊重。可是陈凯歌的纯爱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对等的主体之间。你很难想象倾城会给昆仑对等的爱,也无法想象杨玉环会同等地爱白龙。
所以可以说,陈凯歌构筑的这种纯粹的真爱,本质上是一种披着爱的外衣的绝对的权力关系。与其说陈凯歌一以贯之的电影主题是纯爱,不如说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权力。
陈凯歌说,《无极》的内核是“自由、爱情、命运”,其实这是假话,从《无极》可以看出,陈凯歌并不在乎自由。昆仑是个奴隶,原本他是别人的奴隶,忠心耿耿,原主人死了,光明用一块肉就把他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昆仑还留下了一句经典台词:“跟着你,有肉吃。”
《无极》中还有个刘烨扮演的鬼狼,是无欢的奴隶,和昆仑同为雪国人。他们从来没有反抗过为奴隶的命运,不但坦然接受,还拒绝反抗——无欢奴役雪国人的时候,鬼狼没有反抗,自愿为奴;昆仑曾鼓动鬼狼杀了无欢,鬼狼不敢,连试试也不愿意,宁可等死,被无欢收回黑袍,灰飞烟灭;昆仑虽然鼓动鬼狼杀无欢,后来也亲手杀了无欢,但这并不是他作为奴隶的反抗,因为他是光明的奴隶,杀无欢是为主人报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打油诗大家都熟悉的,它说点出的一个道理是,自由跟生命(命运?)和爱情相比,具有独立性,自由不是其他价值的从属。如果陈凯歌认同自由,那么必然要体现为奴隶的抗争,可是他觉得奴隶不应该争自由,就应该顺从为奴隶的命运,那么作为内核之一的自由在《无极》中体现于何处呢?只能体现于倾城冲破了满神的诅咒,改变命运了。也就是说,自由意味着原本就是自由人的倾城,不但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还能得到真爱了。但这不是凭空能得到的,因为有奴隶昆仑背着她追赶太阳。
须知,《无极》和《妖猫传》同为玄幻风格的电影,有可比性,又有不可比之处。《妖猫传》虽然戏说历史,但毕竟有历史的大框子框着,而《无极》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的束缚,可以随意挥洒,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陈凯歌的思想。也就是说,看懂了《无极》,就看懂了陈凯歌的想法。
什么想法呢?我觉得可以这样概况,陈凯歌的思想接近于古典自由主义。何谓古典自由主义?就是希腊城邦奴隶制社会的那种自由主义。自由是自由民的事情,跟奴隶无关;但自由民获取自由,要靠骑在奴隶的背上,才能飞上自由的天空。
这种秩序的基础是奴隶的顺从,奴隶如果反抗,秩序就崩塌了,所以奴隶应该无条件地爱自由民,就像男人对漂亮女人的那种纯纯的无条件的爱。前面说了,陈凯歌构建的爱情本质上是绝对的权力关系,这是他提供给奴隶的意识形态。
这就是陈凯歌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看陈凯歌的其他作品,感觉哪里不对头,就可以回到这里找到根源。
最后要说的是,陈凯歌想通过《无极》表达他的思想,但实现得太烂了,无论怎么看都只能看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幸好陈凯歌又拍了《妖猫传》,借助《妖猫传》提供的参照,我们终于可以看懂《无极》,读懂陈凯歌的精神世界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