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资本的劳工源泉是这样夯实的
私有化下私营企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普生。他们所需要的劳工从何而来?
当乡村集体化生产形式存在,土地归集体,农民都固定在各自的集体组织内劳动,按劳分配,而城市市民则固定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是工农大众获得生活与贡献的第一场所,各就各位,这种体制结构具有稳定性。这种状态下,就是有私营企业,也难以获得劳工来源,何况没有私营企业。
为了以后私营企业普生所需劳工来源着想,首先,第一步必须对农村农业集体化松绑,土地重薪下户私有,将集体力量分解化小为个体力量,自谋生路,才有机可趁。好听的说法是承包责任制,大锅饭吃不饱。在工业方面,给国营企业使绊子,穿小鞋,使其尴尬、艰难,然后将千万熟练工人从国营企业剥离下岗,使其自谋生路,好听的说法是为企业减负。此第一步战略,为以后私营企业所需劳工资源打下了基础。
当农村土地下户后,一时间极大地满足了人的私心,用心劳作,增产增收,大有安心守业之满足感。
此安居乐业之相,没有思动之念,何以使其外出当劳工?
这不行!不能让农民安居乐业!于是,第二步,再给农民釜底抽薪,十面埋伏,广泛的工业品、商品、货物利润的诱惑、与粮价的悬殊,使种地的收入不够种子化肥钱,单凭种那点土地养不活一家人,迫使农民思动,外出打工以养家和怀揣发财的梦。
初远出打工如涓涓细流,渐渐风起云涌,万河奔流,汇成江河波滔,四十年来经久不息,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儿童,青壮年男女几乎全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过年或死爹娘才回趟老家,候鸟式大军,形成了中国一道独特悲壮的风景线。其实,只要是土地下户私有,就意味着稳定性不可持续,日久因各种自然变故就会重新洗牌。又渐渐,打工仔们也不懂种庄稼的知识,也懒于干农活了。资本主义获得了的巨大成功,原工农大众成为主动送上门的劳工,资本家取之不尽的劳工源泉。
但这时,虽然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儿童,但还为儿孙守着老屋,及老屋周边的一份土地,还可以养点鸡猪牛羊什么的,种上庄稼,这是最后退守的根基,底线,念想,希望。大灾大乱来了还可以退守老屋,不至于饿死。
不行,最后一点念想也必须给他打断,第三步,阻断其最后的退路,使其只能有前去打工的唯一选项,平川资本下乡租地,山区山民离开老屋,屯集移民村居住。而移民村砖楼群就无法养鸡猪牛羊了,至于老屋,拆!给主人补贴钱拆!阻断其最后的退路,只能向前,因为移民村除了你有住房,住房外没你一寸土地,也养不成鸡鸭什么的。
至此,农民被连根拔起,劳工基地圈养,资本夯实了劳工源泉,农民过年回移民村住一住,时刻准备着无形的召唤,打工!
几亿农民被剥离于当初沾沾自喜下放到户的土地,成为主动送上门的亿万劳工大军,涌向城市。如果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谁还愿意出去为资本家卖苦力?资本主义的劳工资源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只有断了农民退路,剥离其责任地、移民屯居,地无可种,家畜无可养,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成为资本主义取之不尽的劳工来源。这就是资本的阳谋。
遍布山河大地的农户世代扎根于乡土,就是国家这部机器上的一颗颗固定的锣丝钉,成为国家这个大厦的根根支柱,也是基石,支撑着国家任何情况下的稳定。但至此,乡土空虚,大厦支柱松动,直到有一天,大厦崩塌。
对于人来说,资本主义危机转嫁是给底层大众承受,对于国家来说,资本主义强国是把危机转嫁给弱国或小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