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时代“迫切需要”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
——部分国家高端智库代表学习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
编者按: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切期待。五年前的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肯定了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并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大有作为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五年来,包括智库界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记在心、踏实践行,以切实成绩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厚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光明智库邀请五家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具体指示阐述学习心得、回顾落实情况,并就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发表见解。
为新时代提供有效理论供给
作者:张占斌 唐爱军
一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大变局、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呈现做出了精辟论述,并就哲学社会科学面对这一新形势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在近期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今天,加深理解、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仍然具有重大而切实的意义。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尤其是理论创新的作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书写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当前,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的任务愈加艰巨繁重,哲学社会科学要下功夫、花力气,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和吸引力。哲学社会科学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说服力:一是要能指导实践,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二是要能解释实践,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实践,破除西方话语霸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尤其是价值感召力作用。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社会主流价值不断遭遇“市场逐利性挑战”,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各方面奋力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诸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成为全体人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特别是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到国民教育中去,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引领师德建设。同时,从学理上坚决批判西方错误思潮,有力解构西方价值观对我国民众的冲击与误导。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尤其是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作用。思想一致是步伐一致的基础。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困难中强信心,更加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通过学理阐释和价值建构,巩固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要通过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导,建构起社会共识,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要通过正面宣传,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推动改革发展,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占斌、唐爱军,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为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智库力量
作者:马建堂
二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研究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着力点,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迫切需要国家高端智库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高端咨询研究机构建设,更好发挥咨政建言和参谋助手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步伐。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党对智库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国家整体利益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把高质量开展和完成中央交办课题作为首要任务,确保为中央提供更多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着眼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完善根植中国大地、贴近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研究规范和理论话语体系。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强化成果激励,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智库姓党”意识,牢牢把握“为党资政、为国建言、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推动智库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聚焦主责主业,以“国之大者”为主攻方向抓好政策咨询研究。必须增强全局视野和系统观念,把咨询研究工作深度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关注的问题,做到在重大问题分析研判上眼睛明亮、头脑清醒,在重大建议谋划提出上贴合实际、直抓要害。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系统研究,提出更多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了“十四五”规划思路、科技自立自强、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直接推动决策的重要研究成果。
推进能力建设,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更好服务中央决策。必须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对研究人员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政治站位,增进政治智慧。着力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研究实践的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提出对策。找准党的创新理论在咨询研究中的落脚点、结合点、创新点,积极探索创新,确保咨询研究工作始终焕发生机活力。要大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找出共性问题和解决办法。不断推进研究方式方法创新发展,加强对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断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相结合,积极推进宏观决策大数据实验室建设,实现了政治能力和研究能力双提升。
做好政策解读,以精品力作为载体发挥良好社会影响和引导作用。必须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开展政策解读,着力在视野广度、立论角度、理论深度、创新力度上下功夫。完善传播方式,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研究成果传播体系。健全成果发布机制,打造研究咨询品牌,形成良好社会效应。深化与国际组织、国外政府部门、国际知名智库、主流媒体和权威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用好国外社交媒体,持续提升国家高端智库对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引领力。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可持续发展论坛等重要平台,积极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介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马建堂,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服务改革决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魏礼群
三
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高度,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助推全面深化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年来,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研究和回答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并阐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与所需本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特别是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快速成长,为改革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智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认真履行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五年来产生了260多项重要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对推进相关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与过去相比,全面深化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国内看,改革仍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快速演变,新老矛盾交织叠加,对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从国外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强。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许多国家蔓延,其发展趋势造成的影响尚难预料。特别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引发许多新的经济社会问题,增加了国家治理难度。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效能性,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理论准备充分、政策举措得当、方法步骤缜密。这些,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智慧和本领。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更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此,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主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需求和愿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回应群众关切。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创新思想、创新方案。要加强对改革发展的实践总结,从中发现新事物、新经验、新做法,挖掘新材料、提炼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高服务改革决策水平、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努力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献计献策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作者:魏礼群,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夯实基础、提供助力
作者:宋月红
四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刻阐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突出强调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中的优势与特点,以增强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全方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和传播体系,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质增效。大力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研究阐发、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持“绝学”、冷门学科薪火相传。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健全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历史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发展规划,牵头实施新编中国通史纂修。组建中国非洲研究院,促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聚焦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理念走向世界,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就世界范围而言,当今思想文化既交流互鉴又激荡碰撞。特别是西方长期掌握着文化霸权、左右着世界舆论格局,屏蔽真相、颠倒是非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亟待下大气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着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胸怀“两个大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与大势,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厚植学科理论根基、增强学术原创能力,培育和彰显中国学术特色、风格与气派,高质量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剑”。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必须加强话语权建设。深入研究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着力概括提炼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不断提高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拓展对外传播、对外交流阵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作者:宋月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靳诺
五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使命,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认识规律为目标,更好地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服务。
要加强党史研究,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的认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正在推进完成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遭遇了一次又一次严峻挑战,取得了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沉淀了深厚的精神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党史学习与研究,深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发挥党史鉴今资政作用。
要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4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推动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迈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一个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创造了“中国奇迹”。与此同时,我们党也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供学理支撑。
要加强对世界各国政党执政实践的研究,深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律的认识。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政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加强政党自身建设,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成为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有效应对国内外局势变化,保持和巩固了自身执政地位;也有一些政党没有很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有的甚至丧失了执政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国外政党建设与执政经验教训的研究,深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律的认识,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供学理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党史党建研究院,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特别是围绕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不懈努力。
(作者:靳诺,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理事长)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