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新兵体能训练“高大上”

作者:梁辰宇 王龙刚 发布时间:2017-10-13 08:48:32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第82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新兵营开展功能性军事体育训练微观察

  “双臂向上伸直,慢慢下蹲到深蹲位,尽力保持两脚跟着地……”新训场上,刚入营的女兵正在接受运动功能测评;男兵们则分别在力量、核心部位、速度灵敏3个区域组织针对性训练,曲臂静力悬垂、实心球坐位体转、阻力索抗阻爬行等新颖的训练方法让新兵大呼过瘾。

  一个旅的新兵体能训练怎会如此“高大上”?10月上旬,笔者在第82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新兵营采访时,赞叹之余心生疑问。

  良好的体能是合格士兵的重要条件。但由于以往新兵体能训练大多是“一锅煮”,使得“新兵腿”“拉伤臂”“面包脚”等频频出现,不仅训练成绩上不去,还降低了新兵训练的积极性。

  科学是军事体育训练的“生命”。今年,该旅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能研究团队合作,在新兵中开展功能性军事体育训练。他们引进该研究团队“新兵体能测评方法及强化方案的研发”成果,并邀请8名专业教练担任各新兵排专职军体教员,从培养科学的训练理念方法、普及运动生物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

  何为功能性军事体育训练?面对笔者的疑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赵焕彬介绍说,这是依据人体运动链理论,以人体运动基本动作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体能测量与评价方法,围绕军事训练技术动作展开的多关节、多平面、多维度的体能训练。

  “功能性训练突出‘7个强调’,即强调运动功能测评、训练动作与项目特征一致、多平面训练、核心区训练、完整运动链训练、正确动作模式训练,以及强调热身与恢复训练。”赵焕彬进一步解释说。

  班长李丽君告诉笔者,每名新兵入营后,首先要对其身体基础运动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建立新兵体能训练档案,并根据身体薄弱环节,制订个性化训练方案。翻阅新兵张弓的训练方案,由于他的快肌纤维少,在爆发力训练中,他的训练量比其他人多了两组。

  在核心部位训练区域,新兵们被分成3个小组,有的在练习猫式收腹,有的在练习跪式侧桥,还有的在做平板支撑。班长秦洋洋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不注重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结果很多人由于背部承受的力量超出了稳定肌群对脊柱的保护能力,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

  “先脚跟后脚掌、用肚子呼吸、注意摆臂……”正在带队跑步的新兵班长孙檀不停地提示大家。

  “用肚子呼吸?”训练结束,笔者好奇地询问新兵张博。“跑步主要靠的是臀肌,摆臂和胸肌则是用来平衡身体的,用肚子呼吸就是靠丹田吸气,这样就能把用力点分散,如果靠胸呼吸会加重受力点,跑起来会很累。”一席话,让笔者对这名新兵刮目相看。

  “其实,体能训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张博打开了话匣子。入伍前,张博是个纯正的宅男,对于运动不感兴趣,尤其畏惧长跑。入营后,第一次早操,跑了不到1000米,就差点晕倒。然而,按照班长和教练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在前不久的一次体能测试中,3000米跑及格了。“真是太神奇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引进新颖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理念,旨在提高新兵训练积极性,全面提升他们身体各部位机能。”新兵营副教导员陆风亮说,新理念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往好的经验做法,而是要让新兵更快达到正在试行的《军事体育训练大纲(修订稿)》要求。

  据统计,在前不久进行的新兵体能测试中,3000米跑合格率比入伍摸底时提高了70%,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双臂屈伸训练成绩合格率达到46%,同时训练伤病率较往年大幅下降。

 

 

 

 

1.jpg

 

 

  第77集团军某旅移防到新营区仅仅几个月,就开始备战比武考核。面对陌生环境,该旅官兵训练热情不减、标准不降,依托“帮扶结对”“预先擂台”等平台,对体能训练进行固强补弱。近日,该旅侦察连组织官兵进行水中搏击训练,锤炼官兵极限体能。王威 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