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好中医那么难找?这几张统计表告诉你!
上一篇谈了医疗费用的问题(人均费用和诊疗人次双增长不是好事!)。这是第二篇,谈谈中医药占全国医疗资源的比例问题。全国人都知道中医好,可也都感叹好中医大夫难找。原因在哪里?我根据《公报》数据首先制作了这张表格。
这张表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中医药主要数据,占据全国医疗资源的15%左右。了解这个比例很重要。为什么?这个数字已决定了当你生病想找大夫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只能找到西医大夫。
为了历史的、纵向的比较,我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上找到了1949年以来中医占比的数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中医医院数量虽然几乎为0 ,但老百姓看病以中医郎中、小诊所为主,所以中医大夫占全国医生比例很高。下面的表格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表格来源:学术期刊《亚太传统医药》,2020年03期《新中国成立70年中医药医疗政策变迁及对策思考》。
可以看到,1949年54%的卫生技术人员是中医。由于西医药发展速度更快,1978年,中医药技术人员占比已降到了14%。《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占全国同类技术人员比例为16.2%。也就是说,从1978年到2019年的41年间,这个数据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建国以后,在毛泽东主席主导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政策下,中医医院数量有了很大发展。虽然截至1978年,中医医院相比西医医院数量比例并不高,但农村赤脚医生制度十分普及,他们广泛采用中医药治疗疾病,而且政策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中医人员都来治病,并无后来那么多限制。因此,改革开放之前,老百姓看中医比现在是相对容易的。那时,从国家政策到社会氛围对中医药都是比较友好的。
通过下面的表格,可以了解到1949-2017年间中医医院比例的变化。
表格来源:学术期刊《亚太传统医药》,2020年03期《新中国成立70年中医药医疗政策变迁及对策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2019卫生公报》,2019年我国医院总数也只有3.4万个。上表中1978年的医院总数就有6.4万个,可能是依据的统计口径不同所致。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医医院数占比,已从2012年的12.5%,上升到2017年的11.9%(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15.2%)。
因此,1978年以来,中医医院数量一直未超过15%,决定了中医好大夫“大海捞针”,而赤脚医生退休、职业医师法的颁布,以及中医医院的西化,使得寻找好的中医大夫难上加难。
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乡间郎中们逐渐被迫退出。那些村村寨寨里、城乡角落里的民间中医,曾经凭借某项专长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诊治。现在起,因为没有合法证件,只能处于半地下的偷偷摸摸状态。他们不太可能再把自己的技术传给下一代了。
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曾经相当长时间内撑起农村卫生系统大半边天的赤脚医生队伍也老化了,他们逐渐退出了。补充进来的新队伍,不再是过去中西医都懂一点的赤脚医生,而是以科班出生的西医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乡镇和乡镇以上的医院中。
以上两个因素,都进一步减少了人们能找到中医大夫的机会。当然,更致命的原因,在于中医医院、中医医生的西化。
中医的西化90年代以后开始加速。本号多篇文章已从中医院校、中医医院、中医科研等不同角度分别探讨过。简单说,西医比中医更赚钱,中医院为了创收,只好用西医看病;中医院校为了让毕业生有饭吃,也只好增加西医课程。中医科研则完全按西医的路子来。市场化是中医西化的根源。
这样一来,要从本来就只占全国医生15%左右的中医大夫中找到会用中医思维看病的大夫,就难上加难了。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医院又无真中医大夫带徒,更无临床机会实操,过上几年就把原本就薄的底子也给忘光了。
据说,全国60多万中医执业医师,熟练和精通中医方法看病的中医大夫只有区区几万人!据《2019卫生公报》数据,2019年住院患者2.6亿人次。假如住院的病人平均每人每年住院1.5次,那么共有1.7亿人住院。让几万真正的中医大夫对应这1.7亿人,能找到中医好大夫的概率,就和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和探花差不多了。
记得今年3月份随手写过一篇介绍深圳市宝安区纯中医医院开业一周年的文章,没想到点击率非常之高。在有着几千年中医历史的中国,”纯中医医院“的出现竟然成了人们极其关注的新闻,这本身也说明了真正的中医是多么的难找!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