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神枪手不只是子弹“喂”出来的

作者:李鸿剑 发布时间:2020-08-24 10:02:19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凛凛威风神枪手,赫赫军中一面旗。”“神枪手四连”被授称的那个年代,正是部队随时准备“早打、大打”的年代。那一代的四连人常讲:神枪手不是子弹喂出来的,而是靠一股劲,总是想要“强敌一分,胜敌一招”。

  我们常讲,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如果不靠子弹“喂”,靠什么?四连的连歌唱道:“神枪手,为什么神,神在心中有敌人……神在心里有责任……”“神枪精神”总结道:“吃苦耐劳的狠劲、从难从严的实劲、苦练巧练的韧劲、精益求精的钻劲”。答案不言而喻,“枪是四连的根,神是四连的魂”,神枪手不仅靠苦练,更靠铸魂,凭的是一种精气神。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我军武器装备极其落后而且十分匮乏。拿鲜血和生命缴获来的子弹,显然不大可能拿来“喂”神枪手。“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即便条件如此艰难,我军依然涌现出赵章成、张桃芳等一批“神炮手”“神枪手”。他们靠的是对手中武器的熟练掌握,对党的忠诚,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人说,“功夫在诗外”。棋手说,“棋外寻胜着”。战斗力取决于人,取决于武器,更取决于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神枪手的最高境界,是人枪合一、人枪两忘,把有形的枪法化为无形的心法。“神枪手”佤生久,为了苦练狙击本领,选择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用冷水泡手,然后开枪射击;为了培养专注力,坚持每天数小米,给大米钻孔穿针引线。把技能练成一种本能,把技术练成一种艺术,当手中的武器装备成为神经及肢体的“自然”延伸,衍化为真正的“第二生命”,方能做到枪随心动、指哪打哪。

  “一味地喂子弹是打疲劳战,打枪需要用‘脑子’。”一位金牌射击教员强调“用脑子”打枪,每次发放子弹都非常“抠门”,目的就是让战士们用心体验、仔细思考、认真总结,每打一枪都有所获。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无论什么训练,都不能使蛮劲、用蛮力,要讲科学、讲效益,既要有许三多的执着,也要有军事动漫中顺溜的灵气。如果把实弹化简单等同于实战化,把“简单重复”当作“从难从严”,只看消耗量,不讲费效比,那么训练水平很难有质的飞跃。

  军人是要打仗的,神枪手的舞台在战场。神枪手到底神不神,要用实战来检验。练为战,战为胜。靠子弹喂出来的神枪手,也许在四平八稳的状态下能够枪响靶落,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就不一定能够百发百中了。“神枪手四连”每次实弹射击,官兵都要先奔袭5公里,再戴上防毒面具跑200米,到固定滚轮上进行抗眩晕训练,而后在秋千上练据枪瞄准,最后才是400米障碍、多种火器连贯射击。经过这样的实战射击训练,岂能不神乎其技、弹无虚发?

  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写道:“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未来战场需要大批的神枪手、神炮手、神瞄手,但如何做到从“一次神”到“一直神”,既需“神功出自汗水流”,更需“以无招胜有招”,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确保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应对任何战况、战胜任何敌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军分区)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