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
我们先看看阶级是如何划分的。
资产阶级指的是占有生产资料,并通过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雇佣劳动,进而剥削无产阶级剩余价值,从而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确立主导性地位的统治阶级。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无产阶级,指的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只有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以此换取货币(工资)的一个阶级。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东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既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怎么对这样的人进行阶级划分呢?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不仅提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提到了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等阶级。
对于这些阶级,方法仍然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为判断标准,但是还要细化,就是说,还要考虑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期限时长等等因素。比如有的人在家里也有一台小机器,这也是一个生产资料,但是规模太小,不足以雇佣劳动,而只是自己劳动,必要时还必须出去打工赚钱,这样的既占有生产资料又得出去被雇佣的人,我们就把他称作“半无产阶级”。
往上,像马某等互联网巨头,便是真正的资产阶级,他们也有工厂,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工厂,而是互联网工厂,其规模之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遍布全国,这是大资产阶级。
总之,判断阶级的根本标准仍然是生产资料,但是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有些人想当然,认为只要致富,只要有钱,就通通都是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者要打倒资产阶级,那么不就是打击劳动人民赚钱的热情吗?这样子不就成了“共同贫穷”吗?
非也。前面已经讲到,判断阶级的标准是生产资料,而非财富的多寡。无产阶级之所以贫穷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应该贫穷,而是因为没有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被资产阶级剥削而贫穷。
若不是没有生产资料,那他们同样可以致富,同样可以有钱。问题就出在那个生产资料上,生产资料其实是不能私人占有的。
一个资产阶级,他可以凭借着他的生产资料,在早期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并不断以资本换生产资料,再以生产资料博得资本,这样子不断反复,生产资料便会越来越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的手里,整个的资产阶级的地位便会越来越巩固,最后将会垄断整个市场,惹得旁人艳羡,却又无力与之竞争,也无法与之竞争。
而伴随这种垄断而来的,是无产阶级的赤贫化。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是为了什么?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必然是为了借助这种占有关系雇佣更多的劳动人民为其劳动,从而剥削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资产阶级借助生产资料将会雇佣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这意味着资产阶级所雇佣的劳动越来越带有社会化的性质。就是说,资产阶级雇佣的劳动正在逐渐从私人的性质变成了整个社会化的大生产,换言之,就是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为那么一小撮人而工作——其实,这个时候的生产资料与其说是资产阶级个人的,还不如说是各位利用生产资料从事劳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无产阶级们的。
不如把资产阶级去掉吧?他们毕竟没有参与劳动嘛。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他们既然没有参与劳动,从而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对社会有一丝一毫的贡献,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很多人说,“没有马某云,你有工作吗?”言下之意就是人们不仅不能反抗资产阶级,还要为他们唱赞歌,要对他们感恩戴德、百般顺从,不然就会丢工作。
对于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必须坚决地回答他们,既然资产阶级所雇佣的劳动生产越来越带有社会化的性质,既然马老板个人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被无产阶级使用,那么实际上马老板的个人的生产资料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的了。
那么,究竟是无产阶级们利用生产资料创造出财富,养活了马某云和全社会,还是马某云等人施舍工作机会给无产阶级们的呢?显然,无产阶级才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马某云们并没有参与社会劳动,完全可以把马某云们换下来,由全体无产阶级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也可以选出一位或者几位公认的阶级觉悟比较高的无产阶级先进代表来管理生产资料。
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凡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必定是贫富差距巨大乃至两极分化的社会,一个资产阶级国家里面的资产阶级越光鲜亮丽,则意味着这个国家里面的无产阶级越穷困潦倒,这是必然的规律。
因此,还是社会主义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