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扎根雪域高原的4名大学生女兵,聆听她们的成长故事
在苍茫辽阔的青藏高原,有这么一群英姿飒爽的姑娘,她们剪掉长发,褪下红妆,告别了温暖的家乡,来到雪域边关。从此,她们多彩的青春里更添了军旗的红、迷彩的绿、钢枪的黑……
爬冰卧雪,战天斗地,她们青春的脸颊堆着两团红红的云,她们是绽放在边关的铿锵玫瑰,是高原上最美的风景。本期《士兵面孔》,让我们走近在雪域高原扎根的4名大学生女兵,聆听她们在绿色军营的成长故事。
——编 者
“这是自己的选择”
【人物名片】鲍成心,西藏军区某部上士。2019年被评选为昌都市“三八红旗手”,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
“帅气的军装、利落的短发、自信的笑容……”照片里的鲍成心比在家时多了几分英气,也成熟了不少。看着女儿从部队寄来的照片,父亲鲍华庆很欣慰。
鲍成心的父亲曾在原昆明军区某部队服役。从小听着军号声长大的她对军营有着天然的好感,一颗绿色的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2012年6月,鲍成心大学毕业。毕业典礼那天,父亲兴高采烈地张罗了一桌子菜。“爸,我想去参军。”席间,迎着父亲的目光,鲍成心说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梦想。
“你要去当兵!”父亲兴奋地喊了出来。看到女儿坚定地点头,几许担忧瞬间又爬上父亲的眉梢。“你上大学都没离开过家,我们担心你适应不了部队生活啊!”
鲍成心咬着牙,大声说:“爸,我已经成年了,我能照顾好自己。”那一刻,鲍成心看到母亲眼里泛着泪花。
报名、体检、政审……鲍成心如愿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高原女兵。
“你是军人的女儿,自己选择的路再苦再难也要走完。”临行之际,父亲一边给女儿戴上鲜艳的大红花,一边叮嘱道。
3个月新兵集训,鲍成心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粗糙起来。“这里的河水真的会结冰,沙子吹到脸上真的特别疼。”给家里打电话时,鲍成心流着泪向父亲抱怨着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并流露出想回家的念头。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退路。”电话那头,父亲将临行前的话重复了一遍,只是这次语气更加坚定。
在后来的训练中,鲍成心因为缺氧晕倒过,脸蛋和手脚也冻伤过,但每次想要退缩时,她总会咬紧牙关:“这是自己的选择,无路可退。”
新兵下连,鲍成心来到话务班。因表现出色、素质过硬,她很快就当上“精武之星”,还被任命为话务班班长。当上班长后,她把枯燥繁杂的号码串成顺口溜、改成歌词或故事来帮助战友加深记忆,提高背诵量。在她的带领下,全班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入伍第二年,鲍成心决定留队,母亲打来电话劝她:“闺女,你当兵的梦也圆了,回来陪陪我吧。”鲍成心笑着回答:“妈妈,我还没有当够,还没过足瘾呐!”
没过多久,母亲病逝的噩耗传来。鲍成心感觉心像被撕裂了一样疼,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成为她今生最大的遗憾。她常常在梦醒时分,潸然泪下。有一天,父亲发来信息:“闺女,不要苛责自己,你妈妈理解你的选择,她一直都以你为傲,希望你能找到好的归宿,过得幸福。”
“我的父亲是军人,我是军人,我的另一半也必须是军人。”带着母亲的祝福,去年国庆节,鲍成心与战友小狄如愿领取了“小红本”,走进了婚姻殿堂。
夕阳西下,远处高耸的雪山光芒万丈。鲍成心微笑着牵起丈夫的手。来到高原8年,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恋上风雪边关
【人物名片】叶娜,西藏阿里军分区某通信站话务女兵班副班长。所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高原上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紫外线强度数倍于平原,氧气含量却不足平原的一半,这就是藏北高原。驻守在这里的阿里边防军人抗缺氧、战严寒、斗风沙,虽身处苦寒之地,却用血肉身躯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这群“移动的界碑”里,一抹嫣红格外亮眼,她们就是阿里军分区某通信站的女兵。
下士叶娜在阿里高原守防已经5年,现在已习惯高原环境的她仍忘不了初上阿里时高原反应带给她的考验。
那年,叶娜乘飞机从湖北老家直接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阿里地区。“起初是呼吸困难,紧接着就是剧烈头痛,感觉头部像勒了根绳子似的,要爆炸了。当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都在坚持,我不服输的劲儿也上来了,他们能行,我也能行。”
新兵下连,叶娜被分配到通信站话务女兵班。由于通信站人员少,任务重,女兵们不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还担负着巡线任务。
在阿里军分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阿里当兵,不脱层皮不算真正的阿里军人。经历了2018年那次巡线任务,叶娜才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奉上级命令,叶娜和战友们背负着10余公斤的物资向海拔5300多米的某点位进发。弯弯曲曲的山路,如同天堑一般横亘在女兵们眼前。
“如果实在扛不住了就找一处平缓的山坡先露营,第二天再爬。”领导的嘱咐反而激起了叶娜不服输的斗志。
“爬!”叶娜一咬牙带着战友们开始向点位进发。作为此次任务小队的队长,叶娜知道爬山拼的是意志力,这口气必须提住。“爬山就这样,刚开始时会特别难受,爬一会儿顺过来气儿就好了。”叶娜一边给战友们打气,一边教大家调整呼吸。
强烈的紫外线晒得女兵们头晕眼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家呼吸越来越困难,肺部和喉咙像火烧一样,面部也是灼痛难忍。
历时7个小时,大伙儿终于在天黑之前爬到点位。此时叶娜已经累得几乎虚脱,可当钻进睡袋之后,刺骨的寒冷却令人难以入眠。面对着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叶娜的想法却越发单纯,那就是“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巡线第二天,叶娜的脸开始脱皮,既疼又痒的感觉让她无所适从,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涂抹高原护肤霜。以点位为起点,叶娜和战友们每天至少要徒步20多公里查看检修,脚底的血泡磨破后与袜子粘连在一起,每走一步都疼痛不已。叶娜就地取材,告诉战友们可以把旧衣服的领子剪成鞋垫,垫在脚下缓解疼痛。
回到单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叶娜不由得暗暗感叹,“哪还有一点女孩的样子啊!”但叶娜从不后悔来阿里高原当兵,“边防虽然苦寒贫瘠,但能在这里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海拔挡不住“高原红”
【人物名片】吴彤,西藏军区某部上等兵,被评为优秀义务兵1次。
“你觉得高原上最美的风景是什么?”
自从吴彤来到西藏当兵,亲友们经常这样问她。最开始,她总会说高原的天最蓝、云最白、花最美、水最清,夕阳下闪着金光的雪山,头顶上浩瀚的星河,真的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现在,吴彤觉得自己和战友脸蛋上的那一抹高原红,才是雪域高原最亮丽的风景。因为那是太阳盖的印,是风儿吻的痕,是高原军人专属的青春印记。
2018年夏天,大学毕业的吴彤放弃了重庆一家国企的优厚待遇,瞒着父母报名参军,并被分配到西藏。
此时,站在世界海拔第二高的邦达机场,吴彤感觉自己突然从酷暑跨越进寒冬,周身凉飕飕的,高原反应随之而来,头晕、胸闷、气喘……还没来得及欣赏西藏的绝美风光,吴彤便被拉到新训基地开启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新兵生活。
下连一周后,班长告诉这些女兵,这里“凭素质立身,靠成绩说话”。吴彤对自己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无法后退,那就勇往直前吧。
寒风吹散了女兵们的秀发,风雪冲去了她们的红妆,烈日和严寒给她们白净的脸颊贴上了“高原红”。那段时间,爱美的吴彤不喜欢照镜子、不喜欢与家人朋友视频。白天的寒风使她瑟瑟发抖,夜晚温暖的被窝助长了冻疮带来的痛苦,痛痒难挨中,她无法入眠。
翻看手机相册里那个打扮时髦、妆容精致的姑娘,再看看现在皮肤粗糙、不施粉黛的自己,吴彤第一次有了后悔的念头。
“军分区副政委徐洪刚20多年前身中数刀仍与歹徒殊死搏斗;同一个营的战友赵海永在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某项目时,意外坠崖昏迷,苏醒后,他忍着剧痛完成比赛;巡逻标兵陈永国14年如一日忠诚戍边……”单位开展的“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极大地震撼了吴彤的心灵。那一刻,吴彤才明白,高原的美,不只是风景,更在于人,这里还有另一片精神高原值得她去追寻。
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域高原,面对缺氧、严寒的严峻考验,军事训练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身形瘦小、外表文静的吴彤连800米跑都跟不上队伍。连队组织3公里考核,战友们一个个从她身旁跑过,她越落越远……成绩垫底,让天性要强的吴彤一连几天夜里都睡不好觉。
吴彤主动找到赵海永,虚心请教高原长跑技巧,并跟随男兵冲山头、负重跑。渐渐地,她每次都能冲到女兵队伍的前面。
训练穿戴防毒面具,吴彤好几次都因为头发太多影响了穿戴速度。一向爱美的她,硬是给她理了个齐耳短发。
凭着对自己的狠劲,一年后,吴彤因政治过硬、综合成绩出色被单位推荐到内地参加预选士官集训。
“这里的山脊高过云头,这里的太阳晒化石头,这里的孤独没有尽头……”入夜,吴彤轻声哼唱起《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是她最喜爱的歌曲。在她看来,用双脚丈量边防,用青春热血守卫边疆,就是雪域军人的浪漫和担当。
“中医”长着娃娃脸
【人物名片】张佳佳,西藏军区某部上等兵。
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张佳佳穿上白大褂,穿过门诊部长长的走廊。医务室门口,战友吕欣荣捧着一束香水百合等着她,“多亏小张大夫妙手回春,我的腰完全好啦!”张佳佳笑着接过百合,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
这个长着娃娃脸的女兵可不一般,她擅长针灸、艾灸和推拿,现在已经是单位门诊部最有名的“编外医生”。“我平时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出诊时间’就是节假日,战友们还需要提前预约呢!”张佳佳笑着说道。
两年前,还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读大二的张佳佳应征入伍,并主动要求前往雪域高原圆梦。虽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提前服下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药品,但雪域高原还是给这个中原长大的姑娘来了一个“下马威”。飞机刚落地,张佳佳和战友们都不同程度出现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接兵人员携带的氧气袋根本不够用。
看到战友们痛苦的表情,张佳佳想到了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她迅速找到风池、大椎、合谷三个穴位,一阵揉压,症状居然减轻了不少。张佳佳马上将此方法告知战友,并手把手教战友们找穴位。
听说张佳佳来自中医药大学,战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小中医”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
新兵下连,张佳佳刚报到,就有人“慕名而来”。话务班上士朱凌霞每逢阴雨天双腿总是隐隐作痛,听说中医针灸可以缓解疼痛,她第一时间找到张佳佳。
面对战友的请求,张佳佳却犯了难,原来大二就来当兵的张佳佳,只学习了一年专业知识,尚无实操经验,一时间不敢贸然下针。
“小中医”原来“肚里空空”,战友们善意的玩笑却让她面红耳赤。张佳佳暗自定下目标:学好专业知识,不能辜负战友的期待。
她委托大学同学将一大摞专业课本寄到单位,挤时间学习钻研。针对边防官兵常患的风湿疾病,她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模型,在足三里穴、阴陵泉穴等位置反复练习下针力度。经过不懈努力,张佳佳医术日益成熟,并取得了中医针灸资格证。
一次连队组织武装3公里考核,中士罗浩冲过终点后突然倒地,用手捂着右脚踝,痛苦地呻吟着。张佳佳闻讯赶到,迅速在罗浩同侧手背上找到压痛点,手起针落并行手法捻转,不一会儿罗浩痛苦的表情便有所缓和。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张佳佳艾灸、针灸双管齐下,按摩、推拿左右开弓,没过多久,罗浩便重返训练场。
去年,单位派张佳佳去陪护病号。来到成都,张佳佳没有被宽窄巷子、锦里的美景美食所吸引,而是一头扎进医院中医科,缠着教授请教,跟随医护人员到病房见习。她知道,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缓解战友们的病痛。
“小张的手艺愈发精湛了!”刚给战友做完针灸的张佳佳听着大家的夸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着那一束含苞待放的百合,她心中的花骨朵儿也随之绽放,散发出阵阵馨香。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