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打造精神长城
在海量信息中搜寻时代热词,“工匠精神”名列前茅。打开百度搜索引擎,相关条目达1250余万个。
词中寓深意,背后藏乾坤。纵观千古传世之作,无不呕心沥血,匠心独运。我国万里长城,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而岿然屹立,凝聚着极其复杂精细的工艺技术,浸透着一代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心血。
构筑我国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既需要一腔腔热血,也需要一颗颗匠心。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这一时代号角,奏响了新时代开展国防教育的最强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在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精致的“手工打磨”课堂少,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快餐式打造的课程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制造商”少,复制粘贴、拼凑整合的“搬运工”多。感染力、渗透力、吸引力、影响力不足的背后,折射出工匠精神的缺失缺位。
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度负责、踏实执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卓越追求。司马迁写《史记》耗时18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马克思写《资本论》历时4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光是一个开头他就想了3天3夜。由此可以看出,作品创作中的工匠精神对新时代的高校国防教育同样大有裨益。
国防教育是凝心铸魂的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价值高地一旦出现“豆腐渣”工程,精神长城的根基就会变软。构筑高校思想阵地,必须脚踏实地千锤百炼,来不得半点残次品和粗制滥造。国防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牢固树立精准出精品的意识,精准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脉搏和心灵律动,精准理念只有在施教者头脑中扎根,才能为青年学子们输送味道好、养分高的精神大餐。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近年来,浙江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在中小学校设立2900多块“最可爱军人、最骄傲校友”荣誉墙,使立功受奖的官兵成为母校学弟学妹心中的明星,引发崇军尚武的递进效应。这给人启示,要针对青年学生认知方式、心理需求等特点,以激励启发为主导,探索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在精神家园精耕细作,最大限度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师者匠心。流传千古的经典名作,既有炽热匠心,更有精湛匠艺。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从图书馆管理员成长为深受欢迎的名师大家,讲的课荡气回肠,振聋发聩,源自于他“十年磨得一剑成”的工匠精神。当前,国防教育成为国防动员系统新职能新任务,要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补齐素质短板,积淀专业知识,聚焦强国强军时代主题,在精准施教中打造精品课堂,筑牢精神长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