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今年国庆大阅兵,陆航突击梯队40架武装直升机铁翼飞旋,霸气凌空。在这“米秒不差”的楔形梯队中,有一位与癌症病魔顽强抗争的飞行员——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勤务直升机营营长刘波。
因去年年底查出患甲状腺癌,刘波的颈部淋巴被大范围切除,使得飞行时左肩钻心疼痛,有时连系安全带都十分困难,他却坚定地说:“飞行让我忘记病痛,只要能翱翔蓝天,吃再多苦都值得。”
有时候,军人的一些举动,确实让常人难以理解,比如“向我开炮”“让我来”“震区逆行”,等等。但只要加上“使命”二字,一切疑问又迎刃而解。对于刘波来说,飞行就是使命,使命高于一切,担当使命无比光荣,完成使命责无旁贷,为了飞行可以忍受病痛,甚至不惜生命。
“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军人的使命就是战场制胜,而畅饮祝捷的美酒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负伤更是家常便饭。新中国1600多位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曾在战斗中负过伤,还有十几位独臂、独腿或独脚将军。刘伯承失去右眼,负伤9次,战创10多处,被叶剑英赞为“遍体弹痕余只眼”。毛泽东曾感慨:“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如此频繁地负伤,需要很高的卫生保障水平。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医疗条件极度落后,有时候甚至连麻醉剂、手术刀都没有,负伤很有可能就意味着死亡。生死一线,靠什么度过“鬼门关”?更多的时候是靠超人毅力和非凡意志与死神搏斗。三国时的关羽因刮骨疗毒而名垂青史,而我军一些将士的英雄壮举则远超人的生理极限。
独腿将军钟赤兵,在娄山关战斗中被几发子弹打中右腿,半个月内连续3次截肢,一条腿几乎全部截掉,而所用的医疗设备只是从老百姓家借来的一把破旧柴刀和半截木匠锯。一刀、两刀……一秒、两秒……第一次手术一直持续3个半小时,年仅21岁的钟赤兵始终没有吭一声。小护士马湘花一边护理一边抽泣:“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合和这么强硬的汉子。”有一天,毛泽东看望伤员,拉住钟赤兵的手亲切地说:“应该在娄山关立个石碑,写上钟赤兵在此失腿一只。”
独臂上将贺炳炎,在瓦屋塘战斗中右臂被一枚迫击炮弹炸得血肉模糊。手术前,医生让4个力气大的战士按住贺炳炎时,他制止说:“不用他们,我挺得住。”手术中,木锯锯在骨头上,顿时碎骨四溅。血水顺着锯子,像屋檐的水滴不停坠下。手术进行两个多小时,贺炳炎生生把嘴里的毛巾都咬烂了。贺龙深受感动,专门要来几块碎骨,用红绸包好,多次对官兵讲:“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余秋里拖着一只断臂战斗、煎熬了192个日夜,继续指挥战斗。50多年后,西方记者索尔兹伯里著述《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时,听到余秋里断臂的经历后,称赞:“密斯特余,你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上将彭绍辉3次手术断左臂、中将晏福生断臂跳崖死而后生……翻开人民军队的历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数的将士身负重伤后,强忍剧痛、咬牙坚持,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又奔赴战场,舍生忘死、南征北战。因为,这是军人的使命,使命可以让军人战胜伤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战将才有时间、有条件去大医院检查治疗。医术精湛的医生们往往被这些不可思议的壮举惊讶得目瞪口呆:这群人真是命大,能在战争中活下来,真是奇迹!
奇迹都是人创造的。这一群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并非不知道伤痛,也并非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是,他们更珍惜的,是为胜利而战的每一个机会。“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在使命与任务面前,在祖国利益和人民期望面前,有什么苦不能受,有什么痛不能忍?这就是军人,舍得为使命付出代价、愿意为胜利燃烧生命的铁骨硬汉。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血性胆魄都是军人最耀眼的名片。对于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希望的革命军人,永远需要这样的战斗精神。也只有平时忘我、战时忘死的军人,一身硬骨头、一腔沸腾血的军人,才能横刀立马、所向披靡。也只有他们,才能一往无前,才配拥有胜利。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