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冲: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培养塑造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同时文件也深刻指明,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的突出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期,是价值观确立、巩固、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心智发育并未成熟、价值观念并未稳固,同时领悟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因而,在五一劳动节来到之际,在社会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之时,全社会行动起来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引导、价值观念培养塑造,显得重要而迫切。
大力引导青少年树立劳动光荣观念。劳动需要努力,需要付出,需要流汗,有时甚至还要流泪流血。劳动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是生存发展的必需,更是生活意义的本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奋斗是艰辛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奋斗是曲折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然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因此,要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社会上有些人存有鄙视劳动、盲目攀比的观念,贪图不劳而食、坐享其成的“幸福”,认为不劳动就能大有收获、大有进步是一种幸运、一种本事。这是只把劳动看成“苦累”“负担”、只把劳动当成手段的偏颇态度,恰恰忽视了劳动本身对生命、对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忽略了劳动对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
大力推动青少年尊崇劳模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推崇的重要精神,内涵丰富。劳模精神并非只有参加工作正式投入生产劳动了才与自己有关联,青少年同样需要劳模精神。当前特别重要的是,青少年亟需向劳模学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爱岗敬业、专心专注、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是一种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精神。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风气,社会人急于买房买车、焦急发财致富、频繁换岗跳槽、贪图出名趁早,学生擅长复制粘贴、忙于考证拿奖、轻视埋头苦干,讲求事半功倍。在对“聪明人用巧办法”的信奉下,各种“速算”“速解“速记”“速抄”等在学生中大有市场,临考磨枪、临阵发慌等现象在考场门前四处可见,这恰恰是因忽略了平时的日积月累、埋头专注、苦干实干。在此背景下,青少年无论在学习、生活、工作上,都更加需要用心用情、细致耐心、热爱专注、精益求精。
大力扭转青少年排斥体力劳动现象。对劳动的推崇,不能只是停于脑中想想罢了、限于口上说说而已,而要实实在在落于动手动脚的扎实行动之中。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脑力劳动日趋重要的今天,不少人出现忽略、轻视、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不少家长只想孩子安心读书,不让子女“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参与家务劳动、农田劳动;不少老师只重学生考试成绩,不注意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社会上也存有“脑力劳动光荣,体力劳动丢脸”,“脑力劳动赚钱,体力劳动没用”的不良风气。这种不重视体力劳动的观念、不参与体力劳动的现象亟需扭转,让广大青少年树立“劳动不分贵贱”“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同样重要同样光荣”的正确理念。体力劳动能够增强体魄、增添活力、增长技能,还能培养习惯、磨砺意志、锤炼品格,扎实的体力劳动能够发挥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因而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力劳动,注重培养青少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生产劳作等必要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青少年要自发加强自身劳动教育、劳动塑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社会更要担起责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同心同向,切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掌握实际劳动技能,让青少年通过劳动的磨砺更好地体认劳动本身,更好地成长进步成才。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