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畅想旅行者1号逍遥游太空
随着马斯克的“万星链”越来越频繁地影响中国的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转,2021年底央妈以空前密集的曝光率口诛笔伐这位“火星哥伦布”,国人由此仰望星空则难免联想到NASA的旅行者1号了,如果庄子在世则愿如何籍此逍遥游?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是迄今为止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1977年9月5日发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首次为人类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卫星的详细照片。2020年旅行者1号仍有足够的能源支持星际飞行并继续与地球保持联络,但2025年之后将与地球彻底失去联系而变成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测器”。2011年旅行者1号抵达太阳系边缘的“过渡区”,即太阳系与星际空间的最后交界处。一旦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1号要再飞4万年才能抵达下一个恒星系。该探测器携带三枚核电池,足以确保其继续飞行到2025年。一旦电池耗尽,旅行者1号将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前进,再也回不来了。北京时间2014年9月13日,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离开太阳系,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史上成为一座极具纪念意义的里程碑。美国已有报道称旅行者1号探测器离开了太阳系,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认为飞出太阳系外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该探测器要至少再过3万年才能飞出太阳系。美国宇航局网站关于旅行者1号的报道并没有该探测器飞出太阳系的原话,但NASA的确说过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航程,但该探测器飞进的是星际空间。朱进认为,有关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的传闻已不止一次,之前国内外媒体都有过这样的误读。我辈都等不到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了,但这不代表其旅行毫无意义。浩瀚的宇宙使地球上发生的事都像“茶杯里的风波”,但这种蜗牛般的太空探索代表着人类无限的潜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认为,NASA对太阳系范围的界定有三条,但世界各国天文界都有自己的标准,具体要看是按什么标准来算。NASA的标准是太阳的照能粒子减少了所飞的区域、太阳系外的低能宇宙射线大大增加、磁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这个标准来算则该探测器就能飞出太阳系,但若按其他国家天文界的说法则未必。旅行者1号的速度为17.043 公里/秒,按之前的计算应在2012年8月脱离太阳系进入宇宙空间,但也许是出于未知的原因,此前该探测器仍然处在太阳的磁场范围内,但也算处在太阳系的边缘了。旅行者1号在其携带的两枚核电池耗尽后将像漂流瓶一样向宇宙深处孤独的走下去,直到被“另一个人”捡起。旅行者1号上携带的一张铜质磁盘唱片里有四种中国方言(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吴语)与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如果庄子能穿越到2025年之后的旅行者1号,他会为未来捡起旅行者1号的“另一个人”写出升级版的《逍遥游》吗?
关于外星人搜索要追朔到火星人系列,十九世纪的欧洲与二十世纪的美国都非常疯狂,当然这毫无结果,我们都知道火星寸草不生,了无生息!因此自无线电与射电望远镜发明以后,首先就有人想到了外星人是不是也会用无线电通讯,因此开创了一项无线电搜寻外星人的计划,毫无疑问,在这个计划中法兰克·德雷克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他首先将西维吉尼亚州的射电望远镜指向了天空,但很可惜没有收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但他毫不气馁,反而向全球发出了邀请,召开了首次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会议,发布了他研究已久的地外文明与地球接触可能性的公式,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德雷克公式。此后他参与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建设,并且在第一次升级后时向2.6万光年外的武仙座M13球状星团发送了史称阿雷西博信息的信号,此后则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制定了圣马力诺标度,将与外星人联系可能为地球增加的风险标定为十个等级,还为此制定了国际公约。1972年NASA准备向木星发射探测器,并且最终将离开太阳系的先驱者10号,萨根得知消息后建议NASA向外星人赠送一份礼物,关于地球的一份信息,为尽量保存足够久的时间,萨根设计了一块铝牌,表示这个地球位置等信息。1973年飞离地球的先驱者11号同样携带了这块铝牌,但1977年NASA准备发射速度更快的旅行者1号时,这个铝牌变成了镀金唱片,但地球的定位信息并无改变,仍然是14颗脉冲星标定地球的方位,并且还有太阳系中地球的位置。其实这是画蛇添足,如果有文明能截获这艘探测器,他们必定能找到太阳系,必定能分析出地球才适合生命生存。在旅行者1号之前已有三艘探测器携带了地球的位置标识牌飞离了地球,只是旅行者1号速度最快,因此到现在为止,它已在距离地球大约148天文单位的位置,而其它探测器还在它身后挣扎,不过它们都是飞向不同方向的!它们对人类有危害吗?但旅行者1号就像地球人派了一只蚂蚁向数十万公里以外的朋友送信,而阿雷西博信息则是用一个超级扩音器向森林周围暴喊一声,“我在这里!”显然,这个喊声更危险一些。当然,这只蚂蚁带的信也存在风险,只是比较起来会小很多!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大约在4.22光年以外,这个距离就相当于蚂蚁带的信刚爬出了门口,而最近的邻居却在上万公里以外一样遥远,所以宇宙这个森林不是一般的空旷,因此这一喊不知道会传出去多远,更不知道谁会听到这个呼唤来寻找我们。自1974年的阿雷西博信息发送以后,再无这种鲁莽行为,1977年接收了一个72秒的WOW信号,可惜再没有收到重复信号!而随着1997年萨根的《CONTACT》小说改编的《超时空接触》上映,无数地外文明搜寻爱好者为之疯狂!大意是人类用新墨西哥州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搜索到了织女星系的一个文明信号,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解码后发现是一个制造未知飞行器的设计图,人类据此制造了一个超级“飞行器”,但在试航时却发现这个飞行器没有飞起来,而是径直掉在了海中,但诡异的是乘客在这一瞬间经历了数十个小时,因此织女星人掌握的是时空的秘密,而人类对此一无所知!还能将旅行者1号追回来吗?如果以人类现在的技术而言,追回旅行者1号的可能性是零,因为现在它已在距离地球140多天文单位以外,而且与旅行者2号分属两个不同方向,另一个则是它们的速度都高达十几千米,现代洲际导弹不过在地球上打转而已,所以想摧毁旅行者1号已不可能!就像风筝断了线,它要飞到哪里已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先驱者10号与先驱者11号同样携带了铝牌,它们在太阳系的不同方位,除非人类能够发明上千千米/秒的飞行器与燃料成本极低的星际航行发动机,否则这些风筝的线就真的断了,我们只知道他们飞到的大致方向,却不知道准确位置!一只丢到大海的漂流瓶,而且漂了半个世纪,你还能找回来吗?除非人家捡到了,但刘慈欣显然不会认为外星文明的“另一个人”见到了这个漂流瓶一定会爱心泛滥地还给人类。至于穿越到未来的旅行者1号的庄子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另一个人”,预测之前似有必要考察一番庄子的三观。
蒋勋认为,“庄子是善于说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是神话,是寓言,像今天的魔幻文学,充满想象力与好奇心,充满活泼的画面。”“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如是畅想太空,哲学家心目中的“鲲鹏”是不必借助太空探测器畅游哲学空间的。大风起兮,鲲鹏借风势腾飞而起,远飞南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气势如虹!但大鹏鸟飞往南海时,蝉与小斑鸠纷纷跑出来笑话它:何必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呢?何必向往南海呢?我们有一片小树林就够了,只要找到今天的粮食就能生活。庄子替大鹏鸟说:你们小虫小鸟懂什么!加缪认为:“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或许我们生来平凡而没有古人那份洒脱与狂放的性格,或许我们已被现实生活磨去了棱角,一些随性而为的想法可能迫于压力而埋藏心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寻内心的渴望与初衷。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片中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青年,无论面临生或是死、酷烈战争抑或现实困境都义无反顾地追寻着内心的热望。他们宛如熠熠生辉的太阳,用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与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面对多元开放的当代社会,人类往往缺少了无畏的“疯狂”精神,所以忙忙碌碌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偶尔有梦想也会踟蹰不前,觉得自己做不到,因为自己的弱点,害怕劣势会无限放大,所以宁可窝囊一辈子。但此类缺陷就像不曾愈合的伤口,慢慢腐蚀了原本健康的人生。尼采认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最终你要失去它。”庄子像尼采一样在人生选择上希望人类能不断超越世俗,从种种虚伪造作中破茧而出,直至回归真实的自己。我们能安于平凡,也能开创不凡,能安于稳定,也能挑战无数个可能性。只要有了鲲鹏之心,你的努力终将让人生辽阔而壮美。《庄子·则阳》曰:“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以人类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值得吗?那么小的地方有什么好争的?多么精妙的宇宙观!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时曾拍下一系列照片,其中一张上有地球,图中那个亮点显示我们乃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放到茫茫宇宙中真的不过是一粒尘埃!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习以为常的生活,笃定信奉的科学,是不是应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一下?每个人都不会万万年,一切都会过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相对于时间来说都是一粒尘埃,争来争去争什么?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是能变宽的,世界是能变大的。作家马德认为:“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荣华富贵在庄子看来一钱不值,自由而真实的生活才值得追求。现代人活得愈来愈复杂,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在庄子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你能舍去多少欲念就能获得多少自由。所以不如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安静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对浮华虚名说不并适当放下超出自己能力与需求的东西。庄子毕生追求的是无限的自由,歌颂本真而痛恨虚伪,把世俗的名利看做浮云。很多人终其一生追名逐利,在不久于人世时才发现最重要的是怎么生活,比如怎么去爱别人或得到别人的爱。“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庄子有一颗飞翔之心,能像鲲鹏一样振翅高飞,活出最灿烂最辉煌的生命状态;生活中很多事如同蜗角之争,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处理,进而记取生命之本;现代人被世俗价值捆绑而疲于奔命,何不秉持初心活出自由的自己?即使肉体不自由,灵魂自由也行啊!比如像庄子那样“逍遥游”,曾有天文学家宣称旅行者1号通过了“柯伯伊带”,但谁也意想不到的是该探测器一直在太阳系边缘停滞不前,不少网友由此而脑洞打开,旅行者1号是不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了?科学解释不了的不必只求神学,我们不妨回顾庄子的《逍遥游》畅想的动物。
“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稍后的《庄子》也引用了这个传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鲲”是一种极大的鱼,然而世界上并无这么大的鱼,于是有人认为庄子写文章惯于夸张,这种寓言纯属想象。历代注家本着“无一字无出处”的执着精神,觉得普通人把自己解释不了的东西一概推给“想象”实在是过于敷衍了,不够实事求是,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修道的人很多都是有特异功能的,开了天眼通就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毕竟庄子是属于大师级别的道家高人,不会随便的想象一个东西来忽悠世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世人并没有发现这个东西,但庄子发现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有很多科学家开始观测到类似鲲这样的生命,但人类很难想象到观测到的就是鲲。根据NASA无人宇宙飞船朱诺号(Juno)观测,木星剧烈扰动、充满气体的大气层占这颗行星总质量的1/100,比科学家先前所想的更加厚实。据朱诺号测量的数据显示,木星表面迷幻的漩涡云带与喷射气流在强风吹袭下,以不同速度朝反方向移动。木星两极有巨大的气旋风暴群,这些风暴群彼此整齐地呈几何形排列。这些测量数据为木星表面下的奥秘,揭开第一层神秘面纱。从远处观望,木星看起来就像一颗有条纹的多彩玻璃弹珠。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卡斯皮(Yohai Kaspi)承认:“伽利略(Galileo)四百多年前观察到木星表面的条纹,但直到现在我们对它们仍只有非常粗浅的认识。”实际上,木星上有着数不清的生命,那里的生存环境是创世主为木星生命准备的。木星的大气层比天文学界想象的更加厚实,其大气层厚约3千公里!这次无人宇宙飞船朱诺号再度传回的最新图像显示,木星两极有巨大的气旋风暴群,这些风暴群彼此整齐地呈几何形排列,北极有8个风暴漩涡,南极则有5个,彼此相互围绕旋转,令科学家大为惊叹。科学家们本来只知道木星两极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椭饼图案,在“朱诺”号的高清镜头下,这些图案原来是紧排在一起的超巨型风暴。这个气旋系统直径长达1400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普通行星,这些闪闪发光的椭圆形图案可能就是鲲。霍金曾在一部“外星人纪录片”里脑洞大开,认为宇宙中到处都有庞大的生命体存在。“百度贴吧”有一帖:《庄子逍遥游里的鲲鹏其实是外星人的飞行器》。楼主认为,飞行器先是降落在北冥之海,形态变幻成鲸鱼的样子,借助液压及其他先进技术,直接从海里起飞,这个过程不断转换形态,空中呈飞机形状。又或飞行器浮到了海面变幻成航母直接让大型战机起飞。“呵呵叫一句”跟帖:“想象力真丰富”。楼主跟帖:“我在描述真相”。“别云天涯”跟帖:“你科幻小说看多了吧”!“莱布尼茨”跟帖:“看样子我在地球待了五千多年的秘密被你发现了。”“提米脚尖儿222”跟帖:“你咋不上天呢”?“冰点桎”跟帖:“脑洞真大”。“贴吧用户_0CUy9M2”跟帖:“这应是外星母船,很多历史都有隐喻。”
仰望星空的哲学家与科学家长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脑袋吗?如果萨根了解庄子,他一定不会这么看。《暗淡蓝点》 是旅行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萨根籍此写成《Pale Blue Dot》(《预约新宇宙》)一书。他从这张照片里得到启示:“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与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与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想想所有那些帝王将相杀戮得血流成河,他们的辉煌与胜利,曾让他们成为光点上一个部分的转眼即逝的主宰;想想栖身于这个点上的某个角落的居民,对别的角落几乎没有区别的居民所犯的无穷无尽的残暴罪行,他们的误解何其多也,他们多么急于互相残杀,他们的仇恨何其强烈。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与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能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除了在地球上像萨根或庄子那样活着,人类还有的选吗?旅行者1号一直在与太阳引力相抗衡,太阳系里的任何飞行物都必须受太阳引力约束。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有质量的物体对周边时空的扰动,大质量天体的这种扰动表现为时空漩涡或时空陷阱,逃脱时空陷阱的唯一办法就是速度,这种速度就是逃逸速度。旅行者1号要逃脱太阳引力陷阱就必须达到超过逃逸速度的速度。万有引力与相互吸引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而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太阳对旅行者1号的引力就越小则应有的逃逸速度就越小。太阳表面的逃逸速度为每秒617.7公里,如果旅行者1号如果从太阳表面发射,速度达到每秒617.7公里才能逃脱太阳引力。但在地球轨道这个距离发射,借助地球公转速度每秒约30公里,只要再加16.7公里就能逃出太阳引力。如果距离太阳更远,太阳引力影响就更小,这个逃逸速度就更小了。旅行者1号发射时并没有这么高的速度,经过木星与土星时利用其引力弹功效应得到的加速度才达到飞出太阳系的逃逸速度。旅行者1号距离太阳217亿公里远时飞行速度为每秒17公里,在那个位置这样的速度足以逃脱太阳引力。但引力是一种长程力,理论上作用距离无限远,太阳对旅行者1号的引力拉扯力永远存在。现在旅行者1号的没有任何重力,完全依靠惯性飞行,在太阳引力拉扯下慢下来是必然的。但在这么远的距离,太阳对旅行者1号的引力已很小,对其速度影响也就很小了。根据NASA公布的旅行者1号飞行数据,2011年为每秒17.068公里。此后旅行者1号经历了三次太阳风顶层“海啸波”、“激波”考验,现在的速度为每秒17公里,衰减了0.068公里每秒。随着旅行者1号的继续远行,太阳的引力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在其他天体引力的干扰下,太阳引力就渐渐忽略不计了。但不管怎样,这种引力影响还是存在的,只能减速。如果不减速或加速了,这就不正常了,就可能受到了其他不明引力影响或其他情况发生,这才是大问题。但这种问题并没有出现。太空中处于高度真空状态,几乎没有什么阻力,现在的旅行者1号早就飞出了太阳风的影响范围,根据传回的数据成了接受到的太阳风粒子越来越少,接受到的星际粒子越来越多,说明进入了星际空间。虽然还受到太阳引力牵扯,但现在的速度远远高于太阳系的逃逸速度,因此飞出太阳系已成定局。但旅行者1号的旅途还很漫长,太阳系的引力影响范围在半径1光年以上,凭现在的速度飞出太阳系还要17000多年,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系统要飞7万多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能发明速度快出旅行者1号的飞行器,但早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就认为人类是永远无法实现光速的,人类真的一直到文明消亡之前都没有办法离开太阳系了吗?庄子独特的有所待的“游”也是有条件限制的,认为无所待的突破一切条件限制的“游”才是“逍遥游”。有所待与无所待在这里产生了矛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身心关系问题。我们能“心游万仞”,而我们的身却不能“云游四海”。庄子毕生追求的无所待的自由是人类对纯粹经验的体验,来自我们对无限时空的向往与皈依。
理论上,旅行者1号要再过三百年才能到达奥尔特云,并且要花费三万年才能完全穿过这一区域。即使旅行者1号不以任何天体作为目的地,这艘无人探测器将会在四万年后飞掠目前位于鹿豹座的格利泽445,彼时两者的距离为1.6光年。NASA承认:“旅行者号们注定,或可能永远都在银河系里游荡。”预计再过三十万年,这个航天探测器会经过距离不到1光年的M3V恒星TYC 3135-52-1。从地球发射的新视野号空间探测器速度比旅行者1号更快,但即便旅行者1号没有因碰撞损毁也没有遭受回收处理,新视野号空间探测器也不会与旅行者1号有交集。新视野号只通过近木星飞行获得单个的前进驱动力,但旅行者1号是从多次的近行星飞行中增加自身以太阳为中心的飞行速度。2018年起新视野号以14千米/秒的速度移动,比旅行者1号每秒慢3千米,而且速度还会继续降下去。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寻找地外生命,上万人参与其中,通过全球各地的大型望远镜监听来自太空的微弱动静。其中,工程师斯蒂芬·里克特选择在南极守望。星际探索的话题之火爆,从文艺作品中可见一斑,《阿凡达》《星际穿越》等作品取得了票房与评价的双重成功。根据萨根的著作改编的电影《超时空接触》借朱迪·福斯特扮演的女主角之口说出了穷尽毕生精力寻找地外生命的缘由:“宇宙那么大,如果只有我们,岂不是太浪费了?”宇宙太大,地球太小,人类太孤独,这就是外星生命有无穷魅力的根源,与经济、政治、宗教无关,只与生命本身有关。但霍金曾警告:外星生命可能是贪婪的掠夺者,时刻在寻找可供搜刮的资源与殖民地。刘慈欣认为宇宙中的每一个文明都是拿枪的猎人,在“黑暗森林”中大声叫喊绝非明智之举。但从理论上讲,体型不及一辆卡车大的旅行者1号被外星人发现的几率小到能忽略不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娜迪亚·德雷克认为,宇宙的绝大部分空无一物,恒星之间相距如此遥远,即便星系合并也不大可能产生碰撞,这个小小的探测器进入某个星系并被截获的概率极小。迈克·邓拉维认为,旅行者1号携带的唱片永远不会被外星生命发现,“外星生命可能根本不存在,探测器与唱片的构成元素可能在被发现前就已分解殆尽,抑或发现它的外星生命无法破解信息。”帮助人类排遣内心深处永恒的孤独感是寻找地外文明的初始动机,但又提供了一个让人类暂时摆脱尘世烦扰,从更高的地方俯瞰自身的机会。1990年旅行者1号最后一次与故乡通讯,传回人类的照片上的地球宛若一颗悬浮在光束里的尘埃。萨根在这张照片启发下在《暗淡蓝点》一书中慨叹:“这个掷向宇宙海洋的漂流瓶(探测器)寄托着地球生命的希望。”旅行者1号是迄今为止走得最远的人造物体,但对漫漫星际旅途来说还只是个开头。4万年后,旅行者1号将到达下一个离太阳系1.7光年的星系,5.6万年后才能经过第二个星系。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位“旅行者”踏上的既是空间之旅也是时间之旅。即使人类的身体被重力束缚,即使旅行者1号的航行可能永无尽头,这个“漂流瓶”也是一群智慧生命努力生活过的证据。萨根的遗孀接受美国《时代》采访时认为:“飞向宇宙深处的金唱片是人类的诺亚方舟,一代人通过它创造了某种不朽。”庄子的《逍遥游》何尝不是!
“未来局科幻写作营”的“清道夫”的《捡到了旅行者1号,他仍是宇宙中最孤独的人》一文假想有人在未来的太空捡起了旅行者1号:“人在太空中如此脆弱,需要各种复杂的设备才能存活,废料如洋洋洒洒的纸片,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他便是受雇清理垃圾的员工。不过,五年前的电磁风暴意外,而后又漂流出银河系后,便再无工作可言了。如今他放任自己在空无一人的宇宙中漂泊,遇见的仅是连回收价值都没有的人类探测器。”“他从小就不受待见,迫于生计来到太空,又恰好遇上了风暴。”“朝着目标方向看去,隐约可见一架仍在漫无目的漂泊的飞行器,在视界尽头微微发光的金色小点。”“好不容易把飞行器带回飞船,他累得仰躺在地板上,直到扫描结束。旅行者1号!屏幕上的结果令他几乎叫出声来。”“由于能源问题,船体很快开始剧烈抖动起来,他无所谓快被震碎的五脏六腑,只想马上到达目的坐标。当飞船终于停下来时,窗外又回归到了熟悉的黑暗之中,他意识到自己面露微笑。循环系统逐渐崩溃,他换上宇航服,尽情享受着为时不多的氧气。他抱着旅行者1号走出甲板,望向这片黑色,直至被淹没。‘去吧,去证明我们存在。’目力所及之处他仍孑然独立,却心满意足。祝你好运。他用力地把这颗探测器推出去。残存的金属碎片上,他正久久地回望自己。”资本主义赛博朋克文化就是这么颓废,也许“人间不值得”?
相比之下,斯科特的《银翼杀手》里的生化人头号反派的遗言更有感染力。庄子若能在旅行者1号遇见“另一个人”则也许会为后人的这一伟大发明代言:我生于地球,曾带着你们最璀璨的文明在宇宙中航行数十年。你知道吗?我见过如微尘般的地球,见过木卫四表面的结冰,见过最美丽的土星环,见过太阳系的斑斓璀璨,见过银河系的浩瀚星河。我,是一架有理想的飞行器。刘慈欣曾认为:“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也许,我们都曾被无数的琐事缠身,我们都曾像阴沟里的虫子,但有谁能阻止我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谁能阻止我们做那只仰望星空的虫子?但愿未来某一天人类能笑着对外星人说:“你好,我是阴沟里的虫子,但你知道吗?我曾见过最美丽的星空。”
面对马斯克的“万星链”之类的太空“钉子户”,也许中国人民更要有庄子的《逍遥游》展示的那种好奇心与想象力,如果认为“鲲鹏”过于魔幻就再去看看霍金的“外星人纪录片”吧!新冠病毒“全球化”已让人类唯一的家园越来越不宜居,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之一万户赢得了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敬重而被冠名于月球,“种花家我兔”宣誓“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时难道只会想到嫦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