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毛主席说:“年轻人不会忘记我,会研究我的。”

作者:温伯陵 发布时间:2020-12-29 09:13:23 来源:温乎 字体:   |    |  

 1

  1911年春天,19岁的毛泽东辞别父母,奔赴长沙求学。

  刚从农村进城的毛泽东,感觉什么都很新鲜,尤其是琳琅满目的报纸书籍,让喜欢读书的毛泽东不知所措。

  他花钱买了一份《民立报》,那份报纸刊登了黄花岗72烈士牺牲的消息,转到其他版面,详细罗列着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以及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名字。

  毛泽东读完报纸大为震撼。

  他在韶山就藏着一股侠气,喜欢读《水浒》之类的反抗小说,想以自己的奋斗让穷人过的好点,为了这事,毛泽东和父亲吵过好几次。

  现在到长沙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人对现实世界不满意,做着和他相同的事情,无非是舞台大小不同而已。

  读完报纸之后,毛泽东深深记住了同盟会的几句宣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国民皆有参政权的政府、平均地权。

  他也记住了孙中山的名字。

  孙中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革命领袖,而毛泽东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犹如粉丝崇拜偶像一样,毛泽东也对孙中山生出敬仰之心。

  激动之余,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上,让路过的同学们发表意见。

  他在文章里说,只有孙中山做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长,中国的事情才能做好。

  此时的毛泽东以为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都在讲革命和维新,结合在一起,便是反对清朝和皇帝制度的。

  他不知道孙中山和康梁的政见完全不同,不可能在政府里共事。

  不过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学识阅历也不丰富,我们现在看这个观点,不能太苛求。

  但就是从此时开始,19岁的毛泽东看到模糊的未来,并且向那个指引未来的人一点点靠近。

  2

  时间过去12年,毛泽东已经不是懵懂的青年学生,而是刻苦砥砺修成的奇男子。

  他在湖南一师读报纸研究时事,眼光犀利观点新颖,同学们都称他“毛奇”,学业大进之后,毛泽东便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新民学会,整天研究如何改造中国和世界。

  新民学会,就是湖南共产党的原始班底

  杨开慧特别喜欢毛泽东,不顾家里人反对,一定要和毛泽东在一起。杨昌济无奈,只好同意女儿和爱徒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场婚姻,韶山冲的农家子弟毛泽东,得以借杨昌济的人脉关系,进入湖南文化名人圈子。

  此时的毛泽东,早已今非昔比,和偶像孙中山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1923年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清水塘,估计因为家庭琐事吵架,夫妻俩的心情都不好,彼此还产生了一点误会。

  可中央发来通知,让毛泽东立刻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他想都没想,起身就走。

  离家之前,毛泽东给杨开慧留下一首《贺新郎》,里面有几句话可见毛泽东的心情:“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儿女情长和家国大业,到底该如何选择,毛泽东想的明明白白。

  他从长沙出发,然后转道上海去广州,参加了1924年1月20日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会场席位是39号。

  这次会议是孙中山主持的,并且做了激情澎湃的演讲,而坐在台下的毛泽东,听的相当认真,遇到认可的地方,还要低头做笔记。

  整整用了12年时间,毛泽东才能和孙中山在一起开会,可想而知他的心情多激动。

  孙中山也很欣赏毛泽东。

  因为半年前的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负责中共的组织工作,而且湖南工作是各地方成绩最好的。

  于是在广州开会期间,不管毛泽东有什么问题,孙中山都让他起来发言,并且给他极大的鼓励。

  有次讨论设立研究会的议案,有个人说,凡是做出重要决定以前,应该聘请学者进行研究,没有经过研究便不能执行。

  毛泽东举手反对:

  “你是把执行和研究分开了,官僚机构这么做没问题,但对于革命党来说不合适。我的意思,这条议案的精神可以成立,条文不能成立。”

  孙中山认为有道理,便建议大会,把这条提案交给中央委员会酌情办理。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毛泽东数次得到孙中山的支持,感受到革命领袖对他的认可,不禁对孙中山感激万分。

  而孙中山亲眼目睹毛泽东的表现,感觉这个年轻人是大才,值得大力培养。

  政党不同也没关系,反正国共合作了嘛。

  于是在大会结束的时候,孙中山亲手写了一份名单,做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建议人选,其中一人就是毛泽东。

  有了孙中山的推荐,毛泽东被选为国民党中执委的候补委员,随后决定派他去“中执委”上海执行部工作。

  而日后声名赫赫的蒋介石,在大会上什么都没有捞到。

  可以说,孙中山对毛泽东有知遇之恩,这份感激之情,很多年后毛泽东都念念不忘。

  3

  25年后,孙中山早已逝去,自称继承孙中山遗产的蒋介石,也被人民战争赶到台湾做岛主。

  和国民党征战多年的毛泽东,则成为中国的伟大领袖,但毛泽东依然认为:

  “中共继承了孙中山民主革命的衣钵。”

  孙中山对他有知遇之恩,属于个人因素,毛泽东会在内心感激,绝不会以个人喜好干涉国家方向。

  他以孙中山学生自居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孙中山开创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不仅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还描绘出非常宏伟的蓝图。

  也就是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祖师爷。

  就像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失败了,但受陈胜感召的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依然说汉朝继承陈胜的反秦衣钵,并且派人给陈胜守墓。

  陈胜和孙中山都是先行者,他们留下的东西叫做道统

  不过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毛泽东只是继承了孙中山的革命道统,具体方法,则换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虽然方法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以革命改造中国,殊途同归而已。

  所以在195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孙中山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毛泽东把个人和国家的感情,都汇聚到这篇文章里了: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再过四十五年,就是2001年,也就是进到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说的很明白。

  中国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但孙中山没有完成任务,现在中共和毛泽东继承革命衣钵,走完民主革命的路。

  但是民主革命完成以后,中国需要继续向前走,怎么办呢?毛泽东和同志们找到的新方向,便是社会主义革命。

  这个革命理想和战争无关,而是要社会公平、人民共富、国家工农业强大、消灭国际霸权

  其核心理想便是公平、正义和富裕

  中国人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依然没有走完,毛泽东知道自己也走不完,便想留下理想的种子,以便将来生根发芽。

  而毛泽东寄予厚望的就是年轻人。

  4

  同样是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开会期间做了秘密报告,把斯大林批评的一无是处。

  毛泽东受到的刺激非常大,感觉什么人都靠不住,说不定自己去世以后,也会遭遇斯大林的结局。

  从此以后,毛泽东对接班人的问题忧虑重重。

  他担心的倒不是个人历史地位,而是中国革命能不能走下去、公平正义的理想能不能坚持,这比个人地位更重要。

  再加上国内的腐化变质,毛泽东有点担心,全世界100多个党,大多数已经不信马列了,如果自己去世后出了赫鲁晓夫,彻底抛弃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几十年中国革命的路就断了,几千万烈士的血就白流了,人民的利益更没法保证。

  毛泽东觉得,应该让全国人民受到一点教育。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

  至于个人而言,成功的话,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失败了无非是粉碎而已。

  为了推波助澜,他用3个月的时间,8次接见院校师生1100万人,意思就是,我和人民站在一起。

  那时的毛泽东已经74岁,每次接见师生都是早晨登上天安门,然后一直站在那里,不停的挥手喊话,尽量让底下的人都看到他,直到晚上才能休息。

  如此一天下来,毛泽东的脚都肿了。

  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一群楞头学生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堂堂大主席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何苦折腾自己呢?

  毛泽东不听,非要拖着一身疲惫见学生们。

  直到秘书劝毛泽东停下来吧,他才说了实话。

  他说年轻时在广州见过孙中山,那种情景让他终生难忘。孙中山对他很重视,让他做了候补中执委员,所以这辈子做事情都要对得起孙中山。

  列宁去世太早,苏联年轻人见过列宁的不多,所以毛泽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见到他,能够明白他的理想和期望,将来继承老一辈的事业。

  因为毛泽东相信,面前的几百万年轻人里,一定能出人才,将来可以继承他的事业。

  他笃定的告诉秘书:

  “我见到了孙中山,记了一辈子,至今不忘。他们见到我,也不会忘记我的,会去研究我的。”

  说完便转身向学生们挥手致意。

  5

  毛泽东生前不遗余力的撒下种子,多年来人们不理解,觉得他太偏激了,都不太相信他说的话。

  有段时间,甚至以抹黑毛泽东为荣。

  直到2020年,资本的剥削程度越来越厉害,欧美对中国的甩锅越来越狂躁,中国人民终于再次想起毛泽东,翻开他的著作文章,寻找对付资本和外国的方法论。

  大家不禁感叹,原来毛泽东已经把屠龙术写出来了,只是被选择性遗忘了而已。

  不过没关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可以确定的说,从2020年起,毛泽东要回来了,他当年撒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了。

  虽然中国年轻人没有见到毛泽东,但看到了他的著作文章,体会到他的理想和期望,知道了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百年前的毛泽东见到孙中山,一辈子念念不忘,觉得这辈子做事情都要对得起孙中山。

  百年后的年轻人重新接受毛泽东,也会念念不忘,以后会经常想起他的笑容和忧愁,研究他的思想,用来解决现在的困难。

  马克思说过: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那条追求公平正义的百年征途,毛泽东生前没有走完,以后年轻人们会接着走下去

  谨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主席,生日快乐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