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张光斗:“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

作者:记者 张云 发布时间:2021-06-18 09:17:17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张光斗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

  ——摘自《张光斗传》

  作为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用自己的一生写就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历史。从密云水库的滔滔清泉,到三峡大坝的巍巍风光,再到黄河长江的波澜壮阔,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唯国之江河。

  1912年,张光斗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鹿苑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尽管家境清贫,但他从小发奋读书,22岁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并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已经在美国通过哈佛大学博士资格考试的张光斗毅然回国。当他看到各地洪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便下定决心投身于水利建设、为人民造福。在祖国的山川中,他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苦干的工作精神,开创了很多“第一次”:参与设计的狮子滩、桃花溪等小水电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电站;负责引黄济卫工程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布置和设计,几千年来首次尝试在黄河下游破堤取水、灌溉农田;培养国内首批水工结构专业研究生,首次开展了结构模型实验研究等。

  然而,张光斗却认为自己对国家的贡献仍然太少,1955年,当时已是中科院学部委员的他感到“自己离共产党员的要求相差很远,条件不够,不敢申请”。在系领导的鼓励下,张光斗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将牢记教导、接受考验,为共产主义事业作贡献。次年春天,张光斗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工程事必躬亲,治江河只唯实。无论哪一项工程,他一定要去工地;到了工地,一定要去施工现场,是名副其实的“实践派”。20世纪80年代,他不顾高龄体弱,坚持乘坐“沉箱”潜入葛洲坝水电站下游水下,查看护坝工程的施工质量。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此后近十年间,他每年至少跑两趟工地,爬高架、下基坑,常常对人说:“工人师傅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葛洲坝、小浪底、三峡等几十座水利水电工程中,无不留下他的身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1949年执教清华以来,张光斗的学生超过5000人,许多人已成长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栋梁,其中院士就有10多位。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张光斗仍然每天阅读大量资料,书桌前常常可以看到这个耄耋老人佝偻着身子,拿着一柄放大镜,手颤抖着,在电脑上用超大字体一字一句地敲写审查报告。“学习到老,工作到老,改造到老”,他用热血和信仰书写了生命的璀璨华章。

  (本报记者张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