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能力
阅读属于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是构成重要精神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不断发展和提升的一种品质
有谚语云:“一位了不起的领袖必然是一位了不起的读者。”
1912年,在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字样的作文纸上,“普通一班”的学生毛泽东写下了题目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史论。文章对《资治通鉴》中“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提出两个论点,一曰商鞅新政是“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二曰民智低下是“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这是现今所能看到的老人家最早的文章。虽然当时还是个19岁的青年,且尚未接触马克思主义,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相当深刻,基本论点直到今天依然不失其意义。那位不知名的批卷老师不仅给作文打了100分,批给全班“传观”,而且在这篇600字的文章上加了150余字的批点:“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值得一读的是老师在总评中的感慨:“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谁也不能预测未来,但这位老师却能够从青年毛泽东的阅读能力中,发现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潜力和敏锐洞察力,并为之一击三叹,让我们不能不着实叹服其眼光。
阅读属于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是构成重要精神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不断发展和提升的一种品质。如鲁迅先生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人们期望通过阅读探索未知、拓展思维、完善自我。开卷有益固然不错,但不同个体的精神状态、人生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制约、影响着对文本的接受和认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
犹太作家阿莫斯奥兹在《犹太人与文字》一书中提到,阅读甚至成为犹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他们的餐桌上都要放书,吃饭时要读书,“阅读像祈祷,阅读像仪式,阅读是启示,阅读是智慧”。在他看来,一个2000年时间里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所以能顽强保持自己的传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民族所拥有的阅读能力,超越了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孱弱。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龚自珍的诗说的是阅读对人在价值意义层面的影响。阅读能力并不等同于识文撰字的能力,同样的阅读,往往因胸襟眼光、智力淬炼的不同,所获之认知和体验亦不同。近日读到两位新文化运动领袖为同一部地理书写的荐语,完全不同的气度昭然可见。这里,胡适牖中窥日般地悠闲论道:“能够使我们见多识广,和自己出洋游历一样,又便当又有益。”那边,陈独秀却发出裂帛之声、愤慨之言:“近时敌鼾卧榻,谋坠神州,时事非日,不堪设想,愿质海内同志共抱杞忧。”
欧美学界有个讥讽之说,叫“虚荣阅读”。说的是如果把今天的人们阅读符号、图片也统计在内的话,阅读的数量与时间的确是增加了,用这些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严格地说只是浏览)提供的浮光掠影的各类知识,滔滔不绝的海量话题,足以让你在朋友圈里蹈空谈玄,在社交场合口若悬河。但“不记折花时,何得花在手”,请记住,这些仅仅是只能提供虚荣而非能力。
“一切知,俱于黎明中苏醒。”依我看,阅读带给人们的就是心灵的黎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