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为历史存照 让精神永驻

作者:汤伏祥 发布时间:2020-01-04 10:13:44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是1986年韩先楚生病期间陈云赠送的一个条幅,条幅赞扬了韩先楚的英勇与传奇。韩先楚,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以善于指挥打仗闻名,东北战场、打海南岛、抗美援朝,都有他的赫赫战功,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他历任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韩先楚的人生远不只有战场猛将可以概括,他的身上闪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军队事业奋斗不止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风范。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为党和国家、人民奉献一生的大写的人。这可以从刚刚出版的《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得到印证。

  《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的作者姚科贵从1967年3月任韩先楚秘书,一直到韩先楚1986年10月去世,在韩先楚身边工作近20年。20年间,姚科贵一路跟随韩先楚,转战福州、兰州、北京,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姚科贵在韩先楚身边,虽然不能说完全见证了韩先楚所有的过往,也不可能完全抵达这位先辈的思想境界、心灵世界,但姚科贵伴随着韩先楚经历了人生风雨岁月,在他的笔下,韩先楚已然成为一段历史的再现。追忆韩先楚,更加印证他对共产主义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培养出坚强的党性。

  难得的是,姚科贵不止于为记录而记录,他将笔端抵达了韩先楚的内心世界,抵达了韩先楚在困境中的种种奋力求索。比如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时,韩先楚就下定决心,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福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并发誓:“脱几层皮,改变福建面貌。”姚科贵在他的书中,生动地记录了韩先楚在福建精诚真心谋发展的生动实例,“前线也要搞建设”“首先解决吃饱饭”,都是韩先楚重视发展建设的生动提法。

  韩先楚曾谦虚地说,“不能以带部队的一套办法搞地方工作”,搞地方要下基层调研,要“把家底摸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找对方法。姚科贵跟随他一起下基层,详细地记录了调研的经过、调研的内容、现场解决问题等等(如1973年4月12日调研,早上8时到闽清县办碘厂,下午2时去古田电站,下午3时去东湖塘华侨农场……每到一处,韩先楚都详细了解生产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现在重温这些调研记录,真的感慨万千——他是如此地热爱工作,如此地敬业,如此地实事求是谋发展、谋民生。

  在困境中,只要本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路就不会走太偏差;在逆境中,只要坚守理想信念,心就不会太累。在逆境中的韩先楚也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政治待遇,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国家,相信人民,相信未来,这是革命先辈们崇高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和国家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依然一路高歌、一路向前的生动再现。《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以一个身边工作人员的视角,生动记录了韩先楚的戎马一生,生动记录了韩先楚为党为国为民服务的一生,这一生正是国家经历了战争,经历了建设,经历了曲折,最终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生。姚科贵写的是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其实也是在书写党和国家历经磨难,并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

  韩先楚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其他先辈们一样,心怀党和国家,情系百姓民生。韩先楚虽然后来位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他一样是一个可感可亲可近之人。姚科贵作为他的秘书,得以近距离接触他,得以知道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韩先楚在姚科贵的笔下变得更加亲近,更加温馨,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人格风范。韩先楚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对待党和国家、对待自己、对待未来,都是有清醒认识的。这是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应有的胸襟和风范。

  由于姚科贵长期在韩先楚身边工作,尤其是韩先楚的晚年岁月,姚科贵更是常常陪伴。在陪伴中,一个个温馨的场面流露于纸间。《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有专门一小节讲韩先楚晚年“进入美好忆境”,记录了韩先楚晚年常常念叨的往事:难忘战友情、难忘抗美援朝、难忘儿女情长,点点滴滴都构成了他晚年温馨的回忆。正是姚科贵这样的记录,让一位领导者有了血肉之躯,让读者倍感亲切、亲近;也展示了韩先楚作为革命战士、作为部队首长、作为父亲的大爱情怀。

  姚科贵跟随韩先楚近20年,许多难忘往事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之中,他在《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书中,虽然没有用多少充满深情的字眼来叙述,但浓浓的情愫已在字里行间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1986年9月20日下午,韩先楚坐在轮椅上,把姚科贵叫到身边,韩先楚让大儿子拿出一盒月饼,一兜苹果、梨给姚科贵,充满关爱地说:“中秋节到了,回去同小战、姚远、姚宏好好过个节。”“……他用那浓厚的鄂东口音嘱咐着。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首长的一份情谊、一份祝福、一份关爱,又好像是在对一个受到伤害的人的宽慰。他的心我能听得到,摸得着,看得见。我永远不会忘记。”姚科贵记住了这样的瞬间,也记录了自己对首长浓厚的感情,读来让人倍感温馨。

  《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里有许多这样鲜为人知的细节。这些细节读来是那样亲切与真实。书的最后一节详细记录了韩先楚在北京301医院的最后岁月。有几个细节读来令人感慨万千。10月1日,也就是韩先楚去世的前两天,韩先楚对来探望他的陈云说,不做手术了,都70多岁的人了。10月2日,医生要插胃管时,韩先楚说:“我准备死了。我都不怕死,你们怕什么?”一个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将军,在面对死神时也是没有一点畏缩。10月3日早上7时,韩先楚叫儿子到床前,将一把抽屉钥匙交给他,抽屉里有几百元钱,连同两三个装衣服的樟木箱子和一些书籍,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无产者,一位真正的无产者在7时40分谢世,将星陨落。

  已经83岁的姚科贵把自己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追忆写成书,是为历史存照,让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永驻。《我在韩先楚身边的日子》读来让人仿佛走进了那段动荡的岁月,仿佛走进了那段披荆斩棘的历史转折时光,也仿佛让人走近了耿直正派、坦荡真诚,在风雨中昂首挺立的韩先楚。韩先楚曾说,自己最大的慰藉莫过于意识到把全部生命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这是先辈们的精神品格,至今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也是我们后来者当为之追寻和努力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