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为什么亡?何时亡?民谣早说透了!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得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赠贿,不觉的笑一声呵呵呵。
这是一首嘲讽知府的歌谣,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这首歌谣则将其两面三刀、阿谀奉承表现得淋漓尽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下是骄纵跋扈,对上是点头哈腰,“是是是”、“呵呵呵”简直太形象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宣化葡萄甜又香。
信什么圣母娘,进什么天主堂,外国人,胡来闯,鹞子充鸡没有好心肠。
清朝晚期,帝国主义扩张横行,许多洋人假借以传教为名,背地里却在偷偷进行侵略活动,这首歌谣便是老百姓揭露其豺狼本性的见证。
这首歌谣不仅诙谐有趣,内涵也非常深刻:既然我们有苏杭这等宛如天堂的地方,还信什么你上天堂的话?鹞子本是猛禽,你冒充鸡混进我们的圈子,就相当于黄鼠狼给鸡拜年,必定没安什么好心。
二毛爷,二毛爷,只认洋人不认爹。通风报信还不算,侍候洋人团团转。
当时有些人为了利益故意勾结帝国主义,为他们鱼肉百姓提供便利,于是老百姓称呼这些人为“二毛子”,这首歌谣便是老百姓对这些卖国贼形象的生动描述。
豌豆花开花蕊红,太平军哥哥一去影无踪。我黄昏守到日头上,我三春守到腊月中,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
豌豆花开花蕊红,太平军哥哥一去影无踪。我做新衣留他穿,我砌新屋等他用,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
豌豆花开花蕊红,太平军哥哥一去影无踪。娘娘哭得头发白,妹妹哭得眼睛红,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
这是老百姓为太平天国编的一首歌谣,以女子盼望情人回归的口气,来期盼太平军的到来。
20世纪最初的十年,清朝对外软弱无能、对内却残酷镇压,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清王朝统治权威大面积坠落。
大部分老百姓虽然不知道革命意味着什么,但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改朝换代使得自己的生活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于是,有关清朝气数已尽的民谣盛传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隐晦一点的有:
爷爷落,鬼出窝,赶上小儿跑不脱。
意思是说:“朝廷微弱,列强肆横,清代不久将丧失主权,清祀一二传亦将斩也。”
更直接的则有:
辽阳今何在,二四旗不古,天下谁是谁,一省各有主;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地不纳粮;头戴小馍盘,身穿一裹园,宣统作了帝,不过二三年。
有趣的是,从溥仪登基为帝到宣统三年(公元1912年),他宣布正式退位,在位刚好两年半。
辛亥革命前夕,西安的大街上,引车卖浆的人都公开说:“大清家快完了,明朝不过二百几十年,清朝也差不多二百多年了,还不亡么?”由此可见,清朝早已尽失人心。
这些民谣和传言,有些固然有革命党人的因素,但能够迅速地流传开来,说明它们也契合了老百姓的心理,回应了老百姓的需求。
民谣于中国的出现,在乱世多,在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历史上,秦末、汉末、元末、明末、清末都是民谣大量流传之时。
因此,要观一国之大势,或许根本不在于高层,而是要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要看老百姓的真实评价与反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