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方,为人民服务的天地更广阔
部队的好班长
1970年12月,19岁的管仲建从江苏省武进县入伍,实现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愿望。他所在的步兵第183团,被誉为“钢铁团”;他所在的5连,是有名的“夜老虎连”。连长、指导员都喜欢这个南方来的机灵小伙子,把他留在连部当通信员兼司号员。不久,各方面的不凡表现,让他崭露头角。
在人民军队宗旨教育中,他说,我从小就听奶奶说新四军是抗日的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在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奶奶把一位负伤的新四军战士藏在草丛中,用15斗米帮他养好伤,重返前线。我们现在是为人民扛枪,我一定要当一个好兵。
管仲建参军8个月,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连队的代理文书,不久升任一排机枪班班长。
有次拉练,为锻炼野外生存能力,有一餐午饭要求各班自己做,而且指明必须吃饺子。一声休息号,各班忙活开了。半个小时过去了,营教导员看到机枪班只有2个人在包饺子,而且是像包子那样大的饺子,不明就里。原来管仲建分工班里的战友有的捡柴、有的挖灶、有的打水,只留两个同志包饺子,而且为了赶时间,要求饺子可以包得大一些。很快,他们包的第一批饺子已经煮熟出锅。出发号响时,机枪班每人分了两个煮熟的“大包子”,边走边吃,好些班只能饿肚子。半个月的千里野营拉练,机枪班无人生病,无人掉队,完成任务出色。团里开展“好班长”评选,团领导称赞管仲建是爱战士、善管理的好班长。
阴差阳错,管仲建错过了提干的机会,但他一如既往努力工作,直到1977年年龄过杠,才无怨无悔地退伍。行前,指导员对他说,回到地方,为人民服务的天地更宽广,只要坚持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宗旨,到哪里都能站得住。
中学的好老师
退伍回到家乡的政平中学,学校领导分工管仲建带高中班的政治课、体育课,兼任校团委书记。他想:党叫干啥就干啥,干啥就要干好啥。他认真备课,努力干好本职。
起初,有人非议管仲建一个高中文化的退伍兵在高中任教不合适。他想自己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是军队大学校培养出来的好兵,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中学来。他在部队7年,受过7次营连嘉奖,其中几次都与学雷锋做好事有关。如今当老师,他告诉自己也要为同事、为学校多做好事。老师们6点半到校,管仲建5点半到校,打水、擦桌子,坚持了8年。放暑假、放寒假,管仲建组织共青团员修补学校道路、教室宿舍和桌椅板凳。学校食堂剩饭剩菜浪费严重,管仲建买来5口大缸收集残羹剩饭,为学校喂养了5头猪。
1985年,校长发现管仲建不但有爱校建校的热情和助人为乐的品格,还是个后勤管理方面的人才,就委托他办起政平中学的绣花厂并担任厂长。满腔热情的管仲建招来常州传统丝绣民间艺人当老师,培训了几个“小教员”。很快,政平中学校办厂在常州出了名,绣花产品出口创利,管仲建的能力得到校内外公认。教职工精力集中在教学上,政平中学连续6年升学率在武进县排名第一。
成功的“好心人”
7年军旅生涯、8年教师生活,使刚过而立之年的管仲建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子汉,这时国家也出现经商下海潮。
1985年底,政平镇镇长要求借调管仲建到镇办工厂工作。这个工厂名为电缆厂,实际没有产品。一心想干出点名堂的管仲建东奔西走考察市场,琢磨着上什么产品。那天在闹市中,他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段进口的同轴电缆向人炫耀:有了它,闭路电视能看100多个台。管仲建眼睛一亮,跟在那个人后面,死缠硬磨要到了一小段同轴电缆,拿回厂里立即召集技术人员研究,并从上海找来专家指导,终于自主制造出功能相近的电缆,并很快拿到测试合格证。国家电子工业部的领导派人到常州考察后说,这个工厂是敢闯敢干的典范,产品填补国家空白,可以在全国上市。管仲建带着产品参加了全国电子产品订货会,一举打开局面,3年间产值增长10倍。
正当管仲建踌躇满志、决心大干一场的时候,镇上一纸命令,要求他重回政平中学校办厂任厂长。原来,管仲建离开后校办厂很不景气。他没有怨言,仍然把着力点放在开发新产品上,经过1年多的探索试验,工厂生产的闭路电视插头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上市,工厂扭亏为盈。
后来,国家企业资产重组,集体企业陆续转制,管仲建面临又一次选择。一次偶然的合作机会,让他离开政平中学校办厂自谋职业,投资办起摩托车架厂。
从1996年第一个车架制造出来无人问津,到企业每月净利润数百万元,创业路上的千难万险,管仲建以军人特有的韧性挺了过来。2000年,当外国一家企业收购了车架厂的全部设备时,管仲建已跻身当地知名企业家行列。回首这段起步艰难、收官漂亮的创业过程,他感到最大的收获是摸索到一条实体经营之路。
2001年,在已有相当资金积累的情况下,管仲建发现城市建筑发展迅猛,装饰材料市场需求很大,决定创办一家新型装饰材料公司。当被问及企业如何起步和发展时,管仲建先讲了一个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部队盖营房,我们5连负责烧砖,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每个环节都充满艰辛。就拿出窑来说,为了争取时间,不等完全冷却我们就进窑出砖,把热砖码在架子上,两个人向外抬,一趟100块砖,一百七八十斤重,肩膀磨破了,垫块毛巾接着抬。一年的烧砖工作,磨炼了我的意志。新企业基建和设施安装时,整整1年时间,我1个人、1个帐篷、1张床、1个煤油灯、1双碗筷,吃住在工地。女儿看见我心疼得直掉泪,我说,干事情没有一点精神怎么行?
正是凭着这股拼搏精神,企业获得大发展,承接的装饰项目遍布全国,每年为国家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
问到企业发展前景,管仲建没谈太多,却讲起一个似乎与主题无关又大有关系的故事——
那年初冬,我们5连在华阴农场打蒲草,我一不小心陷入了泥潭,棉衣棉裤都湿透了。指导员把我领进房东家,房东大娘叫我把湿衣裤脱下来,钻到被窝里暖和暖和,她架起炭火帮我烤衣服,中午还做热面条给我吃。我穿上烤干的衣服回到连队,指导员说,我们今天上了生动的一课,这就是军民鱼水情。
管仲建说,企业做大了,但我们不能忘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才能继续前进。
他感恩部队,退伍、转业军人来企业应聘,他总是优先录取。他累计出资数百万元,资助战友办企业,支援老部队建设团史馆、连史馆,出版团史、连史书籍等。
他感恩人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款1000万元;出资百余万元用于政平小学、政平中学建设教学大楼、奖励优秀师生;累计拿出百余万元,资助驻地癌症患者。企业周边的贫困户,逢年过节或者家庭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他也总是千方百计提供帮助。据企业财务部门统计,他用于慈善捐赠、扶贫济困、支援国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经费,10年累计已超过2000万元。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